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 洲等地也培育出水稻、粟、南瓜、玉米等农作物。据此可知() A.人类文明的兴起以农耕为基础 B.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C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D.粮食作物培育推动了社会分工 答案A 解析西亚、南亚和中国以及中南美洲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这些地方培育出各自的农作 物,说明人类文明的兴起以农耕为基础,A项正确;题千材料还提到了中南美洲,因此不能得出 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排除B项: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是文 明诞生的标志,排除C项:题千材料未提及社会分工,排除D项。 2.研究表明,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 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从中可以看出 () A.北非地区文明发展程度最高 B.早期文明大都出现于大江大河流域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C君主专制是早期文明的共同特点 D.古代文明都是各自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 答案B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概括出,早期文明大都出现在大江大河流域和交通便利的地区,故B项 正确;题干材料并未说明北非地区文明发展程度最高,故A项错误;早期文明大多是君主制,但 是爱琴海地区也出现了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古代文明大都是各自发展,但是个别地区受外 来文明影响较大,如爱琴海文明等,故D项错误。 3.按照希腊人的观念,即使城邦参加了某个“帝国”,它还是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议事会、执 政官和法庭,它仍是一个独立的城邦。由此可见,古希腊的城邦() A.常常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帝国” B.容易丧失独立地位而沦为附庸 C.具有面积狭小、人口较少的特点 D.在政治上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议事会、执政官和法庭,它仍是一个独立的城邦”,可 知古希腊城邦在政治上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B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常常依附于一个强大 的‘帝国’”与材料“城邦参加了某个‘帝国’”不符,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城邦的面积 和人口问题C项错误。 4.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 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 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C.成年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D.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第一、二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 洲等地也培育出水稻、粟、南瓜、玉米等农作物。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的兴起以农耕为基础 B.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C.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D.粮食作物培育推动了社会分工 答案 A 解析西亚、南亚和中国以及中南美洲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这些地方培育出各自的农作 物,说明人类文明的兴起以农耕为基础,A 项正确;题干材料还提到了中南美洲,因此不能得出 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排除 B 项;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是文 明诞生的标志,排除 C 项;题干材料未提及社会分工,排除 D 项。 2.研究表明,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 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从中可以看出 ( ) A.北非地区文明发展程度最高 B.早期文明大都出现于大江大河流域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C.君主专制是早期文明的共同特点 D.古代文明都是各自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 答案 B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概括出,早期文明大都出现在大江大河流域和交通便利的地区,故 B 项 正确;题干材料并未说明北非地区文明发展程度最高,故 A 项错误;早期文明大多是君主制,但 是爱琴海地区也出现了民主政治,故 C 项错误;古代文明大都是各自发展,但是个别地区受外 来文明影响较大,如爱琴海文明等,故 D 项错误。 3.按照希腊人的观念,即使城邦参加了某个“帝国”,它还是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议事会、执 政官和法庭,它仍是一个独立的城邦。由此可见,古希腊的城邦( ) A.常常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帝国” B.容易丧失独立地位而沦为附庸 C.具有面积狭小、人口较少的特点 D.在政治上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议事会、执政官和法庭,它仍是一个独立的城邦”,可 知古希腊城邦在政治上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B 项错误,D 项符合题意;“常常依附于一个强大 的‘帝国’”与材料“城邦参加了某个‘帝国’”不符,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城邦的面积 和人口问题,C 项错误。 4.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 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 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C.成年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D.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答案0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只有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才能享有民主权利,材料“男人 就是城邦”中的“男人”指的是雅典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城邦权力掌握在成年男性公民手中, 他们同时也要承担保护城邦的义务,C项正确,D项错误。古代雅典妇女既有奴隶,也有奴隶 主,A项错误;享有参军权利的是城邦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男性,不包括奴隶和外邦人,B项 错误。 5.《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婆 罗门,就要罚款150帕那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 和耳中。此规定说明了(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 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限分明 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 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含案p 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材料只强调了 不同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没有涉及职业、宗教生活、宗教权利等方面的内容,故选D 项。 6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下的城市中,可以发现有许多与希腊生活相似的制度。在任何地方希 腊语都是官方语言、文化语言,一个人从希腊旅行到印度,不怕语言沟通不便。这有助于推动 () A.直接民主 B.平等理念 C.文化认同 D.小国寡民 答案加 解析根据材料“在任何地方希腊语都是官方语言、文化语言,一个人从希腊旅行到印度,不怕 语言沟通不便”,可知希腊文化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城市中得到扩张,希腊文化的扩展有利 于推动文化认同,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各地对希腊文化的认同,直接民主、平等理念和小 国寡民都是希腊城邦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 7.