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第6段中“报应”“它就给你脸色看”等词语,表明泥土有灵魂有记忆的, 也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人不能亏待土地 C.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的人,他的身上集中体现 了劳动人民朴素的土地观。 D.这篇散文以泥土为中心,托物寄情,抒写了泥土、庄稼、人三者之间水乳交 融的关系,抒发了对泥土的热爱,表达了在经济大潮下土地逐渐萎缩的伤感,呼 吁人们要呵护土地。 E.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从自身经历和审美形态等层面融叙事、抒情、议 论为一体,对泥土进行了述写和认识,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14.简要分析作者用大量篇幅叙写父亲“敲砸土块”一事的作用。(6分) 15.联系全文,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整体赏析第4段和第10段中划线的句子。(4 分) 16.《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 对“归于泥土”内涵的理解。(6分) 五、雪域青稞 次旦多吉 ①久在江南读书,一日独坐阳台,竟忽而想起家乡的青稞地来。那苍茫的图景, 连带着一些许心绪,竟一股脑儿地填满胸壑,不能得解 ②也许你会觉得奇怪,青藏高原上的青稞地,不就和北方的麦子地是一模一样的 吗?不就是如此平淡吗?看上去不如南国的稻田秀丽,不如西北的胡杨壮观,我 只能这样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登上过巍峨的青藏高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 看它们是如何坚强地生长 ③在我老家的东面,就有一块不大的土地,每到播种季节,母亲都会找人把青稞 播种到地里。这块土地的土质很差,而且己经让先前的作物生长了一季,营养早 已被上季的作物用光,再种青稞不是白白地浪费种子吗?有时,我会禁不住向母 亲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母亲每次都是微微一笑。说:“青稞可不像你想的那样, 只管种下去,不论怎么着,到了明年也能收,这样咱们就可以做青稞饼,也可以 做青稞酒了!”原来如此!就像母亲对我说的,青稞真像她小时候一样,养孩子和 养牲口一样,只要有能吃的东西,哪怕是糟糠窝窝头,只要有能穿的衣服,哪怕 是几片破布头,他们一样可以长大成人。现在想起来,可不是吗,青稞不就是庄 稼中的牲口吗 ④于是,渐渐地喜欢上了青稞,这种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闲暇时候,我仿 佛是受到了某种诅咒似的,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漫步中,走进齐腿深的青稞田之中。 那些青稞刀切似的整齐,看上去异常壮观,偶尔地会有几株从整齐的队伍中冒将 出来,饱满的果穗倔强地想要触摸天空。也许是因为贪婪生长,所以它们才会这 么突出,而我更愿意将它们看成是田中的佼佼者。 ⑤严冬过后,正是青稞返青、继续生长的时候,然而这个时候却是高原多风的季 节。强劲的北风一旦吹起,就连杨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植物都要断条手臂下来 可是青稞呢,它们凭借根须,紧紧地抓住脚下的土壤,在猎猎北风中集体舞蹈 我似乎正在慢慢参透这其中的玄机,飞翔并不单单那么一种,鸟儿张开翅膀,翱 翔于蓝天白云之上的,叫做飞翔;然而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 蹈的,也是一种飞翔。只有一个完全的自由者,才会拥有这种飞翔。怪不得,会
B.第 6段中 “报应”“它就给你脸色看”等词语,表明泥土有灵魂有记忆的, 也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人不能亏待土地。 C.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的人,他的身上集中体现 了劳动人民朴素的土地观。 D.这篇散文以泥土为中心,托物寄情,抒写了泥土、庄稼、人三者之间水乳交 融的关系,抒发了对泥土的热爱,表达了在经济大潮下土地逐渐萎缩的伤感,呼 吁人们要呵护土地。 E.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从自身经历和审美形态等层面融叙事、抒情、议 论为一体,对泥土进行了述写和认识,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14. 简要分析作者用大量篇幅叙写父亲 “敲砸土块”一事的作用。(6分) 15. 联系全文,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整体赏析第4段和第10段中划线的句子。(4 分) 16. 《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 对 “归于泥土”内涵的理解。(6分) 五、雪域青稞 次旦多吉 ①久在江南读书,一日独坐阳台,竟忽而想起家乡的青稞地来。那苍茫的图景, 连带着一些许心绪,竟一股脑儿地填满胸壑,不能得解。 ②也许你会觉得奇怪,青藏高原上的青稞地,不就和北方的麦子地是一模一样的 吗?不就是如此平淡吗?看上去不如南国的稻田秀丽,不如西北的胡杨壮观,我 只能这样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登上过巍峨的青藏高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 看它们是如何坚强地生长。 ③在我老家的东面,就有一块不大的土地,每到播种季节,母亲都会找人把青稞 播种到地里。这块土地的土质很差,而且已经让先前的作物生长了一季,营养早 已被上季的作物用光,再种青稞不是白白地浪费种子吗?有时,我会禁不住向母 亲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母亲每次都是微微一笑。说:“青稞可不像你想的那样, 只管种下去,不论怎么着,到了明年也能收,这样咱们就可以做青稞饼,也可以 做青稞酒了!”原来如此!就像母亲对我说的,青稞真像她小时候一样,养孩子和 养牲口一样,只要有能吃的东西,哪怕是糟糠窝窝头,只要有能穿的衣服,哪怕 是几片破布头,他们一样可以长大成人。现在想起来,可不是吗,青稞不就是庄 稼中的牲口吗! ④于是,渐渐地喜欢上了青稞,这种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闲暇时候,我仿 佛是受到了某种诅咒似的,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漫步中,走进齐腿深的青稞田之中。 那些青稞刀切似的整齐,看上去异常壮观,偶尔地会有几株从整齐的队伍中冒将 出来,饱满的果穗倔强地想要触摸天空。也许是因为贪婪生长,所以它们才会这 么突出,而我更愿意将它们看成是田中的佼佼者。 ⑤严冬过后,正是青稞返青、继续生长的时候,然而这个时候却是高原多风的季 节。强劲的北风一旦吹起,就连杨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植物都要断条手臂下来, 可是青稞呢,它们凭借根须,紧紧地抓住脚下的土壤,在猎猎北风中集体舞蹈! 我似乎正在慢慢参透这其中的玄机,飞翔并不单单那么一种,鸟儿张开翅膀,翱 翔于蓝天白云之上的,叫做飞翔;然而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 蹈的,也是一种飞翔。只有一个完全的自由者,才会拥有这种飞翔。怪不得,会
