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试用图标分析交换的帕累托最佳条件。假如有两种商品、两个人,如图1-1所示。 现在决定在两个人H和J之间分配X和Y两种商品。如果两者开始时的分配决策是D点 那末可以进一步改变交换点而不会使任何一个消费者失去什么福利。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 从图表上来说明,如果消费者H从D点开始沿着他的无差异曲线向下移动,对于他没有什 么损失,因为他仍然处在相同的无差异曲线上,而对于消费者J却会增加福利,因为向下移 动使消费者J处于比D点来得高的无差异曲线上。也就是说,对消费者H没有坏处,对消 费者J却有好处。所以说,D点不是福利最佳条件所规定的点。 再看图中的E点,它不同于D点。如果再作变动,无论向哪个方向移动都会对其中 个消费者不利。例如从E点开始,沿着H的无差异曲线移动,结果就会使消费者J处于较 低的无差异曲线上,对消费者J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沿着J的无差异曲线移动,结果就会 使消费者H处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对消费者H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最佳消费者福利 的条件是: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如果再作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 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每期x 每期x 图1-1最佳消费者福利 从数学上说,我们可以看到,在E点上消费者H和J的两条无差异曲线正好相切,因 此这两条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恰好相等,即 MRSxYh=MRxy 这里 MRSXY就是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hj代表消费者H和J。把消费者H和J 这些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连在一起,可得到最佳消费条件的“契约曲线”,如图1-1连接两 个原点的曲线所示。 委托代理关系是如何的产生
6 8、试用图标分析交换的帕累托最佳条件。假如有两种商品、两个人,如图 1-1 所示。 现在决定在两个人 H 和 J 之间分配 X 和 Y 两种商品。如果两者开始时的分配决策是 D 点, 那末可以进一步改变交换点而不会使任何一个消费者失去什么福利。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 从图表上来说明,如果消费者 H 从 D 点开始沿着他的无差异曲线向下移动,对于他没有什 么损失,因为他仍然处在相同的无差异曲线上,而对于消费者 J 却会增加福利,因为向下移 动使消费者 J 处于比 D 点来得高的无差异曲线上。也就是说,对消费者 H 没有坏处,对消 费者 J 却有好处。所以说,D 点不是福利最佳条件所规定的点。 再看图中的 E 点,它不同于 D 点。如果再作变动,无论向哪个方向移动都会对其中一 个消费者不利。例如从 E 点开始,沿着 H 的无差异曲线移动,结果就会使消费者 J 处于较 低的无差异曲线上,对消费者 J 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沿着 J 的无差异曲线移动,结果就会 使消费者 H 处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对消费者 H 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最佳消费者福利 的条件是: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如果再作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 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图 1-1 最佳消费者福利 从数学上说,我们可以看到,在 E 点上消费者 H 和 J 的两条无差异曲线正好相切,因 此这两条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恰好相等,即 MRSXY h =MRXY j 这里 MRSXY 就是商品 X 替代商品 Y 的边际替代率,h,j 代表消费者 H 和 J。把消费者 H 和 J 这些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连在一起,可得到最佳消费条件的“契约曲线”,如图 1-1 连接两 个原点的曲线所示。 9、委托代理关系是如何的产生 ·E D· 0j 0h 每期 x 每期 y 每期 x 每期 y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早期企业那种靠个人投资与管理越来越适应不了社会发展 的需要,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及资本的不断积累,企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于是,由资本所 有者完全独立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所有者所具有的精力、专业知识、时间、组织 协调能力的局限性的限制。当所有者不能在进行风险决策的同时又圆满地从事上述活动时, 就可能去委托专业人员代理执行监控企业的职能,这时便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 Principal- agent)。委托代理关系被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或一些人(委 托人)授权另一个人(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 某些决策权力。 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只是在股份公司,尤其是股票上市公司中才成为普遍的现象。资本 所有权与控制完全分离的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具有以下特征:(1)投资者资本的自由转移 (2)股东承担有限责任:(3)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4)经营控制权高度集中。法律 规定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享有经营利润,并承担有限责任。 可以说,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首要原因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但是,代理关系 并不必然导致代理问题( agency problem)。代理问题的核心是动力问题。