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4学时)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2学时)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E. Boszerup)为代表的。宴享说是海登(B. Hayden)提出 的,其说法与人口压力说相反。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C.0.索尔的推论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形成 (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 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 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埃及。2.巴比伦。3.印度。4.中国。5.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2学时) 原始农业一一迁移农业 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二传统农业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3.美国的殖民农业。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为四种类型。 1.早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 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11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4 学时)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2 学时) 一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的。宴享说是海登(B.Hayden)提出 的,其说法与人口压力说相反。 二 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C.O.索尔的推论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三 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形成 (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 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 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1.埃及。2.巴比伦。3.印度。4.中国。5.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2 学时) 一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二 传统农业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subsistence agriculture)。 (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3.美国的殖民农业。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为四种类型。 1.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 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 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 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 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4.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 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三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 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在,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 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 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 (二)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 大牧场六种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8学时) 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15学时) 工业生产是生产上的一次比农业生产更深刻的变革。 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 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 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 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 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我工业革命。 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 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 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12 2.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 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 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 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4.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 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三 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 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在,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 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 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 (二)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 大牧场六种。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8 学时) 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1.5 学时) 工业生产是生产上的一次比农业生产更深刻的变革。 一 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 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 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 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 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我工业革命。 二 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 18 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 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 17 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 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 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一)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二)钢铁工业 (三)采煤工业 (四)运输业 (五)机械工业 (六)化学工业 (七)食品工业 第二节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绩发展(2学时)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 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 欧洲与北美。 (一)向欧洲的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是法国 (二)向北美的扩散 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三)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 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般称之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气时代。 第三节产业类型和工业区(2学时) 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一)伐木业 (二)捕捞业 (三)采矿业
13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 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三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一)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二)钢铁工业 (三)采煤工业 (四)运输业 (五)机械工业 (六)化学工业 (七)食品工业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2 学时) 一 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 2/3,棉布占 1/2 以上,铁产量占 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 欧洲与北美。 (一)向欧洲的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是法国。 (二)向北美的扩散 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三)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在 19 世纪末与 20 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 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二 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般称之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气时代。 第三节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2 学时) 一 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一)伐木业 (二)捕捞业 (三)采矿业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 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一)北美工业区 1.新英格兰区 2.中大西洋工业区 3.摩霍克河谷区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 6.圣劳伦斯河谷一安大略工业区 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 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 (二)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 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 2.莱茵一鲁尔工业区。 3.莱茵中部工业区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 联系 1.中央工业区 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四)日本工业区 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 织,吸收淸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 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 1.京滨工业区
14 二 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 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一)北美工业区 1.新英格兰区。 2.中大西洋工业区。 3.摩霍克河谷区。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 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 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 (二)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 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 2.莱茵-鲁尔工业区。 3.莱茵中部工业区。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 联系。 1.中央工业区。 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四)日本工业区 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 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 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 1.京滨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