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脉上有显著的颗粒状突起,后足胫节端部无距 卵:椭圆形,卵块外被絮状蜡质,白色。 若虫:初孵灰白色,后变白蓝色,头顶至颜面两侧有两条平行的隆起线,腹部较圆。 (三)作业 1、绘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成虫中胸背板及小盾片特征图。 2、鉴别成虫编号标本,并写其主要特征
21 爪脉上有显著的颗粒状突起,后足胫节端部无距。 卵:椭圆形,卵块外被絮状蜡质,白色。 若虫:初孵灰白色,后变白蓝色,头顶至颜面两侧有两条平行的隆起线,腹部较圆。 (三)作业 1、绘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成虫中胸背板及小盾片特征图。 2、鉴别成虫编号标本,并写其主要特征
实验四稻叶蝉 目的要求:识别几种常见稻叶蝉的形态特征:识别掌握黑尾叶蝉及近似种的区别。 材料用具: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二条黑尾叶蝉、二点叶蝉、四点叶蝉、六 点叶蝉、稻叶蝉、白翅叶蝉、电光叶蝉、大青叶蝉、紫叶蝉等成虫标本。放大镜、 解剖镜、镊子等。 I、黑尾叶蝉:Nephotetx cincticeps(Uhler)) 成虫:体长4.5~5.5mm,黄绿色,头顶弧形,两腹眼之间有一黑横带(亚缘 黑带)横带后方的中线黑色,极细。前胸背板前半部为黄绿色,后半部为绿色, 小盾片黄绿色,中央有一细横沟。前翅鲜绿色,前缘淡黄绿色,雄虫翅末13处 为黑色,雌虫翅端部淡褐色(亦有少数雄虫前翅端部为淡褐色)。 卵:长1mm,茄子形,一端略尖,中部稍弯曲,初产时乳白色,后由淡黄 转为灰黄色,近孵化时出现2个红褐色眼点。 若虫:形似成虫,头胸大,尾较尖,善横爬斜行:一、二龄无翅芽:三龄以 后出现翅芽,大若虫有明显的雌雄之别,雌者腹背黄褐,雄者黑褐。 2、二点黑尾叶蝉:Nephotettix viresens(Distant) 成虫:体长4-4.5mm,全体黄绿色,头顶弧形,前胸背板的前缘为黄绿色, 后缘绿色,小盾板亦黄绿色,中央有一黑色横刻痕:前翅绿色,在翅中部微近基 部处有一黑色斑点。 3、二条黑尾叶蝉:Nephotettix nigropictus(Stal) 成虫:体长4-5mm,黄绿色,体形与二点黑尾叶蝉相似,头部前缘纯圆。 两复眼之间有一黑横带,前胸背板前缘黑色,前部黄绿色,后部绿色,小盾板黄 绿色,前翅淡蓝绿色,爪片内缘与小盾板相接之处,及沿二翅爪片接合缝的两侧 翅缘为黑色,翅端部13亦为黑色,另在爪片外侧于中部偏基方处,有一相当大 的不规则形黑斑,黑斑末端且沿爪缘向翅端延伸,形成黑色条纹与翅端黑色部分 相接
