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百分表主要由百分表 1、接长杆2、活动测头3、等臂杠 1 杆4、可换测量头5、定心及锁紧 装置等组成。工件的尺寸变化通过 活动测头3,传递给等臂转向杠杆 4及接长杆2,然 后由分度值为0.01毫米的百分表 2 指示出来。为使内径百分表的测量 轴线通过被测孔的圆心,内径百分 表一般均设有定心装置,以保证测 量的快捷与准确 图3-3内径百分表工作原理 内在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有6~10mm、10~18m、18~35mm、35~50mm 50~160m、100~250m、250~450m等多种规格。根据不同的被测孔直径可选择相应测量 范围的内径百分表及适当的可换测量头,通过比其精度高的量具调整零位后进行测量 2、内径千分尺: 内径于分尺是用绝对法测量孔径的计量器具。它主要由测微头,接长杆、零位校对规等 组成。测微头的工作原理、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基本相同,但因无测力装置,测量误差相 应增大。测量时先根据被测件的基本尺寸按照其所附的接长杆连接顺序表进行连接组合,再 将其放入被孔内找到测量点,通过测微头读取其偏差值。由于测量时是双手拿着仪器在孔内 操作,故一般只适合于测量较大孔径。 三、测量步骤 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1)预调整 ①将百分表装入量杆内,预压缩1毫米左右(百分表的小指针指在1的附近)后锁紧。 ②根据被测零件基本尺寸选择适当的可换测头装入量杆的头部,用专用扳手扳紧锁紧螺 母。此时应特别注意可换测量头与活动测量头之间的长度须大于被测尺寸0.8~1毫米左右, 以便测量时活动测量头能在基本尺寸的正、负一定范围内自由运动。 (2)对零位 因内径百分表是相对法测量的器具,故在使用前必须用其它量具根据被测件的基本尺寸 校对内径百分表的零位。校对零位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用量块和量块附件校对零位 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并装夹在量块的附件中,将内径百分表的两测头放在 量块附件两量脚之间,摆动量杆使百分表读数最小,此时可转动百分表的滚花环,将刻度盘 的零刻线转到与百分表的长指针对齐 这样的零位校对方法能保证校对零位的准确度及内径百分表的测量精度,但其操作比 较麻烦,且对量块的使用环境要求较高。 ②用标准环规校对零位 按被测件的基本尺寸选择名义尺寸相同的标准环规,按标准环规的实际尺寸校对内径百
27 内径百分表主要由百分表 1、接长杆 2、活动测头 3、等臂杠 杆 4、可换测量头 5、定心及锁紧 装置等组成。工件的尺寸变化通过 活动测头 3,传递给等臂转向杠杆 4 及接长杆 2,然 后由分度值为 0.01 毫米的百分表 指示出来。为使内径百分表的测量 轴线通过被测孔的圆心,内径百分 表一般均设有定心装置,以保证测 量的快捷与准确。 图 3-3 内径百分表工作原理 内在百分表的分度值为 0.01mm,测量范围有 6~10mm、10~18mm、18~35mm、35~50mm、 50~160mm、100~250mm、250~450mm 等多种规格。根据不同的被测孔直径可选择相应测量 范围的内径百分表及适当的可换测量头,通过比其精度高的量具调整零位后进行测量。 2、内径千分尺: 内径于分尺是用绝对法测量孔径的计量器具。它主要由测微头,接长杆、零位校对规等 组成。测微头的工作原理、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基本相同,但因无测力装置,测量误差相 应增大。测量时先根据被测件的基本尺寸按照其所附的接长杆连接顺序表进行连接组合,再 将其放入被孔内找到测量点,通过测微头读取其偏差值。由于测量时是双手拿着仪器在孔内 操作,故一般只适合于测量较大孔径。 三、测量步骤 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⑴预调整: ①将百分表装入量杆内,预压缩 1 毫米左右(百分表的小指针指在 1 的附近)后锁紧。 ②根据被测零件基本尺寸选择适当的可换测头装入量杆的头部,用专用扳手扳紧锁紧螺 母。此时应特别注意可换测量头与活动测量头之间的长度须大于被测尺寸 0.8~1 毫米左右, 以便测量时活动测量头能在基本尺寸的正、负一定范围内自由运动。 ⑵对零位: 因内径百分表是相对法测量的器具,故在使用前必须用其它量具根据被测件的基本尺寸 校对内径百分表的零位。校对零位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用量块和量块附件校对零位 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并装夹在量块的附件中,将内径百分表的两测头放在 量块附件两量脚之间,摆动量杆使百分表读数最小,此时可转动百分表的滚花环,将刻度盘 的零刻线转到与百分表的长指针对齐。 这样的零位校对方法能保证校对零位的准确度及内径百分表的测量精度,但其操作比 较麻烦,且对量块的使用环境要求较高。 ②用标准环规校对零位 按被测件的基本尺寸选择名义尺寸相同的标准环规,按标准环规的实际尺寸校对内径百
