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 萧红
呼兰河传 萧红
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 学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习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 目/的语言描摹事物。 标
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 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 的语言描摹事物。 学 习 目 标
作者介绍 画忆萧红 萧红故居 感动中国的作家萧红
感动中国的作家萧红 画忆萧红 萧红故居 作者介绍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 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 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 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 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 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 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 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 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 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 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 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 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 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 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 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 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 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 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 主编的“奴隶丛书” ,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 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 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 (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 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 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 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 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 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1940。年春, 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 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 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 逝于香港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 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 (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 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 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 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 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 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 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 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 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 逝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