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的确认等业务,并设置“本金”和“利息调整”两个明细科目, 分别核算长期借款的本金和因实际利率和合同利率不同产生的利息调 整额。 (2)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核算企业发行的超过一年以上的债券,这构成企业的一项长 期负债。应付债券的发行时的会计核算: ①平价发行债券时,债券的票面金额等于发行价格,按照实际收到的 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债券一一面值”科目。 ②溢价发行时,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票面金额,按照发行债券实际收 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发行债券的面值贷记“应付债 券 一面值”科目,按照发行收入超过债券面值的债券溢价贷记“应 付债券一一利息调整”科目。 ③折价发行时,债券的发行价格低于票面价额,按照发行债券实际收 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发行债券的面值贷记“应付债 券 一面值”科目,按照发行收入低于债券面值的债券折价借记“应 付债券一一利息调整”科目。 (3)长期应付款(一般介绍》 3.问题与应用 分期付款业务实质以及实际利率法的应用和理解。 第四节借款费用 1.主要内容 借款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判断、计算和账务处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借款费用包含的内容:借款利息、溢折价的摊销、汇兑差额、辅 助费用 (2)借款费用资本化开始、暂停和停止的判断 (3)专门借款、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和费用化金额的计算及限制条件 专门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 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 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企业在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如果专门借款资金不足 而占用了一般借款资金的,应当根据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资产而发生的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 息金额。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 6
6 利息的确认等业务,并设置“本金”和“利息调整”两个明细科目, 分别核算长期借款的本金和因实际利率和合同利率不同产生的利息调 整额。 (2)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核算企业发行的超过一年以上的债券,这构成企业的一项长 期负债。应付债券的发行时的会计核算: ①平价发行债券时,债券的票面金额等于发行价格,按照实际收到的 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 ②溢价发行时,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票面金额,按照发行债券实际收 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发行债券的面值贷记“应付债 券——面值”科目,按照发行收入超过债券面值的债券溢价贷记“应 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③折价发行时,债券的发行价格低于票面价额,按照发行债券实际收 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发行债券的面值贷记“应付债 券——面值”科目,按照发行收入低于债券面值的债券折价借记“应 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3)长期应付款(一般介绍) 3. 问题与应用 分期付款业务实质以及实际利率法的应用和理解。 第四节 借款费用 1. 主要内容 借款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判断、计算和账务处理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借款费用包含的内容:借款利息、溢折价的摊销、汇兑差额、辅 助费用 (2)借款费用资本化开始、暂停和停止的判断 (3)专门借款、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和费用化金额的计算及限制条件 专门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 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 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企业在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如果专门借款资金不足 而占用了一般借款资金的,应当根据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资产而发生的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 息金额。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
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 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3.问题与应用 本节教学内容对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当期损益都有较大影响,应正确判 断借款费用资本化开始和停止的时点。同时,应区分专门借款和一般 借款资本化金额的算法,并注意资本化金额的限制性确认条件。 第五节债务重组 1.主要内容 债务重组的含义、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账务处理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债务重组的定义(与旧准则进行比较) 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 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 易。 (2)债权方和债务方的账务处理方法 以资产清偿债务或者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 人应当在相关资产符合其定义和确认条件时予以确认。 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人初始确认受让的金融资 产以外的资产时,应当按照下列原则以成本计量: 存货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使该资产达到当前位置和状 态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 其他成本。 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投资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可直 接归属于该资产的税金等其他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 产的税金等其他成本。 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使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税金、运输费、装卸费、安 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其他成本。 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可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 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税金等其他成本。 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债权人将债权转为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的,债权人应 当按照本准则第六条的规定计量其初始投资成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 7
7 定。 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 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3. 问题与应用 本节教学内容对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当期损益都有较大影响,应正确判 断借款费用资本化开始和停止的时点。同时,应区分专门借款和一般 借款资本化金额的算法,并注意资本化金额的限制性确认条件。 第五节 债务重组 1. 主要内容 债务重组的含义、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账务处理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债务重组的定义(与旧准则进行比较) 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 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 易。 (2)债权方和债务方的账务处理方法 以资产清偿债务或者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 人应当在相关资产符合其定义和确认条件时予以确认。 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人初始确认受让的金融资 产以外的资产时,应当按照下列原则以成本计量: 存货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使该资产达到当前位置和状 态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 其他成本。 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投资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可直 接归属于该资产的税金等其他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 产的税金等其他成本。 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使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税金、运输费、装卸费、安 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其他成本。 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可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 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税金等其他成本。 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债权人将债权转为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的,债权人应 当按照本准则第六条的规定计量其初始投资成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
