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含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 实验18-19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um For Short:AAS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仪器分析实验》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um For Short:AAS 实验18-19 原子吸收光谱法 仪器分析(含实验)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 一、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关系 在高温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单位体积的基态原子数 N与激发态原子数N之间遵守Boltzmann分布定律: Ni=No g:/go e-EVKT 基态原子数N,与各激发态原子数N的关系 共振线与吸收线 原子发射光谱称共振发射线 电,热能 基态 第一激发态 hvi 基态 hvi h 原子吸收光谱称为 共振吸收线 原子共振荧光 h 基态 第一激发态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一、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关系 共振线与吸收线 基态 第一激发态 基态 电,热能 h i h i h j 原子发射光谱称共振发射线 原 子 共 振 荧 光 原子吸收光谱称为 共振吸收线 基态 第一激发态 h i 基态原子数N0与各激发态原子数Ni的关系 Ni = N0 gi /g0 e -Ei/kT 在高温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单位体积的基态原子数 N0与激发态原子数Ni之间遵守 Boltzmann 分布定律: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
二、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 1.峰值吸收与浓度关系成立的条件 E V0-发射 收 K/2 hv hy Eo Ko △V发射 0.0050.02A 能级变宽小 能级变宽较大 条件: V吸收 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需要特殊的锐线光源 K/2 0.010.1A 所谓的锐线光源: △V发射《△吸收 V0-吸收 V0-发射=V6-吸收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1. 峰值吸收与浓度关系成立的条件 发 射 h 能级变宽小 E0 E1 0-吸收 Kv K0 K0 /2 吸收 发射 0-发射 Kv K0 K0 /2 条件: 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需要特殊的锐线光源 所谓的锐线光源: 发射《 吸收 0-发射= 0-吸收 0.01~0.1Å 0.005~0.02 Å 二、 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 E0 E1 吸 收 h 能级变宽较大
2.光吸收定律 光吸收定律定量分析的依据 I=lo'exp(-KL) A =logT=-log I/Io =-log [exp(-K L)]=0.43K,L 式中:I-透光率 L.入射光 K吸收系数 L-蒸气厚度 当用锐线光源时将K,代替K,用吸光度表示: 简化为: 因为: 所以: A=k·N·L N∝C A=KC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It = I0·exp(-KνL ) 2. 光吸收定律 光吸收定律-定量分析的依据 A = - logT= -log It / I0 = -log [exp(-KνL)]= 0.43KνL 简化为: A = k ·N ·L 当用锐线光源时将K0 代替 Kν ,用吸光度表示: 因为: N∝C 所以: A = KC I0 It L 式中: It -透光率 I0-入射光 Kν-吸收系数 L - 蒸气厚度
第二部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一、火焰原子化器 FAAS 单道单光束 火焰原子化器 A.结构 单色器 空心阴极灯 雾化器和雾化室 光电倍增管 处 空心阴极灯 原子化 单色器 检测 数据处理和仪器控制 与控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编写日期:2000年11月 空 心 阴 极 灯 原 子 化 器 单 色 器 检 测 器 处 理 与 控 制 数据处理和仪器控制 火焰原子化器 单色器 雾化器和雾化室 光电倍增管 空心阴极灯 一、火焰原子化器 FAAS 单道单光束 A. 结构 第二部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