如果代理人的效用 函数与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完全一致,则不会引发代理问题。因此,代理问题的产生还依赖于 另一个条件,即代理人与委托人的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 10、代理成本包括哪些内容?如何降低代理成本?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性,这就很难避免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 与委托人的根本利益不相一致的活动,从而导致委托人利益的损失。这种损失便被视为所有 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代理成本”,它包括:(1)向代理人支付的薪金、资金等费用:(2 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所导致的企业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3)由代理人的决策与委托人 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 为了降低代理成本,委托人就需要通过契约关系和对代理人行为的密切监督来约束代理 人的那些有悖于委托人利益的活动。问题是这种契约关系及监督规则能否适应环境的不确定 性,这将直接影响约束成本的大小。如果不能在契约关系中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各种可能变动, 那么为代理人规定一般的行为规则或决策程序就会限制代理人的经营活动,使代理人丧失适 应无法预料的未来的不确定性。契约关系中确定的约束规则越是完整、明晰,代理人的选择 空间就越是狭窄,企业行为就越僵化,可能丧失的获利机会就会越多。因此,为了有效地通 过契约关系从外部约束代理人的经营行为,契约双方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能预见到环境的 各种可能变化。信息理论告诉我们,收集、传输、贮存、整理信息是需要费用的,信息需求 越大,信息费用就越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环境下,若要获取真实和充分的信息不仅 是困难的,而且代价常常是很高的。此外,通过谈判传递信息、起草合约和签约还要支付谈 判费用:为保证契约的履行,还需要支付对双方行为进行调查、监督和检测的执行费用。以 上这些旨在规范代理人经营行为的交易费用,以及代理人的经营行为受限制而产生的效率损 失被统称为约束成本。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必然存在正值的约束成本,且随不确定性程度的 增长,约束成本也相应增加 一般来说,契约越是完整、明晰,越能约束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代理成本就越低 但也会带来更高的约束成本。代理成本和约束成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这种替代 关系就有可能使委托人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调整约束强度。如果约束成本大于代理成本, 宁可放松约束:反之,当约束成本低于代理成本时,就会强化约束。理性的委托人将在约束 成本在边际上等于代理成本的水平上实现对代理人的外部约束均衡,这一均衡调整过程将使 约束成本和代理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化。这个最小化的约束成本和代理成本之和也可以称之为 代理成本,它是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时,委托代理人经营的交易成本。代理成本的大小 显然与监督和约束的难易程度及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一致程度有关。监督越容易,利益越
7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早期企业那种靠个人投资与管理越来越适应不了社会发展 的需要,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及资本的不断积累,企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于是,由资本所 有者完全独立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所有者所具有的精力、专业知识、时间、组织 协调能力的局限性的限制。当所有者不能在进行风险决策的同时又圆满地从事上述活动时, 就可能去 委托 专业人 员代理 执行监 控企 业的职 能,这 时便产 生了 委托代 理关系 (Principal-agent)。委托代理关系被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或一些人(委 托人)授权另一个人(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 某些决策权力。 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只是在股份公司,尤其是股票上市公司中才成为普遍的现象。资本 所有权与控制完全分离的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具有以下特征:(1)投资者资本的自由转移; (2)股东承担有限责任;(3)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4)经营控制权高度集中。法律 规定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享有经营利润,并承担有限责任。 可以说,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首要原因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但是,代理关系 并不必然导致代理问题(agency problem)。代理问题的核心是动力问题。如果代理人的效用 函数与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完全一致,则不会引发代理问题。因此,代理问题的产生还依赖于 另一个条件,即代理人与委托人的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 10、代理成本包括哪些内容?如何降低代理成本?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性,这就很难避免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 与委托人的根本利益不相一致的活动,从而导致委托人利益的损失。