22 实验四 稻叶蝉 目的要求:识别几种常见稻叶蝉的形态特征;识别掌握黑尾叶蝉及近似种的区别。 材料用具: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二条黑尾叶蝉、二点叶蝉、四点叶蝉、六 点叶蝉、稻叶蝉、白翅叶蝉、电光叶蝉、大青叶蝉、紫叶蝉等成虫标本。放大镜、 解剖镜、镊子等。 1、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hler) 成虫:体长 4.5~5.5mm,黄绿色,头顶弧形,两腹眼之间有一黑横带(亚缘 黑带)横带后方的中线黑色,极细。前胸背板前半部为黄绿色,后半部为绿色, 小盾片黄绿色,中央有一细横沟。前翅鲜绿色,前缘淡黄绿色,雄虫翅末 1/3 处 为黑色,雌虫翅端部淡褐色(亦有少数雄虫前翅端部为淡褐色)。 卵:长 1mm,茄子形,一端略尖,中部稍弯曲,初产时乳白色,后由淡黄 转为灰黄色,近孵化时出现 2 个红褐色眼点。 若虫:形似成虫,头胸大,尾较尖,善横爬斜行;一、二龄无翅芽;三龄以 后出现翅芽,大若虫有明显的雌雄之别,雌者腹背黄褐,雄者黑褐。 2、二点黑尾叶蝉:Nephotettix viresens (Distant) 成虫:体长 4~4.5mm,全体黄绿色,头顶弧形,前胸背板的前缘为黄绿色, 后缘绿色,小盾板亦黄绿色,中央有一黑色横刻痕;前翅绿色,在翅中部微近基 部处有一黑色斑点。 3、二条黑尾叶蝉:Nephotettix nigropictus (Stal) 成虫:体长 4~5mm,黄绿色,体形与二点黑尾叶蝉相似,头部前缘纯圆。 两复眼之间有一黑横带,前胸背板前缘黑色,前部黄绿色,后部绿色,小盾板黄 绿色,前翅淡蓝绿色,爪片内缘与小盾板相接之处,及沿二翅爪片接合缝的两侧 翅缘为黑色,翅端部 1/3 亦为黑色,另在爪片外侧于中部偏基方处,有一相当大 的不规则形黑斑,黑斑末端且沿爪缘向翅端延伸,形成黑色条纹与翅端黑色部分 相接
4、二点叶蝉:Macrosteles fascifrons(Stal 成虫:体长3.5~4.4mm,全体淡黄绿色。头部黄绿色,在头冠后部接近后缘 处,有2明显的黑色圆点,前部有2对黑色横纹,其中前1对位于头冠前缘,与 颜面额唇基区两侧的黑色横纹接连并列,头冠部的中线短,复眼黑褐色:前胸背 板色亦黄绿,中后部隐现出暗色;小盾板鲜黄绿色,基缘近两侧角处,各有1 个三角形黑斑,中央横刻痕平直:前翅淡灰黄色,短部较暗。 卵:长椭圆形:长0.6mm左右。 若虫:初龄若虫体长0.6mm,黄灰色,成长后头部有2明显的黑褐色点, 翅芽逐次发育;至成熟时体长2.7mm多。 5、四点叶蝉:Macrosteles quardimculatus(Matsumura) 成虫:体长4mm左右,全体黄绿乃至灰黄色。头部黄绿色,在头冠部 具有4个明显的黑纹,复眼为褐色。前胸背板色黄绿,在中后部隐现暗色:小盾 板亦为黄绿色而黄色成分微浓,在基缘近二基角处:各有三角形黑斑一枚,中央 的细横刻痕平直;前翅为淡灰黄色。 6、六点叶蝉:Cicadula senotata(Fallen) 成虫:体长2.7~4mm,黄绿色,头部黄绿色,在头冠两侧区具有两行共 三对黑色斑纹,其中前缘1对最大,长圆形,第2对位于头冠中域在单眼后方, 为横条状,第3对接近基缘,为斜置的长圆纹,前胸背板色黄绿,但在中后部隐 现淡黑色至深暗,小盾板亦为黄绿色,而黄色成分稍浓,在基缘近两侧角处,各 有黑色三角形斑纹1枚:前翅为淡黄白色,唯翅端部烟污,有时烟污色多少不等 的向中央扩延,甚至扩展全翅。 7、稻叶蝉:Delocephalus oryzae(Matsumura) 成虫:体长2.5-4.5mm,体污黄色。