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验原理 一舒润萱
第二章 实验原理 ——舒润萱
2.1制备明矾的原理 A 酸法 隆 会溶解铝罐中的金属杂质如铁 难以分离提纯 B 碱法
A 酸法 B 碱法 2.1制备明矾的原理 两 性 会溶解铝罐中的金属杂质如铁 难以分离提纯
2.2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 置换滴定法:在pH=3~4时,加入定 量的EDTA溶液煮沸使与EDTA充分 配合,冷却后调pH至5~6,以二甲 酚橙为指示剂,用Zn标准溶液滴 EDTA至微红色,然后加入过量的, 加热至沸腾,使与之间发生置换反 应,并释放出与配合的EDTA,然后 用标准溶液滴定,直至颜色变为紫 红色
2.2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 置换滴定法:在pH=3~4时,加入定 量的EDTA溶液煮沸使与EDTA充分 配合,冷却后调pH至5~6,以二甲 酚橙为指示剂,用Zn标准溶液滴 EDTA至微红色,然后加入过量的, 加热至沸腾,使与之间发生置换反 应,并释放出与配合的EDTA,然后 用标准溶液滴定,直至颜色变为紫 红色
2.3明矾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比浊法:当溶液中的颗粒受到光照 射后,发生散射作用(Tyndall效 应)。散射光强度 其中:K为常数;为入射光强度;为 波长;为单位体积的粒子数;为单 个粒子的体积。采用适当的稳定剂, 90090 可保证颗粒的直径一定,在固定波 gW-7560 长下,吸光度与粒子数成正比。用 分光计测定不同浓度试样的吸光度 并拟合直线,即可得出硫酸根离子 含量。 出
2.3明矾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比浊法:当溶液中的颗粒受到光照 射后,发生散射作用(Tyndall效 应)。散射光强度 其中:K为常数;为入射光强度;为 波长;为单位体积的粒子数;为单 个粒子的体积。采用适当的稳定剂, 可保证颗粒的直径一定,在固定波 长下,吸光度与粒子数成正比。用 分光计测定不同浓度试样的吸光度 并拟合直线,即可得出硫酸根离子 含量
第三章 明矾的制备 步骤及结果分析 一魏川翔
第三章 明矾的制备 步骤及结果分析 ——魏川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