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计 实验二乳牛生产性能计算与评定 、目的要求 熟悉乳牛生产性能计算与评定方法,为乳牛选种工作,奠定基础。 材料 母牛泌乳记录及其他有关记录表格,方格纸,生产性能评定标准,计 算机。 方法 乳牛产奶性能指标主要为产乳量和乳脂率两项,乳中蛋白质因其在乳 中含量较为稳定,故未列入必测指标,但近年已引起重视,将列入测定指 标,本实验仍着重于前两指标 (一)产乳量的测定与计算 1.逐日称称重法:将每头牛每日每次挤得乳都称重记录,然后统计其 总产乳量,计算的具体指标有全期产乳量和305天产乳量两种。前者是计 算母牛产犊后第一天至最后干乳时的整个泌乳期内的总产乳量,后者是计 算产犊后第一天至产后305天期间的总产奶量。为比较个体间产奶量的差 异必须对后者进行计算。 2.短期抽测法:如因某种原因,不能逐日称重记录,可间隔一定天数 抽测一天的产奶量,例如每隔十天抽测一日的产奶量,305天泌乳期共抽 测30天的产乳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M(nl+n2+n3+……nx)=305天产乳量的估计值 按此法抽测估计结果,与逐日称重统计结果比较,误差并不显著,但 每次抽测间隔的天数必须一致,而且间隔的天数不应太长,一般以10天间 隔为宜,既省工,又方便计算。 3.无产乳记录估测法:有时既无产乳记录,又未作短期抽测。为了解 其产乳力概况,可以此法估计之,是按泌乳5个月以上某几天平均日产奶 量查表5即得计值,泌乳不到305天者,应将不足月数的奶减去。例如136 号母牛该泌乳期为8个月,在产犊后160天左右时平均日产奶量是14kg 查表5泌期月栏内之6往下,找到14处,横列左侧第一行(即“年计划产 奶量”行内)与14横列相交处,得4200,即为该牛305天之产奶量。因 其泌乳期8个月,故应减去9、10两个月之奶量,即(10+8)×30=540 kg。因而8个月奶量为:4200—(10+8)×30=3600kg
合 计 实验二 乳牛生产性能计算与评定 一、目的要求: 熟悉乳牛生产性能计算与评定方法,为乳牛选种工作,奠定基础。 二、材料: 母牛泌乳 记录及 其他有 关记录 表格,方 格纸, 生产性 能评定 标准, 计 算机。 三、方法: 乳牛产奶 性能指 标主要 为产乳 量和乳脂 率两项 ,乳中 蛋白质 因其在 乳 中含量较 为稳定 ,故未 列入必测 指标, 但近年 已引起 重视, 将列入 测定指 标,本实验仍着重于前两指标。 (一)产乳量的测定与计算: 1.逐日称 称重法 :将每 头牛每 日每次挤 得乳都 称重记 录,然 后统计 其 总产乳量, 计算的 具体指标 有全期 产乳量和 305 天 产乳量两 种。前 者是计 算母牛产 犊后第 一天至 最后干乳 时的整 个泌乳 期内的 总产乳 量,后 者是计 算产犊后第 一天至 产后 30 5 天期间 的总产奶 量。为 比较个体 间产奶 量的差 异必须对后者进行计算。 2.短期抽 测法: 如因某 种原因 ,不能逐 日称重 记录, 可间隔 一定天 数 抽测一天 的产奶 量,例 如每隔十 天抽测 一日的 产奶量 ,305 天泌乳 期共抽 测 30 天的产乳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M(n1+n2+n3+……nx)=305 天产乳量的估计值 按此法抽 测估计 结果, 与逐日 称重统计 结果比 较,误 差并不 显著, 但 每次抽测间 隔的天 数必须一 致,而 且间隔的 天数不应 太长,一般以 10 天间 隔为宜,既省工,又方便计算。 3.无产乳 记录估 测法: 有时既 无产乳记 录,又 未作短 期抽测 。为了 解 其产乳力概 况,可 以此法估 计之, 是按泌乳 5 个月 以上某几 天平均 日产奶 量查表 5 即得计值,泌乳不到 305 天 者,应将 不足月数 的奶减 去。例如 136 号母牛该泌 乳期为 8 个月, 在产犊后 160 天 左右时平 均日产 奶量是 14 ㎏, 查表 5 泌期月栏内之 6 往下 ,找到 14 处,横 列左侧 第一行( 即“年 计划产 奶量”行内 )与 14 横列 相交处,得 4200,即 为该牛 305 天 之产奶 量。因 其泌乳 期 8 个 月,故 应减 去 9、1 0 两个月 之奶量 ,即(10 +8)×30=540 ㎏。因而 8 个月奶量为:4200-(10+8)×30=3600 ㎏