这种损失便被视为所有 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代理成本”,它包括:(1)向代理人支付的薪金、资金等费用;(2) 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所导致的企业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3)由代理人的决策与委托人 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 为了降低代理成本,委托人就需要通过契约关系和对代理人行为的密切监督来约束代理 人的那些有悖于委托人利益的活动。问题是这种契约关系及监督规则能否适应环境的不确定 性,这将直接影响约束成本的大小。如果不能在契约关系中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各种可能变动, 那么为代理人规定一般的行为规则或决策程序就会限制代理人的经营活动,使代理人丧失适 应无法预料的未来的不确定性。契约关系中确定的约束规则越是完整、明晰,代理人的选择 空间就越是狭窄,企业行为就越僵化,可能丧失的获利机会就会越多。因此,为了有效地通 过契约关系从外部约束代理人的经营行为,契约双方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能预见到环境的 各种可能变化。信息理论告诉我们,收集、传输、贮存、整理信息是需要费用的,信息需求 越大,信息费用就越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环境下,若要获取真实和充分的信息不仅 是困难的,而且代价常常是很高的。此外,通过谈判传递信息、起草合约和签约还要支付谈 判费用;为保证契约的履行,还需要支付对双方行为进行调查、监督和检测的执行费用。以 上这些旨在规范代理人经营行为的交易费用,以及代理人的经营行为受限制而产生的效率损 失被统称为约束成本。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必然存在正值的约束成本,且随不确定性程度的 增长,约束成本也相应增加。 一般来说,契约越是完整、明晰,越能约束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代理成本就越低, 但也会带来更高的约束成本。代理成本和约束成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这种替代 关系就有可能使委托人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调整约束强度。如果约束成本大于代理成本, 宁可放松约束;反之,当约束成本低于代理成本时,就会强化约束。理性的委托人将在约束 成本在边际上等于代理成本的水平上实现对代理人的外部约束均衡,这一均衡调整过程将使 约束成本和代理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化。这个最小化的约束成本和代理成本之和也可以称之为 代理成本,它是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时,委托代理人经营的交易成本。代理成本的大小 显然与监督和约束的难易程度及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一致程度有关。监督越容易,利益越
致,代理成本就越低;反之,代理成本就越高 通过获取代理人行为的信息,设计出最优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对个人效用最大化 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可以有效地控制代理成本。除此之外,在所有权与 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还可通过以下途径降低代理成本。 (1)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法马(Fama)认为,经理劳务市场的竞 争将对经理施加有效的压力。如果经理在任职期间被发现有严重的侵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或者因决策失误造成企业亏损,那么在经理劳务市场上,他的人力资本价值就会贬值。由于 经理市场会根据经理过去的表现计算出他的将来价值,经理要顾及长远利益,就必须努力工 作,因此即使不考虑直接报酬的作用,代理成本也不会太高。霍姆斯特龙( Holmstrom)根 据法马的上述思想建立了如下模型:假定经理的实际能力未知,并且假定时间是无限的,在 这种情况下,经理有可能努力工作,尽管没有任何监督。这是由于市场根据他过去的表现, 对他未知的能力作出估计。虽然在某一均衡点上,市场不会被欺骗,但是由于经理害怕市场 对他作出不利的判断,为了长远利益考虑,他会努力工作 (2)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哈特(Hat)认为,如果企业面对的产出品市 场是充分竞争的,那么这种竞争会对经理形成压力。假定同一产品市场上有许多企业,它们 的生产成本是不确定的,但统计是相关的,这样,产品市场的价格便包含着其他企业成本的 信息。同时,相关性使得这个价格也包含了被考虑的企业的成本信息。如果被考虑的企业的 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那么只有代理人最清楚企业的成本,委托人并不拥有足够的信息, 即信息具有不对称性( asymmetric information)。如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是充分的,则产品 市场的价格可以向所有者提供有关企业成本的信息。假定社会中的一部分企业由经理控制, 另一部分企业由所有者直接控制,在后一场合,所有者会努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压低产品 的市场价格,以便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这样,由所有者控制的企业越多,“竞争”就 越激烈,价格就压得越低,因而对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企业中的经理的压力就越大,从 而促使经理努力降低成本。哈特的模型说明,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在 有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和有大量所有者直接控制企业经营的企业存在的条件下,就可以被大大 地降低 (3)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 它的主要形式是接管。接管被认为是防止经理损害股东利益的最后一种武器。在现代市场经 济中,尽管每一个投资者在某一股份公司中所占的股份比例很小,不足以直接对经理实行有 效的监督,但是,由于股份可以自由买卖,分散在千百万人手中的股份就可能被集中起来。 如果公司经理过分侵害股东的利益,或者因经营不善引起公司亏损,或者代理成本过高,这 些都会导致公司股票价格的下跌。于是,有能力的企业家或其他公司就能用低价买进足够的 股份,从而接管该公司,赶走现任经理,重新组织经营,获取利润。沙尔夫斯坦( Scharfstein) 据此建立了一个模型,用以证明资本市场的竞争确实可以刺激经理努力工作。假定企业的生 产条件只为经理所知而不为企业股东所知。于是,股东可以同经理签订某种契约来激励经理。 