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 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其根本目的在于() A确立神权的统治地位 B.树立统治者的个人权威 C.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 D.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罗马重视对本国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纪念,有助于培育罗马公民的国 家荣誉感,故D项正确;神权统治是欧洲进入中世纪后确立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雄, 而不是现实中的统治者,排除B项: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属于直接目的,排除C项。 8.“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 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 B.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C.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只有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才能享有民主权利,材料“男人 就是城邦”中的“男人”指的是雅典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城邦权力掌握在成年男性公民手中, 他们同时也要承担保护城邦的义务,C 项正确,D 项错误。古代雅典妇女既有奴隶,也有奴隶 主,A 项错误;享有参军权利的是城邦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男性,不包括奴隶和外邦人,B 项 错误。 5.《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 100 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婆 罗门,就要罚款 150 帕那到 200 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 和耳中。此规定说明了( )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 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限分明 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 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答案 D 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材料只强调了 不同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没有涉及职业、宗教生活、宗教权利等方面的内容,故选 D 项。 6.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下的城市中,可以发现有许多与希腊生活相似的制度。在任何地方希 腊语都是官方语言、文化语言,一个人从希腊旅行到印度,不怕语言沟通不便。这有助于推动 ( ) A.直接民主 B.平等理念 C.文化认同 D.小国寡民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在任何地方希腊语都是官方语言、文化语言,一个人从希腊旅行到印度,不怕 语言沟通不便”,可知希腊文化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城市中得到扩张,希腊文化的扩展有利 于推动文化认同,故选 C 项;材料反映的是各地对希腊文化的认同,直接民主、平等理念和小 国寡民都是希腊城邦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 A、B、D 三项。 7.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 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确立神权的统治地位 B.树立统治者的个人权威 C.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 D.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罗马重视对本国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纪念,有助于培育罗马公民的国 家荣誉感,故 D 项正确;神权统治是欧洲进入中世纪后确立的,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英雄, 而不是现实中的统治者,排除 B 项;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属于直接目的,排除 C 项。 8.“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 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 B.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C.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D.丝绸之路只有丝绸贸易 含案D 9.1251年,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王室自营地哈维尔庄园中,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 理,1380年起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出,1465年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 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哈维尔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这说明( ) A.庄园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 B.英国王权复兴的趋势有所逆转 C.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 D.普通民众政治参与度逐渐提升 含案c 解析题千材料“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 出“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千涉哈维尔 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说明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说明庄园 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王权复兴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千材料 没有强调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度,故D项错误。 10.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 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人身自由权 B.城市自治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答案B 解析随着中古西欧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富庶城镇的市民阶层要求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 城市的事务,即争取城市自治权,B项正确;人身自由权、特许经营权和男女平等权等,均与“自 己管理城市的事务”不符,A、C、D三项均错误。 11法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 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A.市民阶层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 D.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C 12.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始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伟大的智 力成就…使之永载史册”。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 A.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 B.颁布自然法 C.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D.编订《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钢表法》的领布,故A项错误;自然 法是法律理念,而不是一般的法律,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故C项 错误;查士丁尼对罗马法的主要贡献为主持编订《查士丁尼法典》,故选D项
