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企业信息的管理 5.1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51.1信息采集 1.信息采集的要求 2.信息采集的准备 (1)采集目的的准备 这是指在采集前明确信息采集的目的和需求。 (1)显性需求的准备:明确即可 (2)潜性需求的准备:思想上的准备 ▲当一个事先没有准备采集的信息引起了你的 注意,似乎有用,就很可能是一种潜性需求, 应立即抓住不放,予以分析,再决定去留
第 5 章 企业信息的管理 5.1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5.1.1 信息采集 1.信息采集的要求 2.信息采集的准备 (1)采集目的的准备 这是指在采集前明确信息采集的目的和需求。 (1)显性需求的准备:明确即可 (2)潜性需求的准备: ▲这是管理者事先没有意识到、实 际上对管理工作有用的那些需求。 如:杨谷对P3序列码信息的需求 思想上的准备 ▲当一个事先没有准备采集的信息引起了你的 注意,似乎有用,就很可能是一种潜性需求, 应立即抓住不放,予以分析,再决定去留
第5章企业信息的管理 5.1企业 ▲本体内容范围 51.1信息采集 与事件本身相关性的内容范围 1.信息采集的要▲环境内容范围 2.信息采集的准处于事件周边、与事件相关的 (1)采集目的的 内容范围 (2)采集范围的如:企业要上ER项目 ▲内容范围 本体范围(1)ERP本身 ▲时间范围一时间站围过平住工作是訛 ▲地域范围 主要是指国别。 注意:不能忽视了本单位的信息
第 5 章 企业信息的管理 5.1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5.1.1 信息采集 1.信息采集的要求 2.信息采集的准备 (1)采集目的的准备 (2)采集范围的准备 ▲内容范围 ▲时间范围 ▲地域范围 ——信息的内容 ——信息发生的时间跨度 ——信息发生的地点 ▲本体内容范围 与事件本身相关性的内容范围 ▲环境内容范围 处于事件周边、与事件相关的 内容范围。 如:企业要上ERP项目 本体范围(1)ERP本身 (2)企业的条件等 环境范围(1)同类企业的做法 (2)上下左右的态度 注意: 不要忽略环境内容范围的信息 时间范围过大,采集工作量就大 主要是指国别。 时间范围过小,不足以满足需求 注意:不能忽视了本单位的信息
第5章企业信息的管理 5.1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51.1信息采集 1.信息采集的要求 2.信息采集的准备 (1)采集目的的准备 (2)采集范围的准备 (3)信息源的准备 (4▲稟懿鹨痿酗瀝备 ▲直接魏源 ▲粬至擱借葚源 ▲实敝鹨痣源 (详见本章第2节)
第 5 章 企业信息的管理 5.1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5.1.1 信息采集 1.信息采集的要求 2.信息采集的准备 (1)采集目的的准备 (2)采集范围的准备 (3)信息源的准备 ▲文献型信息源 ▲口头型信息源 ▲电子型信息源 ▲实物型信息源 (4)采集方法的准备 ▲直接观察法 ▲社会调查法 ▲文献阅读法 (详见本章第2节)
第5章企业信息的管理 5.1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51.1信息采集 512信息加工 1.信息加工的要求 (1)系统性 (2)濯确相关,集中一处 用裾痍滟排榇碓前翛潹贯准确、明白 (3£晨明懶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 是涞集之的系傘怿相对于采集到的信息而言的) 二是决策需要,马上提供
第 5 章 企业信息的管理 5.1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5.1.1 信息采集 5.1.2 信息加工 (1)系统性 一是内容相关,集中一处 二是集中排序,前后连贯 三是明确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 (注意:这里的系统性是相对于采集到的信息而言的) (2)准确性 用语规范、标准、简洁、准确、明白 (3)及时性 一是采集之后,立即加工 二是决策需要,马上提供 1.信息加工的要求
第5章企业信息的管理 5.1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51.1信息采集 512信息加工 1.信息加工的要求 2.信息加工的程序 (1)鉴别 ▲鉴别的含义 辮程息 查证法、核对法 ▲鉴别的方法 比较法、佐证法别 逻辑法、信源法别 作者法
第 5 章 企业信息的管理 5.1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5.1.1 信息采集 5.1.2 信息加工 1.信息加工的要求 2.信息加工的程序 (1)鉴别 ▲鉴别的含义 鉴别是对信息内容的可靠性予以认定的工作过程 ▲鉴别的程序 第一步,内容鉴别 第二步,方法鉴别 一是对源信息方法作鉴别 二是对加工方法进行鉴别 第三步,存疑 ▲鉴别的方法 查证法、核对法 比较法、佐证法 逻辑法、信源法 作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