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波离尊者—持戒律而悟道 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出家前是专为释迎族王子理发的制头 匠,出家后,在生活上很重视行住坐卧四咸仪,对佛制定的戒条,都 能一一严加避守,从不毁犯,被众人推为持戒第一,他因持戒纯熟, 以定力摄心,从定发慧,豁然无碍,并很快证得阿罗汉
《楞严经》与释迦牟尼佛会丁观鹏销本水墨设色清代 《楞严经》是我国禅宗.净土宗的一部重要经典,流传甚为广泛.当年,释迦 牟尼在室罗筏城只恒精舍聚众讲法,参加者有大比丘250人.八大菩萨,十大弟子, 天龙八部护法神等,讲法缘起为弟子阿难与摩登咖女的情欲故事,听法受益者无 ,天女华盖年 数。图中描绘的盛大佛会,从侧面再现了释迦牟尼佛讲法的庄严场面。 ·众天神护法 普贤菩萨·。 阿难。 聚集的都是正 四大著萨之一,骑一头六牙白 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号称“多闻第 在聆听佛陀教海的 象,代表“行”,义为”肩负一切 一“,(楞严经》以阿难与摩登伽女的情 众神。 重担,为众生挑起他们的苦难”, 欲故事为开篇,讲述了一场气势恢宏的 佛法盛会,阿难因此修行更进一层
此图名为《释地牟尼佛会》,是《法界源流图·佛陀尊像卷》 中的一部分,《法界源流图》临基宋代张胜温的《大理国梵像卷》, 画成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作者是清代著名的官廷 ·结满金果的菩提树, 画家丁观鹏.《法界源流图》长1635厘米,宽33厘米。其中人 物众多、场景浩大,兼具艺术欣赏与佛学研究的宝贵价值, “释迦年尼 ·迦叶 文殊菩萨 义为·群迦族的圣 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 四大菩萨之一,代表“智”,骑 者。佛数创始人。他正端 因为槽长头陀行,故而有 狮,表示智慧之威猛,手持宝剑代 坐在E游须你座上为众生 “头陀第一”之称。 表智慧之锐利。 说法
圆编者序 最绚烂的佛经 《楞严经》与《华严经》、《金刚经》并尊为“经中之王”,享有“自从一读《楞严》后, 不看人间糟粕书”的美誉。它是佛教正法的代表之一,被历代高僧大德誉为统摄佛教经 论的教海指南和禅宗正眼,很久以来就有“《楞严》兴,正法兴,《楞严》灭,正法灭”的 悬记。同时,它还是一部“佛法百科全书”,是一部指导人们佛教入门到修证成佛的系统 实修手册。 开悟的利器,印心的圣典 佛教中素有“开悟在《楞严》,成佛在《法华》”之说,又说要有“七朝天子福,九 代状元才”的人才有大彻大悟的可能。本经从明心见性开题,循循善诱,破解各种疑惑 和歧见,倡导真修实证,楞严法会上包括阿难尊者在内的许多人在佛的砥砺之下开悟和 证果的非常多。自中唐以后,《楞严经》盛行于禅、教之问,展钟暮鼓之中终生虔诚诵读、 奉持、礼拜《楞严经》,依楞严法门而修行的佛子很多,其悟入者不计其数,略举例来说 就有玄沙师备、长水子璇、安楞严、黄龙南、藕益智旭等佛门大德。禅门名僧大德,也 多以此经接引后学,又每每以此经来印证禅者证悟的境界。 真修实证的最佳指导手册 《楞严经》是一本从初发蕃提心到闭关修行,一直到修成正果,禅修者都带在身边随 时参究的佛经。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说:“现在正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 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缓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 从此成就,不遭歧路。” 最富文学价值的佛经 《楞严经》中有雍容裕如、浑灏流转的机锋,有对妙明真心睿智而深邃的思索,有对 了悟境界诗意而哲理的描绘,有在它影响下无穷无尽孤拔峻峭的禅宗公案和睿智翅妙的 禅门诗偈,因而受到历朝历代士大夫以及文人墨客的倾慕赞许一许多士大夫的学佛因 缘都可追溯于此。大文豪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对《楞严经》尤为推重。苏轼说:“《楞
严》者,…其文雅丽,于书生学佛者为宜。”从文学性来说,《楞严经》也是最标准的 古典文学诵读范本,能使学习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的出版因缘及特色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中国内地各大寺庙和市面上流通的有关《楞 严经》的书籍屈指可数,此经的读者群体始终被限制在少数专家学者的狭窄范围之中。由 于《楞严经》的文字古奥、义理深邃,许多有心要精研《楞严经》的读者都不免望洋兴 叹。为此,我们另辟蹊径出版了这本书。 本书的结构分为五章,第一章是讲述《楞严经》基础知识,包括地位、历史、争议、 经题和译者等内容。其余四章遵照元代惟则禅师经宗分的五分法,分为见道分、修道分、 证果分和助道分四个部分,略去了结经分。经文内容以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义》为蓝 本,参考了愁山大师的《楞严通议》、藕益大师的《楞严文句》、莲池大师的《楞严摸象》、 曾风仪居士的《楞严宗通》等明代祖师的注疏,同时参考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印光 大师、程叔彪居士、海仁法师、宣化上人、元音老人、南怀瑾居士、王治平居士、文珠 法师、慧律法师、成观法师等祖师大德的注疏和讲解,此外还从《首楞严经》资料网、佛 教导航网、中华佛典宝库网等网站受惠良多,还有诸多对本书出版有帮助者,在此一并 感谢。本书的图解部分以台湾白圣长老编制,慧律法师校对的《楞严表解》,还有马来西 亚·吉隆坡双威学院佛学会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的郑水吉居士编著的《大佛顶首楞严经新 表解》为参考,绘制了精美的插图、系统结构表、严谨流程图、佛像等,以全新图解手 法综合创意,试图赋子这本千古圣典以特别的亲和力。 本书中多数观点都是在权衡了数家权威注解后才敢下笔,力求达到“无一字无来 历”,不敢有一己之臆造。但《楞严经》义理深邃至极,论证细密,结构严谨,而编者佛 学水平有限,恐有遗珠、讹误之憾,希望十方缁素大德慈悲鉴核,有心读者提出宝贵意 见,以使本书精益求精,为读者朋友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享受。 编者谨识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