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史铁生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史铁生
史铁生
FUON Yarketing Center 2002年3月20日,首次访问中国的前世界田坛巨 人卡尔刘易斯同中国作家史铁生会面。史铁生两年 前为刘易斯作了一首诗后两人开始了通信。图为卡尔 刘易斯(右)向作家史铁生赠送了一双签名的跑鞋
2002年3月20日,首次访问中国的前世界田坛巨 人卡尔-刘易斯同中国作家史铁生会面。史铁生两年 前为刘易斯作了一首诗后两人开始了通信。图为卡尔 -刘易斯(右)向作家史铁生赠送了一双签名的跑鞋
史铁生,1951 年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于清华附中 初中,1969年去延 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 回到北京,在街道 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 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 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 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史铁生,1951 年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于清华附中 初中,1969年去延 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 回到北京,在街道 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 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 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 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曾这样解释过 自己的名字:“心血倾 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 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 名的昭示,让历史铁 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 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 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 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 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 史铁生 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 去向。”这可以看作是。 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作者曾这样解释过 自己的名字:“心血倾 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 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 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 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 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 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 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 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 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 去向。”这可以看作是 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