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判别分析 判别的概念,二级判别分析,多级判别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及其应用实例, 第七章聚类分析 数据的标准化,系统聚类法(逐级归并聚类法),有序地质样品的归类分析(最优分 割法)及其应用实例。 第八章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主因子解,因子的估计,因子分析的计算步骤及其应用实例。 第九章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方程的求解,趋势面的拟合程度,地质背景的估计及其应用实例 教材:(略) 主要参考书: 1.徐振邦等,数学地质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4. 2.马春庭,掌握和精通SPSS10,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撰写人:赵挂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院) 撰写日期:2010年05月 6
16 第六章 判别分析 判别的概念,二级判别分析,多级判别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及其应用实例。 第七章 聚类分析 数据的标准化,系统聚类法(逐级归并聚类法),有序地质样品的归类分析(最优分 割法)及其应用实例。 第八章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主因子解,因子的估计,因子分析的计算步骤及其应用实例。 第九章 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方程的求解,趋势面的拟合程度,地质背景的估计及其应用实例。 教材:(略) 主要参考书: 1. 徐振邦等,数学地质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4. 2. 马春庭,掌握和精通 SPSS10,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撰写人:赵桂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院) 撰写日期:2010 年 05 月
大纲编号:S081801ZJ007 矿床学 Economic Geology 课程编号:S081801ZJ007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结品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岩石、矿床学、大地构造以及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注重 介绍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典型案例剖析,强调矿床(组合)与岩石组合的内在联系、矿床时空 布与板块构造样式的关系、现代地球化学方法在矿床成因研究与成矿预测中的应用。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现代矿床学的野外工作与研究方法,掌摆主要类型矿床成矿作用特点, 学会应用现代地球化学方法解决成矿学问题。 内容提要: 第一章矿床学引论 我国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矿产与现代文明、矿业环境问题、重大勘查发现、矿床与 其它学科的相互关系、矿床地质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二章矿床学的基本问题
17 大纲编号:S081801ZJ007 矿床学 Economic Geology 课程编号:S081801ZJ007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岩石、矿床学、大地构造以及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注重 介绍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典型案例剖析,强调矿床(组合)与岩石组合的内在联系、矿床时空分 布与板块构造样式的关系、现代地球化学方法在矿床成因研究与成矿预测中的应用。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现代矿床学的野外工作与研究方法,掌握主要类型矿床成矿作用特点, 学会应用现代地球化学方法解决成矿学问题。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矿床学引论 我国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矿产与现代文明、矿业环境问题、重大勘查发现、矿床与 其它学科的相互关系、矿床地质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二章 矿床学的基本问题
矿床品位的动态变化、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矿床分类、研究现状、生长点 第三章岩浆熔融、结品分异与岩浆矿床(Cr、Cu-Ni、PGE) 第四章花岗岩矿床与伟晶岩矿床("、Sn、Mo、REE、Li、Be、Ta) 第五章热液作用与热液矿床 第六章现代海底热泉成矿作用与古代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 第七章沉积矿床与层控矿床 含盆地演化、流体运移与成矿作用。 第八章表生作用与金属矿床的次生富集作用 第九章矿田构造及研究方法 第十章矿床时空分布、成矿系统与板块枸造样式 第十一章地史中的成矿作用演化 第十二章矿床地球化学基本问题 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运移成矿物质富集 第十三章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 矿质来源地壳中的流体流体一岩石相互作用几种典型成矿流体 第十四章流体包裹体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找矿勘探中应用 第十五章实验地球化学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模拟实验水氯氟硫 第十六章微量元素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分类微量元素组合与演化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 第十七章稳定同位素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稳定同位素与成矿物质来源 第十八章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原理Rb-Sr法S-Nd法Ar-Ar法-Pb法SHRIMP法 教材:(略)
18 矿床品位的动态变化、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矿床分类、研究现状、生长点 第三章 岩浆熔融、结晶分异与岩浆矿床 (Cr、Cu-Ni、PGE) 第四章 花岗岩矿床与伟晶岩矿床 (W、Sn、Mo、REE、Li、Be、Ta) 第五章 热液作用与热液矿床 第六章 现代海底热泉成矿作用与古代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 第七章 沉积矿床与层控矿床 含盆地演化、流体运移与成矿作用。 第八章 表生作用与金属矿床的次生富集作用 第九章 矿田构造及研究方法 第十章 矿床时空分布、成矿系统与板块构造样式 第十一章 地史中的成矿作用演化 第十二章 矿床地球化学基本问题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运移 成矿物质富集 第十三章 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 矿质来源 地壳中的流体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几种典型成矿流体 第十四章 流体包裹体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 研究方法 找矿勘探中应用 第十五章 实验地球化学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模拟实验 水 氯 氟 硫 第十六章 微量元素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分类 微量元素组合与演化 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 第十七章 稳定同位素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 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 稳定同位素与成矿物质来源 第十八章 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原理 Rb-Sr 法 Sm-Nd 法 Ar-Ar 法 U-Pb 法 SHRIMP 法 教材:(略)