D.丝绸之路只有丝绸贸易 答案 D 9.1251 年,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王室自营地哈维尔庄园中,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 理,1380 年起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出,1465 年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 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哈维尔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这说明( ) A.庄园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 B.英国王权复兴的趋势有所逆转 C.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 D.普通民众政治参与度逐渐提升 答案 C 解析题干材料“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 出”“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哈维尔 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说明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故 C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说明庄园 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王权复兴的信息,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 没有强调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度,故 D 项错误。 10.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 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人身自由权 B.城市自治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答案 B 解析随着中古西欧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富庶城镇的市民阶层要求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 城市的事务,即争取城市自治权,B 项正确;人身自由权、特许经营权和男女平等权等,均与“自 己管理城市的事务”不符,A、C、D 三项均错误。 11.法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 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 A.市民阶层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 D.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12.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始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伟大的智 力成就……使之永载史册”。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 ) A.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 B.颁布自然法 C.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D.编订《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故 A 项错误;自然 法是法律理念,而不是一般的法律,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故 C 项 错误;查士丁尼对罗马法的主要贡献为主持编订《查士丁尼法典》,故选 D 项
13.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统治者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 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 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四大发明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 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A项符合题意,西方文化的渊源是古希腊文明,故B项不符合 题意;题千材料未体现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故C项不符合题意,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 的数字,发明了0”,故D项错误。 14.据《政事论》叙述,雅利安人进入五河流域分成部落时,形成了农村公社。农村公社带有 氏族性,是原生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随着以职业世袭和内婚制为特征的种姓制度的形成,两 者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种姓制度在农村公社中发挥了强大而持久的作用。这种现象发生在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B 15.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 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从材料可以看出() A.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B.经济上实行公有制 C.完全照搬了唐朝的经济制度 D.大化改新比较彻底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地方上实行新的政治体制,这些都加强了中央政 府的权力,故A项正确;B项明显错误,大化改新是封建性质的改革,土地收归国有不等于实行 公有制:C项说法错误,仿照唐制而不是完全照搬唐制: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16.根据朝鲜考古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 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 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这些都是频繁更替的唐高宗年号。这反映出() A.新罗尚没有自己的纪年方式 B.唐朝与新罗存在文化友好往来 C.新罗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 D.唐朝与新罗形成了明确的宗藩关系 答案B 解析题干材科反映了新罗受唐朝的影响,表明两国政府的友好往来,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 排除;题干材料没有反映C、D两项,排除。 17.研究表明,原始班图人己经进入铁器时代,他们掌握了铁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因此,班图 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从材料可以看出( ) A班图人南迁促进了文明的交流
13.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统治者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 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 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四大发明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 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 A 项符合题意;西方文化的渊源是古希腊文明,故 B 项不符合 题意;题干材料未体现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故 C 项不符合题意;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 1 到 9 的数字,发明了“0”,故 D 项错误。 14.据《政事论》叙述,雅利安人进入五河流域分成部落时,形成了农村公社。农村公社带有 氏族性,是原生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随着以职业世袭和内婚制为特征的种姓制度的形成,两 者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种姓制度在农村公社中发挥了强大而持久的作用。这种现象发生在 (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 B 15.646 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 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从材料可以看出( ) A.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B.经济上实行公有制 C.完全照搬了唐朝的经济制度 D.大化改新比较彻底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地方上实行新的政治体制,这些都加强了中央政 府的权力,故 A 项正确;B 项明显错误,大化改新是封建性质的改革,土地收归国有不等于实行 公有制;C 项说法错误,仿照唐制而不是完全照搬唐制;D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16.