叫南宋苯妾 国了就
南宋 朱熹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家 字元晦,一字仲晦, 号晦庵,晚号晦翁, 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生于南剑州(今福建南平)
朱熹(1130 —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家 字元晦,一字仲晦, 号晦庵,晚号晦翁, 徽州婺源 (今江西婺源 )人, 生于南剑州 (今福建南平 ) 。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朱熹(1130-1200)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历仕高宗、孝 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宝文阁待制。谥 号“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他是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 大成者,明清以来,奉为“大贤”,配享孔 庙,在日本和朝鲜半岛广有影响。著作繁富, 除《诗集传》等专著外,有《朱文公文集》
朱熹(1130—1200) ❖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历仕高宗、孝 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宝文阁待制。谥 号“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他是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 大成者,明清以来,奉为“大贤”,配享孔 庙,在日本和朝鲜半岛广有影响。著作繁富, 除《诗集传》等专著外,有《朱文公文集》
朱熹学说的核心就是一个理字,他 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 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 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 该载了。”朱熹强调“格物致知”, 即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 故。他把传统的纲常加以理论化和 通俗化,认为“三纲五常”应是社 会的最高道德标准,并且认为这是 永存而不灭的。这套学说对专制主 义和帝皇权力的强化有很大的作用, 后来成了统治者的正统理论,影响 深远而巨大。他的学说源自北宋的 程颢、程颐,故学术界常以「程朱 学派」称之
朱熹学说的核心就是一个理字,他 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 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 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 该载了。”朱熹强调“格物致知”, 即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 故。他把传统的纲常加以理论化和 通俗化,认为“三纲五常”应是社 会的最高道德标准,并且认为这是 永存而不灭的。这套学说对专制主 义和帝皇权力的强化有很大的作用, 后来成了统治者的正统理论,影响 深远而巨大。他的学说源自北宋的 程颢、程颐,故学术界常以「程朱 学派」称之
令距县城65公里。山高海拔1200米, 俗称百丈.因其高大,气势雄伟,故 又称大雄山.大雄山远看似一尊卧佛 山上峭壁耸峙,危崖突兀,怪石嵯峨, 雄杰葱秀,晨夕岚光四溢,冬春雾绕 云飞,山涧泉瀑飞泻,四时气候凉寒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它 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作 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 程等等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 优美风景。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 长的游记
❖ 距县城65公里。山高海拔1200米, 俗称百丈.因其高大,气势雄伟,故 又称大雄山.大雄山远看似一尊卧佛, 山上峭壁耸峙,危崖突兀,怪石嵯峨, 雄杰葱秀,晨夕岚光四溢,冬春雾绕 云飞,山涧泉瀑飞泻,四时气候凉寒。 ❖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它 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作 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 程等等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 优美风景。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 长的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