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知能训练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030的如m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3.(2010广州模拟)如图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131415161781920212223012345678910ll123(h) 我国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
第 1 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 1~2 题。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3.(2010·广州模拟)如图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 ) 我国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B.大气逆辐射较强 C.夜间风力较大 D.昼最短夜最长 (2011!银川模拟彦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 的悬浮体。2010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 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4~5题 4.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 颗粒 5.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读图,回答6~7题 高/图例 ∠7等高面 带状气压区 垂直气流 6.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I) 的大小关系是( A. Pa>Pbi Tastb b. PasPb; Tastb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大气逆辐射较强 C.夜间风力较大 D.昼最短夜最长 (2011·银川模拟)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 的悬浮体。2010 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 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 50 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 4~5 题。 4.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 颗粒 5.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读图,回答 6~7 题。 6.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 a 地与 b 地的气压(P)和气温(T) 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Ta<Tb B.Pa<Pb;Ta<Tb
C. PasPb: Ta>Tb d. Pa>Pb; Ta>Tb 7.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两地间的稳定水平气流 方向(风向)为() A.南风 B.东北风C.东风D.西南风 2010年8月28日至9月8日中国水上运动会在山东省日照市举 行,海上风力适中,帆船项目利完成。读下图,回答8~10题。 8.影响海上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转偏向力②摩擦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惯性离心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可能是( 城市热岛环流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山谷风 10.图中大气污染危害较大的是() 春季B.秋季C.白天D.夜间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 回答11~12题 11.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 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C.Pa<Pb;Ta>Tb D.Pa>Pb;Ta>Tb 7.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 两地间的稳定水平气流 方向(风向)为( ) A.南风 B.东北风 C.东风 D.西南风 2010 年 8 月28 日至 9 月 8 日中国水上运动会在山东省日照市举 行,海上风力适中,帆船项目顺利完成。读下图,回答 8~10 题。 8.影响海上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转偏向力 ②摩擦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惯性离心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可能是( ) A.城市热岛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山谷风 10.图中大气污染危害较大的是( ) A.春季 B.秋季 C.白天 D.夜间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 回答 11~12 题。 11.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 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度假木 度假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12.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风力减弱 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减少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右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 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力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 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13~15题。 1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 1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 15.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 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是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风力减弱 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减少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右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 PN,M、N 之间的气压梯度力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 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 13~15 题。 1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 O 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 O 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15.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 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是 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 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综合题(共40分)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吸收 16.读“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20分) (1)据图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说明这一原因与图中甲 乙、丙哪一过程相关。 ①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 ②塔里木盆地的昼夜温差大。 (2)般情况下,就多年平均而言B=A+C十D。但是近若干年 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什么? ②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水汽难以进入,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 阳辐射的吸收少,大量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近地面气温高:夜晚大气 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甲,丙。 (2)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 加,温室气体吸收并保存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使大气热 量收入大于支出。 930 1035等压线(单位hPa)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180°角 二、综合题(共 40 分) 16.读“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20 分) (1)据图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说明这一原因与图中甲、 乙、丙哪一过程相关。 ①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 ②塔里木盆地的昼夜温差大。 (2)一般情况下,就多年平均而言 B=A+C+D。但是近若干年 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什么? ②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水汽难以进入,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 阳辐射的吸收少,大量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近地面气温高;夜晚大气 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甲,丙。 (2)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 加,温室气体吸收并保存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使大气热 量收入大于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