根据朝鲜考古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 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 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这些都是频繁更替的唐高宗年号。这反映出 ( ) A.新罗尚没有自己的纪年方式 B.唐朝与新罗存在文化友好往来 C.新罗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 D.唐朝与新罗形成了明确的宗藩关系 答案 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新罗受唐朝的影响,表明两国政府的友好往来,B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 排除;题干材料没有反映 C、D 两项,排除。 17.研究表明,原始班图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他们掌握了铁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因此,班图 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从材料可以看出( ) A.班图人南迁促进了文明的交流
B.生产力的发展是班图人南迁的根本原因 C.当时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D.班图人南迁后建立了疆域广大的帝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班图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可知班图人的迁徙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促进了文明的交流,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南迁的影响,并未涉及南迁的原因,故B项错 误:材料没有反映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班图人国家疆域的情况,故C、D两项错误。 18.在对7世纪南部非洲卡穆祖洛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近似长方形的木麻结构房屋和农作物 的痕迹,在其中一间房子里还发现了产自沿海地区的玻璃。这些发现说明 A.南部非洲手工业发达 B.当时居民己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C.商业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 D.外来文明推动了南部非洲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发现了近似长方形的木麻结构房屋和农作物的痕迹”,可知南部非洲因为农业 生产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村落,人们过上了定居的生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出现对手工业的 评价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商业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外来 文明的作用,故D项错误。 19.10世纪后,东非诞生了一系列的城邦,基尔瓦是其中的一个。《基尔瓦编年史》对于基尔 瓦城邦的建立记载道,七艘来自设拉子(伊朗的城市)的船在东非沿岸建立了七个城邦,其中的 第六个就是基尔瓦。基尔瓦的创始人是用绕岛一周的布匹从当地的王手中买下这块地方 的。材料虽然具有文学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 A.东非城邦的建立和商品贸易密不可分 B.东非城邦都是伊朗人建立的 C.材料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史料价值低 D.东非文明诞生时间比较晚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基尔瓦的创始人是用绕岛一周的布匹从当地的王手中买下这块地方的”,可知 东非一些城邦的建立和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故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排除,史料应该相互 印证,不能笼统地判断该材料史料价值低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东非文明诞生时间的早 晚,D项错误。 20.“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豆 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 () 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 D.雅利安人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1材料罗马统治者关于法学家著作效力的法令共有两个。奥古斯都授予若干法学家“公 开解答的特权”。当他们的意见一致时,即发生法律效力;纵使互有分歧,皇帝也责令裁判官尊 重他们的意见参的判案。公元426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和瓦勒提尼亚努斯三世领
B.生产力的发展是班图人南迁的根本原因 C.当时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D.班图人南迁后建立了疆域广大的帝国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班图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可知班图人的迁徙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促进了文明的交流,故 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南迁的影响,并未涉及南迁的原因,故 B 项错 误;材料没有反映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班图人国家疆域的情况,故 C、D 两项错误。 18.在对 7 世纪南部非洲卡穆祖洛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近似长方形的木麻结构房屋和农作物 的痕迹,在其中一间房子里还发现了产自沿海地区的玻璃。这些发现说明 ( ) A.南部非洲手工业发达 B.当时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C.商业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 D.外来文明推动了南部非洲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发现了近似长方形的木麻结构房屋和农作物的痕迹”,可知南部非洲因为农业 生产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村落,人们过上了定居的生活,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出现对手工业的 评价的相关内容,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商业的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外来 文明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19.10 世纪后,东非诞生了一系列的城邦,基尔瓦是其中的一个。《基尔瓦编年史》对于基尔 瓦城邦的建立记载道,七艘来自设拉子(伊朗的城市)的船在东非沿岸建立了七个城邦,其中的 第六个就是基尔瓦。基尔瓦的创始人是用绕岛一周的布匹从当地的王手中买下这块地方 的。材料虽然具有文学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 ( ) A.东非城邦的建立和商品贸易密不可分 B.东非城邦都是伊朗人建立的 C.材料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史料价值低 D.东非文明诞生时间比较晚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基尔瓦的创始人是用绕岛一周的布匹从当地的王手中买下这块地方的”,可知 东非一些城邦的建立和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绝对,排除;史料应该相互 印证,不能笼统地判断该材料史料价值低,C 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东非文明诞生时间的早 晚,D 项错误。 20.“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豆 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 ( ) 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 D.雅利安人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0 分) 21.材料 罗马统治者关于法学家著作效力的法令共有两个。奥古斯都授予若干法学家“公 开解答的特权”。当他们的意见一致时,即发生法律效力;纵使互有分歧,皇帝也责令裁判官尊 重他们的意见参酌判案。公元 426 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和瓦勒提尼亚努斯三世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