分表的零位 此方法操作简便,并能保证校对零位的准确度。 因校对零位需制造专用的标准环规,固此方法只适 合检测生产批量较大的零件。 ③用外径千分尺校对零位 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选择适当测量范围的外 径千分尺,将外径千尺对在被测基本尺寸外,内径 百分表的两测头放在外径千分尺两量砧之间校对零 位 因受外径干分尺精度的影响,用其校对零位的 准则度和稳定性均不高,从而降了内径百分表的测 量精确度。但此方法易于操作和实现,在生产现场 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单件或小批量零件的检测,仍得 到较广泛时应用 图3-4测量示意图 (2)测量 ①手握内径百分表的隔热手柄,先将内径百分表的活动量头和 定心护桥轻轻压入被测孔径中,然后再将固定量头放人。当测头达 到指定的测量部位时,将表微微在轴向截面内摆动(如图3-5),读 : 出指示表最小读数,即为该测量点孔径的实际偏差 测量时要特别注意该实际偏差的正、负符号:当表针按顺时针 方向未达到零点的读数是正值,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超过零点的读 数是负值 ②按图3-5所示,在孔轴向的三个截面及每个截面相互垂直的 两个方向上,共测六个点,将数据记入测量报告单内,按孔的验收 极限判解其合格与否 图3-5测量位置 2、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 (1)根据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 不正确 不正确 按内径干分尺接长杆连接顺序表选 择相应的接长杆,并按顺序要求连 接可靠 (2)因内径千分尺没有定心装 置,为保证能测到真正的实际孔径, 在径向要左右摆动找到最大值,在 轴向在前后摆动找到最小值,然后 从测微头上读出该测量点孔径的实 际偏差(如图3-6) 图3-6内径千分尺测量位置 (3)在孔轴向的三个截面及每个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并测六个点,将数据记入测 量报单内,按孔的验收极限判断其合格与否
28 分表的零位。 此方法操作简便,并能保证校对零位的准确度。 因校对零位需制造专用的标准环规,固此方法只适 合检测生产批量较大的零件。 ③用外径千分尺校对零位 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选择适当测量范围的外 径千分尺,将外径千尺对在被测基本尺寸外,内径 百分表的两测头放在外径千分尺两量砧之间校对零 位。 因受外径干分尺精度的影响,用其校对零位的 准则度和稳定性均不高,从而降了内径百分表的测 量精确度。但此方法易于操作和实现,在生产现场 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单件或小批量零件的检测,仍得 到较广泛时应用。 图 3-4 测量示意图 ⑵测量 ①手握内径百分表的隔热手柄,先将内径百分表的活动量头和 定心护桥轻轻压入被测孔径中,然后再将固定量头放人。当测头达 到指定的测量部位时,将表微微在轴向截面内摆动(如图 3-5),读 出指示表最小读数,即为该测量点孔径的实际偏差。 测量时要特别注意该实际偏差的正、负符号:当表针按顺时针 方向未达到零点的读数是正值,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超过零点的读 数是负值。 ②按图 3-5 所示,在孔轴向的三个截面及每个截面相互垂直的 两个方向上,共测六个点,将数据记入测量报告单内,按孔的验收 极限判解其合格与否。 图 3-5 测量位置 2、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 ⑴根据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 按内径干分尺接长杆连接顺序表选 择相应的接长杆,并按顺序要求连 接可靠。 ⑵因内径千分尺没有定心装 置,为保证能测到真正的实际孔径, 在径向要左右摆动找到最大值,在 轴向在前后摆动找到最小值,然后 从测微头上读出该测量点孔径的实 际偏差(如图 3-6)。 图 3-6 内径千分尺测量位置 ⑶在孔轴向的三个截面及每个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并测六个点,将数据记入测 量报单内,按孔的验收极限判断其合格与否