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问题与应用 对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图有一定了解,主要在于与其他准则,特 别是金融工具准则间的协调一致问题。 第六节或有事项 1.主要内容 或有事项的含义和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或有事项、潜在义务、现时义务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 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或有事 项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或有事 项的结果须由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决定。 或有事项的结果可能会产生预计负债、或有负债或者或有资产等。其 中,预计负债属于负债的范畴,而且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 (2)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 预计负债的计量需要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作出合理的估计,以 确定最佳估计数,并要考虑预期可能得到的补偿金额。 最佳估计数是在考虑当前各种信息的条件下作出的最优估计结果,具 体确定时应当分别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a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 同,则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即按照上下限金 额的算术平均数确定。 b所需支出不存在连续范围的,或虽然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但在该范 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同。 (3)预期可能获得补偿的确定 企业在某些情况下,在履行因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时,所需支出 的全部或部分金额可能会得到第三方的补偿。比如企业因诉讼可能会 从第三方得到的补偿。对于企业可能从第三方得到的补偿,由于存在 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企业只能在估计补偿金额基本确定能够收到 时,才能将补偿金额作为资产单独确认,而不能作为预计负债的抵减 项目,而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也不能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4)或有事项的披露 3.问题与应用 理解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披露的经济学原理,在此基础上掌握预计负
8 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 问题与应用 对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图有一定了解,主要在于与其他准则,特 别是金融工具准则间的协调一致问题。 第六节 或有事项 1. 主要内容 或有事项的含义和特征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或有事项、潜在义务、现时义务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 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或有事 项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或有事 项的结果须由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决定。 或有事项的结果可能会产生预计负债、或有负债或者或有资产等。其 中,预计负债属于负债的范畴,而且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 (2)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 预计负债的计量需要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作出合理的估计,以 确定最佳估计数,并要考虑预期可能得到的补偿金额。 最佳估计数是在考虑当前各种信息的条件下作出的最优估计结果,具 体确定时应当分别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a 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 同,则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即按照上下限金 额的算术平均数确定。 b 所需支出不存在连续范围的,或虽然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但在该范 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同。 (3)预期可能获得补偿的确定 企业在某些情况下,在履行因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时,所需支出 的全部或部分金额可能会得到第三方的补偿。比如企业因诉讼可能会 从第三方得到的补偿。对于企业可能从第三方得到的补偿,由于存在 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企业只能在估计补偿金额基本确定能够收到 时,才能将补偿金额作为资产单独确认,而不能作为预计负债的抵减 项目,而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也不能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4)或有事项的披露 3. 问题与应用 理解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披露的经济学原理,在此基础上掌握预计负
债的确认和计量,同时,查找一些上市公司年报利了解或有事项的披 露情况 (三)思考与实践 1.负债有何特征?如何分类? 2.流动负债包括哪些内容?具体有哪些项目? 3.应付账款核算哪些内容?入账价值如何确定 4.应付票据核算哪些内容?如何核算 5.预付账款核算哪些内容?如何核算? 6.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内容包括哪些?确认原则是什么? 7.应交增值税的金额如何确定?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8.应交消费税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9,债务重组时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核算原则是什么? 10.应付债券的利息如何确认?如何列报? 11.什么是或有事项?有何特征? 12.什么是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有哪些? 13.什么是或有负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4. 借款费用包括哪些内容? 15.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条件有哪些? 16.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如何计算 17.债务重组有何特点?包括哪些方式? 18.查阅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年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本章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五)思政融入设计 1.对于特殊行业来说,如核电站等,在确定其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时 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时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 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的科学论断,高度概括并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 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 是生命共同体”,“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原始文明和农 业文明阶段,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基本上没有进入人类发展战略视 野,人类社会抱守“绿水青山”奋力争取“金山银山”;在工业文明社 会,人类只顾“金山银山”,战天斗地掠夺、侵害侵占“绿水青山”, 9
9 债的确认和计量,同时,查找一些上市公司年报利了解或有事项的披 露情况。 (三)思考与实践 1. 负债有何特征?如何分类? 2. 流动负债包括哪些内容?具体有哪些项目? 3. 应付账款核算哪些内容?入账价值如何确定? 4. 应付票据核算哪些内容?如何核算? 5. 预付账款核算哪些内容?如何核算? 6.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内容包括哪些?确认原则是什么? 7. 应交增值税的金额如何确定?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8. 应交消费税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9. 债务重组时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核算原则是什么? 10. 应付债券的利息如何确认?如何列报? 11. 什么是或有事项?有何特征? 12. 什么是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有哪些? 13. 什么是或有负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4. 借款费用包括哪些内容? 15.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条件有哪些? 16. 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如何计算? 17. 债务重组有何特点?包括哪些方式? 18. 查阅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年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本章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五)思政融入设计 1. 对于特殊行业来说,如核电站等,在确定其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时, 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时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 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的科学论断,高度概括并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 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 是生命共同体”,“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原始文明和农 业文明阶段,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基本上没有进入人类发展战略视 野,人类社会抱守“绿水青山”奋力争取“金山银山”;在工业文明社 会,人类只顾“金山银山”,战天斗地掠夺、侵害侵占“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