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沉积岩层的产状及其原生构造 §1地质体的产状 岩层的原始产状 ◆沉积盆地(海洋或大型湖泊)中心,形成的岩层是水平 的或近水平的,而边缘、岛屿,水下隆起等周围的沉积 物产状具有一定的倾角,称为原始倾斜。 ◆原始水平的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可变为倾斜、直立 倒转以及各种褶皱形态,但也有仍保持近水平状态
1 一、岩层的原始产状 ◆沉积盆地(海洋或大型湖泊)中心,形成的岩层是水平 的或近水平的,而边缘、岛屿,水下隆起等周围的沉积 物产状具有一定的倾角,称为原始倾斜。 ◆原始水平的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可变为倾斜、直立、 倒转以及各种褶皱形态,但也有仍保持近水平状态。 §1 地质体的产状 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产状及其原生构造
二、水平岩层 岩层上下两个面保持水平状 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高度 基本相同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 其特征如下 在层序没有倒转的前提 下,地质时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 较老的岩层之上。当地形剥蚀切 割轻微的地面只出露最新岩层; 如切割强烈时,老岩层则出露于 河谷,冲沟等低注处,较新岩层 分布于山顶或分水岭上,即岩层 愈老出露愈低,岩层愈新其出露 的位置愈高
2 二、水平岩层 岩层上下两个面保持水平状 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高度 基本相同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 其特征如下: 1、在层序没有倒转的前提 下,地质时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 较老的岩层之上。当地形剥蚀切 割轻微的地面只出露最新岩层; 如切割强烈时,老岩层则出露于 河谷,冲沟等低洼处,较新岩层 分布于山顶或分水岭上,即岩层 愈老出露愈低,岩层愈新其出露 的位置愈高
2、水平岩层的露头形态 完全受地形控制,其出露线 (岩层与地面的交线)在地 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 平行或重合,而不会相交。 3、水平岩层的厚度就是 图2-4水平岩层 岩层顶面与底面标高之差。 4、水平岩层露头宽度, 与岩层厚度和地形坡度的变 化有关。 B(平面图)
3 2、水平岩层的露头形态, 完全受地形控制,其出露线 (岩层与地面的交线)在地 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 平行或重合,而不会相交。 3、水平岩层的厚度就是 岩层顶面与底面标高之差。 4、水平岩层露头宽度, 与岩层厚度和地形坡度的变 化有关
倾斜岩层 (一)岩层产状及其测定 产状要素:走向、颜向 倾角 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关系为: tanB=tana,cosa(式中 图2-1平面的产状要素示意图 图2-2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 真倾角,P一视倾角 一真倾向与视绳向间的夹y一伏角 a为真倾角,B为视倾角, a真倾向线与视倾向线之间 夹角) 图2-3直线的产状要素 2、线状产状要素:倾伏向、 A一箭头示倾伏向,y为伏角B一箭头示侧伏向,∥为侧伏角 倾伏角、侧伏向、侧伏角
4 三、倾斜岩层 (一)岩层产状及其测定 ◼ 1、产状要素:走向、倾向、 倾角 ◼ 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关系为: tanβ= tanα.cosω(式中 α为真倾角,β为视倾角, ω真倾向线与视倾向线之间 夹角) ◼ 2、线状产状要素:倾伏向、 倾伏角 、侧伏向 、侧伏角
3、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与表示方法 ■回顾地学概论和南京实习时现场实际测量。 ■岩层产状要素,通常用罗盘直接测量,有些情况下需 用作用法,赤平投影法求出岩层产状要素。 口层产状文字表示法:通常只记录倾向和倾角即可,走 向则通过倾向加或减90°换算。 ●方位角Sw205°∠25°或205°∠25 ●象限角法以北或南作为起点(0°),一般记为 N65°W∠25°或NW65°∠25° (2)符号表示(用于地质图上)
5 3、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与表示方法 ◼ 回顾地学概论和南京实习时现场实际测量。 ◼ 岩层产状要素,通常用罗盘直接测量,有些情况下需 用作用法,赤平投影法求出岩层产状要素。 ◼ 层产状文字表示法:通常只记录倾向和倾角即可,走 向则通过倾向加或减90 °换算。 ◼ ● 方位角 SW205°∠25°或205°∠25° ◼ ● 象限角法 以北或南作为起点(0°),一般记为 N65°W∠25°或 NW65°∠25° ◼ ⑵ 符号表示(用于地质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