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题 1、公共产品:是指公众都能享受的社会产品。它具有两个 特点:消费的非排立性和非竞争性。前者是指这一产品的消 费过程中无法排除不支付价格人的消费,后者是指这一产品 的消费过程中增加其他人消费不会削弱现有消费者的消费水 平,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 2、消费者剩余: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 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 3、帕累托原则:“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无效”、“帕累托 改进”等三种状态。“帕累托最优”是指经济已不可能通过改 变资源配置,在其他人的效用(至少一人)不下降的情况下, 使任何别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如资源配置留有改进余地, 且改进时不影响其他人的效用,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处于“帕 累托无效”状态,把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 4、市场失灵:由于自由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产生了不少 副作用,如导致失业、垄断、生产的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生 产的不足与无效率等等。这些通称市场失灵,还有社会收入 与财富分配不公平。公共产品搭便车,消费者无知,市场调 整过程付代价,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市场失灵本身表明
1 一、概念题 1、公共产品:是指公众都能享受的社会产品。它具有两个 特点:消费的非排立性和非竞争性。前者是指这一产品的消 费过程中无法排除不支付价格人的消费,后者是指这一产品 的消费过程中增加其他人消费不会削弱现有消费者的消费水 平,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 2、消费者剩余: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 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 3、帕累托原则:“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无效”、“帕累托 改进”等三种状态。“帕累托最优”是指经济已不可能通过改 变资源配置,在其他人的效用(至少一人)不下降的情况下, 使任何别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如资源配置留有改进余地, 且改进时不影响其他人的效用,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处于“帕 累托无效”状态,把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 4、市场失灵:由于自由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产生了不少 副作用,如导致失业、垄断、生产的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生 产的不足与无效率等等。这些通称市场失灵,还有社会收入 与财富分配不公平。公共产品搭便车,消费者无知,市场调 整过程付代价,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市场失灵本身表明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经济制度。 5、科斯定理:科斯认为外部效应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 够明确或界定不当引起的,所以只需要界定并保护产权,而 随后产生的市场交易中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 源配置的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就是科斯定理,这个定 理在实践中是有漏洞的。 6、相机抉择:就是由政府官员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不 同的政策手段,以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它的实施权在政府, 实际上是政府官员拥有“相机抉择”权。 7、财政挤出效应:与耗尽性支出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 “财政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对引起私人支 出减少的影响。挤出效应的存在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财政 支出增加对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8、耗尽性支出:是指政府对经常性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与 资本品和劳务的购买。由于这类支出中所用的资源排除了私 人部门运用它们的可能性,所以被称为耗尽性支出。 9、转移性支出:是指对于养老全、补贴、公债利息、失业 救济金等的政府转移支付。这些公共支出并不反映公共部门 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在社会不同个人
2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经济制度。 5、科斯定理:科斯认为外部效应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 够明确或界定不当引起的,所以只需要界定并保护产权,而 随后产生的市场交易中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 源配置的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就是科斯定理,这个定 理在实践中是有漏洞的。 6、相机抉择:就是由政府官员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不 同的政策手段,以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它的实施权在政府, 实际上是政府官员拥有“相机抉择”权。 7、财政挤出效应:与耗尽性支出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 “财政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对引起私人支 出减少的影响。挤出效应的存在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财政 支出增加对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8、耗尽性支出:是指政府对经常性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与 资本品和劳务的购买。由于这类支出中所用的资源排除了私 人部门运用它们的可能性,所以被称为耗尽性支出。 9、转移性支出:是指对于养老全、补贴、公债利息、失业 救济金等的政府转移支付。这些公共支出并不反映公共部门 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在社会不同个人
