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am 般情况下,差动式运放允许加入共模输入电压。由于差动 输入级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因此运放的输出基本上不受 其影响。但是抑制共模信号的作用是在一定的共模电压范围 内才有效,如超出此范围,将使运放内部管子工作在不正常 状态(处于饱和或截至),抑制能力显著下降,甚至造成器 件损坏。 7.共模抑制比CMRR 集成运放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开环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 比就是集成运放的共模抑制比,常用分贝表示
6.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icmax 一般情况下,差动式运放允许加入共模输入电压。由于差动 输入级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因此运放的输出基本上不受 其影响。但是抑制共模信号的作用是在一定的共模电压范围 内才有效,如超出此范围,将使运放内部管子工作在不正常 状态(处于饱和或截至),抑制能力显著下降,甚至造成器 件损坏。 7.共模抑制比CMRR 集成运放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开环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 比就是集成运放的共模抑制比,常用分贝表示
8.差模输入电阻za r的大小反映了集成运放输入端向差模信号源索取电流的大小 。要求r愈大愈好。F007的约为2Mg。理想运放的r为无穷 大 9.输出电阻r 输出电阻r的大小反映了集成运放带负载能力。理想运放的r 为零。 10.转换速率SR 它是输出电压对时间的变化率。SR大的集成运放才可能在较高 的工作频率下输出较大的电压幅度。 集成运放指标的含义只有结合具体应用才能正确领会
8.差模输入电阻rid rid的大小反映了集成运放输入端向差模信号源索取电流的大小 。要求rid愈大愈好。F007的rid约为2MΩ。理想运放的rid为无穷 大。 9.输出电阻ro 输出电阻ro的大小反映了集成运放带负载能力。理想运放的ro 为零。 10.转换速率SR 它是输出电压对时间的变化率。SR大的集成运放才可能在较高 的工作频率下输出较大的电压幅度。 集成运放指标的含义只有结合具体应用才能正确领会
52.理想集成运放及其分析特点 5.2.1集成运放的理想化 所谓理想集成运放是将实际运放理想化,这是由于实际 运放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接近理想化的缘故。用理想运放代 替实际运放进行分析,使分析过程大为简化,而这种近似分 析所引入的误差又在工程允许范围之内,这就是运放理想化 的目的
5.2. 理想集成运放及其分析特点 5.2.1集成运放的理想化 所谓理想集成运放是将实际运放理想化,这是由于实际 运放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接近理想化的缘故。用理想运放代 替实际运放进行分析,使分析过程大为简化,而这种近似分 析所引入的误差又在工程允许范围之内,这就是运放理想化 的目的
集成运放理想化条件 (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2)输入电阻ri=r1=; (3)输出电阻rn=0 (4)共模抑制比CMRR=∞; (5)输入偏置电流Ⅰ==Ⅰ=0; (6)失调电压U、失调电流以及它们的温度系数均为 零 (7)3B带宽f3dB=0 (8)无干扰、无噪声
集成运放理想化条件 (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od =∞; (2)输入电阻rid =∞ ric =∞; (3)输出电阻rod =0; (4)共模抑制比CMRR=∞; (5)输入偏置电流I+==I—=0; (6)失调电压Uio、失调电流Iio以及它们的温度系数均为 零。 (7)-3dB带宽f -3dB=∞ (8)无干扰、无噪声
实际运放的上述技术指标可近似认为符合理想运放的条件, 尤其是高精度,低漂移的集成运放。 图5-4是理想运放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及简化等效电路。两 个输入端用“+”和“-”分别表示同相和反相输入端,相应的 输入用U1、U表示(对地电位)。输出端用“+”表示。表 明输出电压U与同相输入端的电压U同相(同极性)。方 框内右上方的∞表示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理想化条件。 图形上一般不标正向和负向电源,但在实际使用中必须正确 施加电源电压
实际运放的上述技术指标可近似认为符合理想运放的条件, 尤其是高精度,低漂移的集成运放。 图5-4是理想运放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及简化等效电路。两 个输入端用“+”和“-”分别表示同相和反相输入端,相应的 输入用U+ 、U- 表示(对地电位)。输出端用“+”表示。表 明输出电压Uo与同相输入端的电压U+同相(同极性)。方 框内右上方的∞表示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理想化条件。 图形上一般不标正向和负向电源,但在实际使用中必须正确 施加电源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