主要参考书: 1.胡受奚,周顺之,刘孝善等.1982.《矿床学》.地质出版社。 2.矿床学参考书编辑组:刘云从王俊发朱上庆冯钟燕等.1985。《矿床学参考书》 地质出版社,上、下册. 3.翟裕生等著,1999.《区域成矿学》.地质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1997。《矿床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 5.Sawkins.1984.Metal Deposits in Relation to Plate Tectonics.Springer-Verlag (中译本). 撰写人:秦克章、范宏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05月 大纲编号:S081801ZJ009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 Applied Geophysics 课程编号:S081801Z009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地球物理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本课程为周体地球物理学科以及矿产资源勘探等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 课。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的范围较广,主要内容包括:应用地球物理理论基础、油气地球物理 勘查、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和环境、水文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据地球物理物查方法的物理基础、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技术。 熟悉现代应用地球物理学的最新发展方向,为从事面向实际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19 主要参考书: 1. 胡受奚,周顺之,刘孝善等.1982. 《矿床学》. 地质出版社. 2. 矿床学参考书编辑组:刘云从 王俊发 朱上庆 冯钟燕等.1985. 《矿床学参考书》 地质出版社, 上、下册. 3. 翟裕生等著,1999. 《区域成矿学》.地质出版社. 4.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 1997. 《矿床地球化学》. 地质出版社. 5. Sawkins. 1984. Metal Deposits in Relation to Plate Tectonics. Springer-Verlag (中译本). 撰写人:秦克章、范宏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 年 05 月 大纲编号:S081801ZJ009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 Applied Geophysics 课程编号:S081801ZJ009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地球物理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本课程为固体地球物理学科以及矿产资源勘探等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 课。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的范围较广,主要内容包括:应用地球物理理论基础、油气地球物理 勘查、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和环境、水文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物理基础、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技术, 熟悉现代应用地球物理学的最新发展方向,为从事面向实际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应用地球物理理论基础 绪论,常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油气地球物理勘查 地震勘探的应用范围及发展状况,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和仪器设备,地震资料的数 据处理及其地质解释,油气勘查中的非震物探方法 第三章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 主要方法及其观测技术,资料处理及解释,应用实例。 第四章环境、水文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 环境物探,水文、地热物探,工程物探,考古及文物保护。 教材: Telford,W.M.,Geldart,LP.,and Sheriff,R.E.,Applied Geophysic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0 主要参考书: 1顾功叙,地球物理学勘探基础,地质出版社,北京,1990 2傅良魁等,应用地球物理学教程,地质出版社,北京,1991 3陈仲候,王兴泰,杜世汉,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地质出版社,北京,1996 撰写人 张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院) 撰写日期:2010年05月 大纲编号:S081801ZJ010 能源地质学 Energy Sources Geology 课程编号:S081801ZJ010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20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应用地球物理理论基础 绪论,常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油气地球物理勘查 地震勘探的应用范围及发展状况,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和仪器设备,地震资料的数 据处理及其地质解释,油气勘查中的非震物探方法。 第三章 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 主要方法及其观测技术,资料处理及解释,应用实例。 第四章 环境、水文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 环境物探,水文、地热物探,工程物探,考古及文物保护。 教材: Telford, W.M., Geldart, L.P., and Sheriff, R.E., Applied Geophysic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0 主要参考书: 1 顾功叙,地球物理学勘探基础,地质出版社,北京, 1990 2 傅良魁等,应用地球物理学教程,地质出版社,北京, 1991 3 陈仲候,王兴泰,杜世汉,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 地质出版社,北京,1996 撰写人:张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院) 撰写日期:2010 年 05 月 大纲编号:S081801ZJ010 能源地质学 Energy Sources Geology 课程编号:S081801ZJ010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