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职业技术学校(西)04级第2次周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所有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卷上,只交答卷,试卷自己保存以备讲评 2.请考生一律用黑色的字迹的钢笔和签字笔书写 3.不得使用涂改液 4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 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第小题3分,共54分 (24分,第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扩展 kuang 押解je披肝沥胆l锲而不舍qie B.纤维xan 倾轧ya万马齐喑yin引吭高歌hong 缜 密zhen 参与yu蛊惑人心g0和衷共济 chong D.间隔jan 联袂mei良莠不齐you条分缕析1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休憩痊愈纵横捭阖户枢不蠹 B、脉搏通辑望风披靡批漏百出 C、座落喝彩推陈出新三缄其口 D、跻身誊写感恩带德动辄得咎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 C、“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 海捞针吗?” D、我们最近观看了“满城尽戴黄金甲”影片,周杰伦在电影里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宝安职业技术学校(西)04 级第 2 次周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所有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卷上,只交答卷,试卷自己保存以备讲评 ...............; 2.请考生一律用黑色的字迹的钢笔和签字笔书写; 3.不得使用涂改液; 4.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54 分) 单项选择题共 18 小题,第小题 3 分,共 54 分 一、(24 分,第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扩.展 kuàng 押解.jiè 披肝沥.胆 lì 锲.而不舍 qiè B.纤.维 xiān 倾轧.yà 万马齐喑.yīn 引吭.高歌 háng C.缜.密 zhěn 参与.yù 蛊.惑人心 gǔ 和衷.共济 chōng D.间.隔 jiàn 联袂.mèi 良莠.不齐 yǒu 条分缕.析 1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休憩 痊愈 纵横捭阖 户枢不蠹 B、脉搏 通辑 望风披靡 批漏百出 C、座落 喝彩 推陈出新 三缄其口 D、跻身 誊写 感恩带德 动辄得咎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 远山。 C、“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 海捞针吗?” D、我们最近观看了“满城尽戴黄金甲”影片,周杰伦在电影里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 而来的 ②极光卵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时明时暗,时而向赤道方向伸展,时而又向极点 方向收缩。 ③我虽然力求 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人还是不可避免的 ④地球上已经历数代沧桑,文明已经历多次_,冰期出现又多次消失。 演变连续审慎兴衰 B.演化持续审慎兴亡 C.演变持续 谨慎兴衰 D.演化连续 谨慎兴亡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就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 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 我在这里所讲的,不得不很简略,因为要使这个问题讨论得恰当,必须举出大量的事 C、又有谁会花93年的时间去字宙的某个地方?只有我们能到达火星,那时也得让重孙来 安葬我们。 D、无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努斯和他的乡村银行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推广小额信贷,满足了穷人的信贷要求, 这种不需要任何抵押甚至不用支付利息的有效扶贫方式倍受穷人欢迎 B.2006年欧洲电影奖颁奖典礼于12月2日在波兰华沙揭晓,德国故事影片《窃听风暴》 大出风头,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年度男演员在内的多项大奖 C.超过半数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人们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 们,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D.为加大农村医疗保健工程建设的工作力度,我国维护广大农民的生命健康、切实解决 农民医疗负担过重的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努力降低农村的医疗费用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____而来的。 ②极光卵处在____不断的变化之中,时明时暗, 时而向赤道方向伸展,时而又向极点 方向收缩。 ③我虽然力求____,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人还是不可避免的 ④地球上已经历数代沧桑,文明已经历多次____,冰期出现又多次消失。 A.演变 连续 审慎 兴衰 B.演化 持续 审慎 兴亡 C.演变 持续 谨慎 兴衰 D.演化 连续 谨慎 兴亡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就.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 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 B、我在这里所讲的,不得不很简略,因为..要使这个问题讨论得恰当,必须举出大量的事 实。 C、又有谁会花 93 年的时间去字宙的某个地方?只有..我们能到达火星,那时也得让重孙来 安葬我们。 D 、无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尤努斯和他的乡村银行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推广小额信贷,满足了穷人的信贷要求, 这种不需要任何抵押甚至不用支付利息的有效扶贫方式倍受穷人欢迎。 B.2006 年欧洲电影奖颁奖典礼于 12 月 2 日在波兰华沙揭晓,德国故事影片《窃听风暴》 大出风头,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年度男演员在内的多项大奖。 C.超过半数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人们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 们,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D.为加大农村医疗保健工程建设的工作力度,我国维护广大农民的生命健康、切实解决 农民医疗负担过重的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努力降低农村的医疗费用
7、下列在修辞运用上,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例:红军一天一夜行军一百二十里,赛过敌人的四个轮子。 A、不吃大锅饭,打破铁饭碗 B、我在遐想,中国几十年内,将有自己的“坚持探索真理”的哥白尼,“从上帝手中 夺来电”的富兰克林,“把太阳拿在手里”的居里夫人。 C、先生,给现洋,袁世凯,不行吗? D、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8、根据各种文体语言的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甲方向乙方提供的钢瓶1000只,分三次供完,乙方在甲方货到全付款 B、某人因病不能出席学术讨论会,写信向大会秘书处说,因病不能到会,失去学习良 机,十分遗憾 C、请您明天到我府上详细谈谈。 D、下课时,王华不小心踩了吕平的脚。吕平说:“你没长眼睛呀!” 、(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篇现代文,完成9-11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 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 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 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 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 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 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 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 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 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己,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 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 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 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