之间进行资源的再分配 10、影子价格:所谓影子价格就是针对无价可循或有价不 当的商品和劳务所规定的较为合理的替代价格。理想的“影 子价格”应为不存在市场失灵时的帕累托效率的均衡价格。 影子价格并不总是高于实际价格,合理调整后的影子价格也 是可以接近于实际价格的。 11、效用弹性: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递 减趋势的。要根据收入与效用増加的不同水平来确定税员。 如果收入增加高于效用增加,弹性小于1的可以采用累进税: 如果收入增加低于效用增加,效用弹性大于1的可以采用累 退税;如果收入增加等于效用增加,弹性等于1的则采用比 例税。 12、拉费曲线:是指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基本观点, 即政府税率越高,试图设计的税收规模越大,而实际所得到 税收反而越少,因为过高的税率会挫伤人们的工作与投资积 极性,引起效率损失,造成资源浪费
3 之间进行资源的再分配。 10、影子价格:所谓影子价格就是针对无价可循或有价不 当的商品和劳务所规定的较为合理的替代价格。理想的“影 子价格”应为不存在市场失灵时的帕累托效率的均衡价格。 影子价格并不总是高于实际价格,合理调整后的影子价格也 是可以接近于实际价格的。 11、效用弹性: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递 减趋势的。要根据收入与效用增加的不同水平来确定税员。 如果收入增加高于效用增加,弹性小于 1 的可以采用累进税; 如果收入增加低于效用增加,效用弹性大于 1 的可以采用累 退税;如果收入增加等于效用增加,弹性等于 1 的则采用比 例税。 12、拉费曲线:是指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基本观点, 即政府税率越高,试图设计的税收规模越大,而实际所得到 税收反而越少,因为过高的税率会挫伤人们的工作与投资积 极性,引起效率损失,造成资源浪费
二、问答题: 1、不同产品性质的行为主体及其理由 答:(1)从公共经济学原理来公,社会产品可分为公共产 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类。 (2)公共产品的行为主体是公共部门,一般是指政府部门; 私人产品的行为主体是私人部门,一般是指家庭和私人企业< 厂商>;准公共产品的行为主体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兼易有 (3)公共产品因其具有消费上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特 点,故应由政府的公共部门来提供,否则市场机制在公共产 品的提供上是要失灵的;私人产品因是有所有权上的排它性 和消费上的竞争性,故它是能赢利产品,一般应由私人部门 来生产;准公共产品要么只有非排它性而没有非竞争性,或 者只有非竞争性而没有排它性。故准公共产品的生产使用, 一般以市场为配置基础国家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包括经济
4 二、问答题: 1、不同产品性质的行为主体及其理由: 答:(1)从公共经济学原理来公,社会产品可分为公共产 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类。 (2)公共产品的行为主体是公共部门,一般是指政府部门; 私人产品的行为主体是私人部门,一般是指家庭和私人企业< 厂商>;准公共产品的行为主体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兼易有 之。 (3)公共产品因其具有消费上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特 点,故应由政府的公共部门来提供,否则市场机制在公共产 品的提供上是要失灵的;私人产品因是有所有权上的排它性 和消费上的竞争性,故它是能赢利产品,一般应由私人部门 来生产;准公共产品要么只有非排它性而没有非竞争性,或 者只有非竞争性而没有排它性。故准公共产品的生产使用, 一般以市场为配置基础国家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包括经济
上的补贴等。 2、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答:(1)洛伦斯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 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如果把社会上的人口分为十个等级, 十个等级各占人口的10%,按他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 大小就可在坐标中勾划出这一曲线。 (2)用图表示 OY为对有线,表明这个社会收 入分配绝对平均,每10%人口拥有 社会收入10%的财富,此曲线即为 洛伦斯曲线,距OY线愈接近,证 明收入分配愈平等;距OPY线愈接 近,说明收入分配愈不平等。 (3)基尼系数,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为基尼系数,如上图,把实际收 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A来表示,把实际收入线与 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B来表示,则基尼系数=A(A+B)。 (4)实际上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 收入分阻越平均;基尼系薮越大,收入分阻越不平均
5 上的补贴等。 2、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答:(1)洛伦斯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 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如果把社会上的人口分为十个等级, 十个等级各占人口的 10%,按他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 大小就可在坐标中勾划出这一曲线。 (2)用图表示 OY 为对有线,表明这个社会收 入分配绝对平均,每 10%人口拥有 社会收入 10%的财富,此曲线即为 洛伦斯曲线,距 OY 线愈接近,证 明收入分配愈平等;距 OPY 线愈接 近,说明收入分配愈不平等。 (3)基尼系数,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为基尼系数,如上图,把实际收 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 A 来表示,把实际收入线与 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B来表示,则基尼系数=A/(A+B)。 (4)实际上基尼系数总是大于 0 而小于 1,基尼系数越小, 收入分阻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阻越不平均。 收 入 O 人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