有那么多诗人热衷于描写青稞,这其貌不扬的青稞,真倒像极了海明威笔下的圣 地亚哥,活脱脱的一个硬汉,活脱脱的一个精神象征。 ⑥犹能记起初见稻子时的情景。因为读书的缘故,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生 活了二十年的西藏。火车一路驶向江南的土地,当我还沉浸在长江的壮观时, 抹重重的绿色映着敞开的车窗扑进来。我心想,这就是稻苗吧。它们整整齐齐地 拥簇在一起,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如果说家乡的青稞地是一尊富有内涵的雕像 那么初见江南的稻田,真觉得它们像极了由色彩取胜的泼墨画。雕像凝重,饱含 着思想的力量,而泼墨画则精致,细腻,让人想起“草长莺飞二月天”,让人想 起那争抢暖树的几只早莺 ⑦如今,久在南国,我已切身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典雅和细腻,然而不论它是多么 迷人,即便是每天都在看那一片片的稻田,我却总也忘却不掉西藏的青裸。虽然 没有那么精致、典雅,却也别有一番率性而为的美 ⑧某一个暑假,我专程赶回老家,想去看看久违的青稞。这个时期青稞和油菜花 样长得茂盛而碧绿。回到家后,母亲先为我打点好餐饭,我心里就一直默默念 叨: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吃上青稞。我一口气吃了四个热乎乎的青稞饼。紧 接着就独自一人跑向青稞田。当我爬上一座山头,一边啃着母亲做的青稞饼 边放眼辽阔的青稞田时,我的情绪变得有些难以控制,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 怀里。 ⑨到这里,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但孝顺生我养我教诲我的母亲, 而且更加孝顺生我母亲养我母亲教诲我母亲的青藏高原 17.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青稞是“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4分) 18.结合文本,说说“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 飞翔”的含意。(4分 19.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技巧和作用。(4分) 20.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抒情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 探究。(6分) 六、岳桦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只有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 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所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 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 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汽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 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色层出不穷,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 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 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 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地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 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地沿着山体将身躯匍 伏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 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 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
有那么多诗人热衷于描写青稞,这其貌不扬的青稞,真倒像极了海明威笔下的圣 地亚哥,活脱脱的一个硬汉,活脱脱的一个精神象征。 ⑥犹能记起初见稻子时的情景。因为读书的缘故,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生 活了二十年的西藏。火车一路驶向江南的土地,当我还沉浸在长江的壮观时,一 抹重重的绿色映着敞开的车窗扑进来。我心想,这就是稻苗吧。它们整整齐齐地 拥簇在一起,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如果说家乡的青稞地是一尊富有内涵的雕像, 那么初见江南的稻田,真觉得它们像极了由色彩取胜的泼墨画。雕像凝重,饱含 着思想的力量,而泼墨画则精致,细腻,让人想起“草长莺飞二月天”,让人想 起那争抢暖树的几只早莺。 ⑦如今,久在南国,我已切身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典雅和细腻,然而不论它是多么 迷人,即便是每天都在看那一片片的稻田,我却总也忘却不掉西藏的青裸。虽然 没有那么精致、典雅,却也别有一番率性而为的美。 ⑧某一个暑假,我专程赶回老家,想去看看久违的青稞。这个时期青稞和油菜花 一样长得茂盛而碧绿。回到家后,母亲先为我打点好餐饭,我心里就一直默默念 叨: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吃上青稞。我一口气吃了四个热乎乎的青稞饼。紧 接着就独自一人跑向青稞田。当我爬上一座山头,一边啃着母亲做的青稞饼,一 边放眼辽阔的青稞田时,我的情绪变得有些难以控制,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 怀里。 ⑨到这里,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但孝顺生我养我教诲我的母亲, 而且更加孝顺生我母亲养我母亲教诲我母亲的青藏高原。 17. 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青稞是“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4 分) 18. 结合文本,说说“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 飞翔”的含意。(4 分) 19. 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技巧和作用。(4 分) 20. 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抒情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 探究。(6 分) 六、岳桦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也只有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 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所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 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 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汽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 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色层出不穷,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 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 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 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地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 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地沿着山体将身躯匍 伏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 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 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