四、零件合格性的评定 考虑到测量误差的存在,为保证不误收废品,应先根据被测孔径的公差大小,查表得到 相应的安全裕度A,然后确定其验收极限,若全部实际尺寸都在验收极限范围内,则可判此 孔径合格。即: Es-A≥Ea≥Ei+A 式中:Es一一零件的上偏差 Ei一一零件的下偏差 Ea—一局部实际尺寸 A—一安全裕度 五、填写测量报告单 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按要求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测量结果及测量条件填入测量报告单(1)中 测量报告单(1) 被测件名称 送检单位 送检数量 测量结果(毫米) 测量部位 实际偏差值 基本尺寸、上下偏差、测量简图 A-A 上剖面 B-B A-A 中剖面 B-B 下剖面 测量器具 结论 测量日期 年月日 测量者
29 四、零件合格性的评定 考虑到测量误差的存在,为保证不误收废品,应先根据被测孔径的公差大小,查表得到 相应的安全裕度 A,然后确定其验收极限,若全部实际尺寸都在验收极限范围内,则可判此 孔径合格。即: Es-A≥Ea≥Ei+A 式中:Es——零件的上偏差 Ei——零件的下偏差 Ea——局部实际尺寸 A——安全裕度 五、填写测量报告单 1、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按要求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测量结果及测量条件填入测量报告单(1)中。 测 量 报 告 单(1) 被测件名称 图 号 送检单位 送检数量 测 量 结 果 (毫米) 测量部位 实际偏差值 基本尺寸、上下偏差、测量简图 上剖面 A-A’ B-B’ 中剖面 A-A’ B-B’ 下剖面 A-A’ B-B’ 测量器具 结论 测量日期 年 月 日 测量者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 按要求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测量结果及测量条件填入测量报告单(2)中。 测量报眚单(2) 被测件名称 送检单位 送检数量 测量结果(毫米) 测量部位 实际偏差值 基本尺寸、上下偏差、测量简图 A-A 上剖面 B-B A-A 中剖面 B-B A-A 下剖面 B-B 测量器具 结论 测量日期 年月 日 测量者 六、实验小结 1、填空: (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时所使用的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 (2)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时所使用的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 (3)因外径千分尺与内径百分表的分度值都是0.01m,为提高对零精度应选择 的外径千分尺 2、选择: (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时在径向要 A、找最大值 B、找最小值:C、不需要找最大值或最小值。 (2)内径百分表与内径千分尺相比其 A、测量精度相当:B、工作原理相似:C、使用范围相同
30 2、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 按要求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测量结果及测量条件填入测量报告单(2)中。 测 量 报 告 单(2) 被测件名称 图 号 送检单位 送检数量 测 量 结 果 (毫米) 测量部位 实际偏差值 基本尺寸、上下偏差、测量简图 上剖面 A-A’ B-B’ 中剖面 A-A’ B-B’ 下剖面 A-A’ B-B’ 测量器具 结论 测量日期 年 月 日 测量者 六、实验小结 1、填空: ⑴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时所使用的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 。 ⑵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时所使用的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 。 ⑶因外径千分尺与内径百分表的分度值都是 0.01mm,为提高对零精度应选择 级 的外径千分尺。 2、选择: ⑴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时在径向要 。 A、找最大值; B、找最小值; C、不需要找最大值或最小值。 ⑵内径百分表与内径千分尺相比其 。 A、测量精度相当; B、工作原理相似; C、使用范围相同
(3)被测孔径的实验偏差全部小于上偏差且全部或部分小于下偏差时,在判断合格性时该 零件孔径为 A、合格品;B、废品:C、返修品。 3、判断: (1)孔径测量时被测直径应在径向的最小值处,轴向的最大值处 (2)内径百分表因其有定心护桥,所以在被测孔的径向不需要找最大值。 (3)测量报告单不得用铅笔填写。 实险三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 、实验预习测问(实验青情党瓿下列司) 1、填空 (1)量块是按制造精度分为 五级 (2)型号为LG-1的立式光学比较仪的分度值为 (3)型号为LG1的立式光学比较仪的测量范围为 2、选择 (1)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可得到」 的测量精度 A、更高 B、更低; C、相同。 (2)当测量球形零件时,应选择 测帽。 A、大平面;B、小平面:C、球面:D、刀刃形。 (3)工作台的调整主要是为了保证 A、仪器工作台的平面度;B、仪器测杆与工作台面的垂直度;C、工作台的稳定性 3、判断 (1)立式光学比较仪的测量范围与示值范围相同 (2)在调整工作台时应选择最大直径的平面测帽。 (3)量块在组合使用时,使用的量块数越少越好。() 二、测量器具 1、立式光学比较仪 2、块规 三、测量器具简介 光学比较仪是一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常用来检定5等、6等量块、 光滑极限量规及测量相应精度的零件 本次实验所用立式光学比较仪的型为LG一1,其结构及主要技术指标见本指导书第二篇 四、测量步骤: 1、选择测帽:测量时被测物体与测帽间的接触面必须最小,即近于点或线接触。因此 在测量平面时,须使用球面测帽,测量柱面时宜采用刀刃形或平面测帽,对球形物体则应采
31 ⑶被测孔径的实验偏差全部小于上偏差且全部或部分小于下偏差时,在判断合格性时该 零件孔径为 。 A、合格品; B、废品;C、返修品。 3、判断: ⑴孔径测量时被测直径应在径向的最小值处,轴向的最大值处。 ( ) ⑵内径百分表因其有定心护桥,所以在被测孔的径向不需要找最大值。 ( ) ⑶测量报告单不得用铅笔填写。 ( ) 实险三 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 一、实验预习测问(实验前请完成下列练习) 1、填空 ⑴量块是按制造精度分为 五级。 ⑵型号为 LG—1 的立式光学比较仪的分度值为 。 ⑶型号为 LG—1 的立式光学比较仪的测量范围为 。 2、选择 ⑴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可得到 的测量精度。 A、更高; B、更低; C、相同。 ⑵当测量球形零件时,应选择 测帽。 A、大平面; B、小平面; C、球面; D、刀刃形。 ⑶工作台的调整主要是为了保证 。 A、仪器工作台的平面度; B、仪器测杆与工作台面的垂直度; C、工作台的稳定性。 3、判断 ⑴立式光学比较仪的测量范围与示值范围相同。 ( ) ⑵在调整工作台时应选择最大直径的平面测帽。 ( ) ⑶量块在组合使用时,使用的量块数越少越好。 ( ) 二、测量器具 l、立式光学比较仪 2、块规 三、测量器具简介 光学比较仪是一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常用来检定 5 等、6 等量块、 光滑极限量规及测量相应精度的零件。 本次实验所用立式光学比较仪的型为 LG—1,其结构及主要技术指标见本指导书第二篇。 四、测量步骤: 1、选择测帽:测量时被测物体与测帽间的接触面必须最小,即近于点或线接触。因此 在测量平面时,须使用球面测帽,测量柱面时宜采用刀刃形或平面测帽,对球形物体则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