由于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这种契约的效率并不高。假定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些“袭击者” ( raiders),他们可以获得有关企业的生产条件的信息。可以证明,由于企业有被接管的可 能性,经理为保住自己的职位,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对非货币物品的过度追求,努力使企业 利润达到最大化。因此,经理会比在没有“袭击者”的条件下要更努力地工作 如果在经理劳务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缺乏或严重扭曲的条件下实行企业所有权与 控制权的分离,则一旦所有者放松控制,代理成本就会上升;一旦所有者通过制定详尽的契 约关系来监控经理的行为,约束成本将会上升。相反,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即使在所有者与 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经理所受到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当然这 种制约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一定程度的代理费用是不可能消除的。但是,市场机制保证
8 一致,代理成本就越低;反之,代理成本就越高。 通过获取代理人行为的信息,设计出最优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对个人效用最大化 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可以有效地控制代理成本。除此之外,在所有权与 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还可通过以下途径降低代理成本。 ⑴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法马(Fama)认为,经理劳务市场的竞 争将对经理施加有效的压力。如果经理在任职期间被发现有严重的侵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或者因决策失误造成企业亏损,那么在经理劳务市场上,他的人力资本价值就会贬值。由于 经理市场会根据经理过去的表现计算出他的将来价值,经理要顾及长远利益,就必须努力工 作,因此即使不考虑直接报酬的作用,代理成本也不会太高。霍姆斯特龙(Holmstrom)根 据法马的上述思想建立了如下模型:假定经理的实际能力未知,并且假定时间是无限的,在 这种情况下,经理有可能努力工作,尽管没有任何监督。这是由于市场根据他过去的表现, 对他未知的能力作出估计。虽然在某一均衡点上,市场不会被欺骗,但是由于经理害怕市场 对他作出不利的判断,为了长远利益考虑,他会努力工作。 ⑵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哈特(Hart)认为,如果企业面对的产出品市 场是充分竞争的,那么这种竞争会对经理形成压力。假定同一产品市场上有许多企业,它们 的生产成本是不确定的,但统计是相关的,这样,产品市场的价格便包含着其他企业成本的 信息。同时,相关性使得这个价格也包含了被考虑的企业的成本信息。如果被考虑的企业的 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那么只有代理人最清楚企业的成本,委托人并不拥有足够的信息, 即信息具有不对称性(asymmetric information)。如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是充分的,则产品 市场的价格可以向所有者提供有关企业成本的信息。假定社会中的一部分企业由经理控制, 另一部分企业由所有者直接控制,在后一场合,所有者会努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压低产品 的市场价格,以便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这样,由所有者控制的企业越多,“竞争”就 越激烈,价格就压得越低,因而对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企业中的经理的压力就越大,从 而促使经理努力降低成本。哈特的模型说明,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在 有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和有大量所有者直接控制企业经营的企业存在的条件下,就可以被大大 地降低。 ⑶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 它的主要形式是接管。接管被认为是防止经理损害股东利益的最后一种武器。在现代市场经 济中,尽管每一个投资者在某一股份公司中所占的股份比例很小,不足以直接对经理实行有 效的监督,但是,由于股份可以自由买卖,分散在千百万人手中的股份就可能被集中起来。 如果公司经理过分侵害股东的利益,或者因经营不善引起公司亏损,或者代理成本过高,这 些都会导致公司股票价格的下跌。于是,有能力的企业家或其他公司就能用低价买进足够的 股份,从而接管该公司,赶走现任经理,重新组织经营,获取利润。沙尔夫斯坦(Scharfstein) 据此建立了一个模型,用以证明资本市场的竞争确实可以刺激经理努力工作。假定企业的生 产条件只为经理所知而不为企业股东所知。于是,股东可以同经理签订某种契约来激励经理。 由于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这种契约的效率并不高。假定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些“袭击者” (raiders),他们可以获得有关企业的生产条件的信息。可以证明,由于企业有被接管的可 能性,经理为保住自己的职位,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对非货币物品的过度追求,努力使企业 利润达到最大化。因此,经理会比在没有“袭击者”的条件下要更努力地工作。 如果在经理劳务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缺乏或严重扭曲的条件下实行企业所有权与 控制权的分离,则一旦所有者放松控制,代理成本就会上升;一旦所有者通过制定详尽的契 约关系来监控经理的行为,约束成本将会上升。相反,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即使在所有者与 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经理所受到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当然这 种制约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一定程度的代理费用是不可能消除的。但是,市场机制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