7、下列在修辞运用上,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 红军一天一夜行军一百二十里,赛过敌人的四个轮子。 A、不吃大锅饭,打破铁饭碗。 B、我在遐想,中国几十年内,将有自己的“坚持探索真理”的哥白尼,“从上帝手中 夺来电”的富兰克林,“把太阳拿在手里”的居里夫人。 C、先生,给现洋,袁世凯,不行吗? D、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8、根据各种文体语言的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甲方向乙方提供的钢瓶 1000 只,分三次供完,乙方在甲方货到全付款。 B、某人因病不能出席学术讨论会,写信向大会秘书处说,因病不能到会,失去学习良 机,十分遗憾。 C、请您明天到我府上详细谈谈。 D、下课时,王华不小心踩了吕平的脚。吕平说:“你没长眼睛呀!” 二、(9 分,第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两篇现代文,完成 9—11 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 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 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 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 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 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 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 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 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 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 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 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 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
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 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 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 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 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 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9.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10.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 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 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 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 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 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 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 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14题
上有 100 多个国家的 2300 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 万,汉语成为 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 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 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 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 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9.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10.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 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 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 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 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 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 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 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 12——14 题
小园(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2、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中“动”用得好,好在小园中池水澄清,树木倒映其中,本是静止的,傍晚 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风婆娑荡漾,这样静动结合,画面更美。 B、诗的首联中“深”字用得好,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从水中倒影能看岀树林茂密扶苏 的深浅层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 C、诗的首联中“窥”字用得最好,好在角度巧。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 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 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 D、“山光窺短墙”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与王安石“两山排 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意为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 节高风,一片冰心。是孤傲贞美的意象; B、“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抒发了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多病,如同秋天的黄叶和下 山的斜阳一般的悲凉之情。 C、“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 D、诗的后两联以物喻人。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 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14、下列与《小园》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 B、诗的韵脚分别是:墙、阳、芳、霜 C、因为唐代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从唐代开始就兴起了律诗,称为近体诗,所以作者尽 管是清代人,而写的却是唐 D、五言律诗也是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颔联和颈联必 须是对偶句 四,(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8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小园 (清)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2、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联中“动”用得好,好在小园中池水澄清,树木倒映其中,本是静止的,傍晚 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风婆娑荡漾,这样静动结合,画面更美。 B、 诗的首联中“深”字用得好,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林茂密扶苏 的深浅层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 C、 诗的首联中“窥”字用得最好,好在角度巧。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 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 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 D、 “山光窥短墙”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与王安石“两山排 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意为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 节高风,一片冰心。是孤傲贞美的意象; B、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抒发了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多病,如同秋天的黄叶和下 山的斜阳一般的悲凉之情。 C、“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 D、诗的后两联以物喻人。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 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14、下列与《小园》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 B、诗的韵脚分别是:墙、阳、芳、霜 C、因为唐代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从唐代开始就兴起了律诗,称为近体诗,所以作者尽 管是清代人,而写的却是唐诗, D、五言律诗也是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颔联和颈联必 须是对偶句。 四,(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5——18 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