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核酸化学 主要内容:介绍核酸的分类和化学组成, 重点讨论DNA和RNA的结构特征,初步认识核酸 的结构特征与其功能的相关性;介绍核酸的主 要理化性质和核酸研究的一般方法。 思考
第二章 核酸化学 主要内容:介绍核酸的分类和化学组成, 重点讨论DNA和RNA的结构特征,初步认识核酸 的结构特征与其功能的相关性;介绍核酸的主 要理化性质和核酸研究的一般方法。 思考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核酸通论 第二节核酸基本构件单位_核苷酸 第三节DNA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RNA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核酸的某些理化性质及核酸研究常用技术 第六节人类基因组计划简介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核酸通论 第二节 核酸基本构件单位—核苷酸 第三节 DNA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 RNA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 核酸的某些理化性质及核酸研究常用技术 第六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简介
第一节核酸通论 核酸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性 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DNA储存遗传信息的证实
第一节 核酸通论 一、 核酸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性 二、 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三、DNA储存遗传信息的证实
核酸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性 ●1869 Miescher从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了一种含磷酸的有 机物,当时称为核素( nuclein),后称为核酸( nucleic acid) 此后几十年内,弄清了核酸的组成及在细胞中的分布 ·1944 Avery等成功进行肺炎球菌转化试验;1952年 Hershey等 的实验表明3PDNA可进入噬菌体内,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3 Watson和 Crick建立了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说明了 基因的结构、信息和功能三者间的关系,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 迅猛发展。 1958 Crick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60年代RNA研究取得大发展(操纵子学说,遗传密码,逆转 录酶)
核酸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性 • 1869 Miescher从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了一 种含磷酸的有 机物,当时称为核素(nuclein),后称为核酸(nucleic acid); 此后几十年内,弄清了核酸的组成及在细胞中的分布。 • 1944 Avery 等成功进行肺炎球菌转化试验;1952年Hershey等 的实验表明32P-DNA可进入噬菌体内,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1953 Watson和Crick建立了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说明了 基因的结构、信息和功能三者间的关系,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 迅猛发展。 • 1958 Crick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 60年代 RNA研究取得大发展(操纵子学说,遗传密码,逆转 录酶)
核酸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性(续) ●70年代建立DNA重组技术,改变了分子生物学的面貌,并导 致生物技术的兴起。 80年代RNA研究出现第二次高潮: ribozyme、反义RNA、 “RNA世界”假说等等。 ·90年代以后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开辟了生命科学 新纪元。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时代: 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 蛋白质组学( proteomics) 结构基因组学( structural genomics RNA组学( Rnomics)或核糖核酸组学( ribonomics)
核酸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性(续) 历史 • 70年代 建立DNA重组技术,改变了分子生物学的面貌,并导 致生物技术的兴起。 • 80年代 RNA研究出现第二次高潮:ribozyme、反义RNA、 “RNA世界”假说等等。 • 90年代以后 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开辟了生命科学 新纪元。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时代: 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 RNA组学(Rnomics)或核糖核酸组学(rib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