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镇中学七年级自测题 姓名 得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28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瑟缩(se)虐杀(mue)宽恕( 不辍(chuo) B.炫耀( xuan)揶揄(ye) 寂寞(mo) 冗长(rng) C.戏谑(xue)憧憬( chong)黯淡(an) 蓑衣(suo) D.穹隆( qiong)隧道(sui)灼热(zhu6)撰文( zhuan) 2.①选出词类归类不正确的一项()(2分) A、乌黑(形容词)的(助)一身(数量词),光滑(形容词)漂亮(形容词)。 B、有(动词)少数(形容词)的助词)树木(名词)却(连词)在(介词)这时(代词)开(动词)起(动词)了(助词)花(名 词)来(助)。 C、鹅(名词)的(助词)“轧轧”(名词),其(代词)音调(名词)严肃郑重 ②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 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使我们蓉城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成为今年“两会”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4.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③这就 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 旁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③⑤④②①B.⑤④②①③C.③⑤②④①D.⑤②④①③ ②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2分) 复兴门立体交叉桥,……壮丽,雄伟!双层桥面,落差间隔达5.5米;上层桥面,东来西往的车 辆任意奔驰;下层桥面,南去北走的车辆畅通无阻;四条匝道把上下两层桥面巧妙地联接在一起,形 成了一幅错落相连并行不悖的交通网
1 无量山镇中学七年级自测题 姓名: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8 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 分) A.瑟.缩(sè) 虐.杀(nuè) 宽恕.(shù) 不辍.(chuò) B.炫.耀(xuàn) 揶.揄(yé) 寂寞.(mò) 冗.长(rǒng) C.戏谑.(xuè) 憧.憬(chōng) 黯.淡(àn) 蓑.衣(suō) D.穹.隆(qióng) 隧.道(suì) 灼.热(zhuó) 撰.文(zhuàn) 2.○1 选出词类归类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乌黑(形容词)的(助)一身(数量词),光滑(形容词)漂亮(形容词)。 B、有(动词)少数(形容词)的(助词)树木(名词)却(连词)在(介词)这时(代词)开(动词)起(动词)了(助词)花(名 词)来(助)。 C、鹅(名词)的(助词)“轧轧”(名词),其(代词)音调(名词)严肃郑重。 ○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提倡。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左 右 逢 源 . . . .,使在 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了。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通过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使我们蓉城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成为今年“两会”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4.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 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 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②④①③ ○2.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2 分) 复兴门立体交叉桥,……壮丽,雄伟! 双层桥面,落差间隔达 5. 5 米;上层桥面,东来西往的车 辆任意奔驰;下层桥面,南去北走的车辆畅通无阻;四条匝道把上下两层桥面巧妙地联接在一起,形 成了一幅错落相连并行不悖的交通网
下面四幅平面示意图中,能正确显示复兴门立交桥造型的是() 他B线 北 5.默写填空。(12分) (1)《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3)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应知故乡事。 病树前头方木春 (6)《夜雨寄北》中,作者寄予美好憧憬的诗句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诗句是 6、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写句子。要求:①句 式基本相同:②修辞手法基本相同;③语意通顺。(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 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理解是什么,理解是 理解 7、名著导读。(2分) 书目:《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 请从上述书目中选择一部你熟悉的作品,对其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进行简要评析。 作品:《 》人物 (1分) 人物评析 (1分) 二、阅读(42分) (一)、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1)春雪(4分)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 下面四幅平面示意图中,能正确显示复兴门立交桥造型的是( ) 5.默写填空。(12 分) (1)《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3) 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 。 (4) ,应知故乡事。 (5) ,病树前头方木春。 (6)《夜雨寄北》中,作者寄予美好憧憬的诗句是 , 。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诗句是 , 。 6、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写句子。要求:①句 式基本相同;②修辞手法基本相同;③语意通顺。(2 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 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理解是什么,理解是 , ; 理解 是 , 。 7、名著导读。(2 分) 书目:《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 请从上述书目中选择一部你熟悉的作品,对其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进行简要评析。 作品:《 》 人物: (1 分) 人物评析: (1 分) 二、 阅读(42 分) (一)、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1)春 雪(4 分)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9、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1分) 11.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2.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 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 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 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 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 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 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3、《强项令》选自 作者 ,南朝宋史学家。(1分) 14.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2分) (1)宣悉以班( )诸吏 (2)使宣叩头谢( )主 (3)欲箠( )杀之 (4)流血被( )面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1)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2)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3 8、 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 分) 答: 9、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 分) 答: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1 分) 11.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 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12.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 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 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 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 “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 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 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3、《强项令》选自____ __ ___,作者____ __,南朝宋史学家。(1 分) 14.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2 分) (1)宣悉以班.( )诸吏 (2)使宣叩头谢.( )主 (3)欲箠.( )杀之 (4)流血被.( )面 15、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译: (2)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译: 16.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 样精神?(2分) 答 17、汉光武帝为什么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这对表现董宣的品质有何作用?(2分) 18、在这个故事中,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关键词。你 怎样看待他的变化?汉光武帝是个怎样的君主?(3分) (三)说明文阅读(12分)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 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 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 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成水,27%的淡水中又有6%以冰雪形式式存在或 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 数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 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经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 危机。”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 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 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 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 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 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4亿亩。正 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 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
4 译: 16.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 样精神?(2 分) 答: 17、汉光武帝为什么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这对表现董宣的品质有何作用? (2 分) 答: 18、在这个故事中,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关键词。你 怎样看待他的变化?汉光武帝是个怎样的君主?(3 分) (三)说明文阅读(12 分)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 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 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 使用量的 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 139 万亿立方米,其中 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 69%以冰雪形式式存在或 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 数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 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经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 危机。”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 2/3 的国家都 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 为 28000 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1/3 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 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2300 ....立方米,到 .... .2030 ....年. 人口高峰将达到 .......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 .1700 ....立方米, ....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 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 4 亿亩。正 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 300 亿立方米,城市缺水 60 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 600 亿吨, 其中 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 700 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 50%的河段、90%以
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 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底,水资源 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1分) 20、②段画线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目的是为了具体说明 (2分) 21、从③段中看出,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3分) 22第③段“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一句中的“近”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答: 23、第③段中加点句子用了 (说明方法)1分 24、面对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你打算如何做?(2分) (四)阅读《母亲的贺卡》,完成后面各小题。(12分)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 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 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 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 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 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 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 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
5 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 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超过 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 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底,水资源 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1 分) 20、②段画线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目的是为了具体说明 (2 分) 21、从③段中看出,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3 分) 答:A B C 22 第③段“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 600 亿吨”一句中的“近”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 3 分)答: 23、第③段中加点句子用了 (说明方法 )1 分 24、面对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你打算如何做?(2 分) (四)阅读《母亲的贺卡》,完成后面各小题。(12 分)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他刚刚 20 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 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 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 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 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 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 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 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