4.最高泌乳期奶量测定法:为比较两头牛不同胎次牛的乳量,需将不 同胎次乳量都校正为同一胎次乳量,一般是校正到最高泌乳期乳量,然后 作比较。校正方法是以全泌乳期实际奶量乘相应的泌乳期系数即得。不同 胎次校正系数如表8: 利用系数校正年龄差异的方法法只适应于同品种,相同饲养管理条件 的牛群。因此,每个场均应有本场的系数,作为选种时校正乳量之用 牛群年平均产奶量计算:计算年平均产奶量时,应选统计Ⅰ月1 日至12月31日的全年总产奶量,再计算个月饲养母牛头日数(或头月数), 以求得年平均饲养头数,然后计算年平均产奶量。公式是: 全年平均饲养头数=全年何养母牛头日数(或头月数)总和 365(或12) 全群年平均产奶量=全群全年总产奶量 全群年平均饲养头数 表8 产次校正系数 产次 校正到一产系数 校正到五产系数 1.000 1.19 12345 0.729 1.160 0.660 1.051 0.634 1.008 0.629 1.000 6以上 0.630 1.003 成年母牛饲养头数包括泌乳牛,难孕牛等除去淘汰牛以外的全部成母 牛在内,淘汰牛在决定淘汰前的饲养日数亦计算在内。例如某牛在年内产 奶305天,计产奶量5200kg,干60天,共饲养365天,则饲养头日数为 1×365=365个饲养日数:另头牛年内产奶320天,计产奶4300kg,但因屡 配不妊而在350天被淘汰,则其饲养头日数为1×350=350个饲养头日数, 两者相加为365+350=715个饲养头日数,平均饲养头日数为715÷365=1. 96头,平均产奶量为5200+4300=4846.9kg。此种不管年内产奶与否,而只 按成母牛饲养天数计算者,谓之应产产奶量,如果只按产奶天数计算者 如上述某牛产奶302天,另牛产奶320则平均产奶头日数为305+320=1.7个 365
4.最高 泌乳期奶 量测定 法:为 比较两 头牛不同 胎次牛 的乳量 ,需将 不 同胎次乳 量都校 正为同 一胎次乳 量,一 般是校 正到最 高泌乳 期乳量 ,然后 作比较。 校正方 法是以 全泌乳期 实际奶 量乘相 应的泌 乳期系 数即得 。不同 胎次校正系数如表 8: 利用系数 校正年 龄差异 的方法 法只适应 于同品 种,相 同饲养 管理条 件 的牛群。因此,每个场均应有本场的系数,作为选种时校正乳量之用。 5.牛群年 平均产 奶量计 算:计 算年平 均产奶 量时, 应选统 计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的全年总产 奶量 ,再计算 个月饲 养母牛头 日数(或头 月数), 以求得年平均饲养头数,然后计算年平均产奶量。公式是: 全年平均饲养头数= (或 ) 全年饲养母牛头日数(或头月数)总和 365 12 全群年平均产奶量= 全群年平均饲养头数 全群全年总产奶量 表 8 产 次 校 正 系 数 产次 校正到一产系数 校正到五产系数 1 1.000 1.191 2 0.729 1.160 3 0.660 1.051 4 0.634 1.008 5 0.629 1.000 6 以上 0.630 1.003 成年母牛 饲养头 数包括 泌乳牛 ,难孕牛 等除去 淘汰牛 以外的 全部成 母 牛在内, 淘汰牛 在决定 淘汰前的 饲养日 数亦计 算在内 。例如 某牛在 年内产 奶 305 天,计 产奶 量 5200kg,干 6 0 天 ,共饲 养 36 5 天,则 饲养头 日数为 1×365=365 个饲 养日数;另头牛年 内产奶 320 天,计 产奶 4300kg,但因屡 配不妊而在 350 天 被淘汰, 则其饲 养头日数为 1×350=350 个 饲养头日 数, 两者相加为 3 65+350= 715 个饲 养头日数 ,平均饲 养头日 数为 715÷3 65=⒈ 96 头, 平均产 奶量为 1.96 5200 + 4300 =484⒍9k g。此 种不管 年内产 奶与否 ,而只 按成母牛 饲养天 数计算 者,谓之 应产产 奶量, 如果只 按产奶 天数计 算者, 如上述某牛 产奶 302 天,另牛 产奶 320 则平均 产奶头 日数为 365 305 + 320 =⒈7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