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早年芈业 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 师、北泉市文联干部、《北泉文艺 編吳、北浪泉剧院編剧。在短篇小 创作上颇有感就,发表水说《受 戒》 大掉记事》。著有散文集 汪曾祺自近集》
端午节的来历 多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 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 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 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 午 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 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 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 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 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 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 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 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 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 午。 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 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 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 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 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 成后来的粽子样
坪的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 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 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 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 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 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 如许滋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苋菜(xian4)籍贯(ji2)硝药(xiao1 腌腊(an1)络子(ao4)大襟(jin)车胤(yin4)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 苋菜(xian4) 籍贯(ji2) 硝药(xiao1) 腌腊(yan1) 络子(lao4) 大襟(jin1) 车胤(yin4)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 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 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 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 如许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