头部向前成钝角突出:头冠黄白色, 在其前缘每侧有一向后稍成弓形弯曲的暗褐色横条,横条与前缘间形成一白色横 斑。复眼均为黑褐色。前胸背板淡污黄褐色,前缘污黄白,其间常有暗斑,在中 后部有5条灰黄白色纵纹:小盾板污黄白色:基部两侧具有三角形褐斑,基部中 央有一暗色污点。前翅污黄色,在翅脉的两侧,即翅室的四周为褐色,翅脉明显。 &、白翅叶蝉:Thaia oryivora(Ghauri) 成虫:体长3.5mm,橙色,复眼黑色,头部前缘两侧各有月牙形的白色
23 4、二点叶蝉:Macrosteles fascifrons (Stal) 成虫:体长 3.5~4.4mm,全体淡黄绿色。头部黄绿色,在头冠后部接近后缘 处,有 2 明显的黑色圆点,前部有 2 对黑色横纹,其中前 1 对位于头冠前缘,与 颜面额唇基区两侧的黑色横纹接连并列,头冠部的中线短,复眼黑褐色;前胸背 板色亦黄绿,中后部隐现出暗色;小盾板鲜黄绿色,基缘近两侧角处,各有 1 个三角形黑斑,中央横刻痕平直;前翅淡灰黄色,短部较暗。 卵:长椭圆形;长 0.6mm 左右。 若虫:初龄若虫体长 0.6mm,黄灰色,成长后头部有 2 明显的黑褐色点, 翅芽逐次发育;至成熟时体长 2.7mm 多。 5、四点叶蝉:Macrosteles quardimculatus (Matsumura) 成虫:体长 4mm 左右,全体黄绿乃至灰黄色。头部黄绿色,在头冠部 具有 4 个明显的黑纹,复眼为褐色。前胸背板色黄绿,在中后部隐现暗色;小盾 板亦为黄绿色而黄色成分微浓,在基缘近二基角处;各有三角形黑斑一枚,中央 的细横刻痕平直;前翅为淡灰黄色。 6、六点叶蝉:Cicadula senotata (Fallen) 成虫:体长 2.7~4mm,黄绿色,头部黄绿色,在头冠两侧区具有两行共 三对黑色斑纹,其中前缘 1 对最大,长圆形,第 2 对位于头冠中域在单眼后方, 为横条状,第 3 对接近基缘,为斜置的长圆纹,前胸背板色黄绿,但在中后部隐 现淡黑色至深暗,小盾板亦为黄绿色,而黄色成分稍浓,在基缘近两侧角处,各 有黑色三角形斑纹 1 枚;前翅为淡黄白色,唯翅端部烟污,有时烟污色多少不等 的向中央扩延,甚至扩展全翅。 7、稻叶蝉:Deltocephalus oryzae (Matsumura) 成虫:体长 2.5~4.5mm,体污黄色。头部向前成钝角突出;头冠黄白色, 在其前缘每侧有一向后稍成弓形弯曲的暗褐色横条,横条与前缘间形成一白色横 斑。复眼均为黑褐色。前胸背板淡污黄褐色,前缘污黄白,其间常有暗斑,在中 后部有 5 条灰黄白色纵纹;小盾板污黄白色;基部两侧具有三角形褐斑,基部中 央有一暗色污点。前翅污黄色,在翅脉的两侧,即翅室的四周为褐色,翅脉明显。 8、白翅叶蝉:Thaia oryzivora (Ghauri) 成虫:体长 3.5mm,橙色,复眼黑色,头部前缘两侧各有月牙形的白色
斑纹;前胸背板中央有龟裂状纹和2个灰黄色的三角形,前翅白色半透明。 卵:长椭圆形,一端稍微弯曲,前端尖细,后端钝圆,乳白色,将孵化时为 黄白色,并在前言出现1对红色眼点:散产于叶片中脉内。 若虫:淡黄色,全体散生绿色斑纹,致带绿色:疏生刺毛,腹背刺毛且 排成1横列,老熟时体条2.5mm左右。 9、电光叶蝉:Deltocephalus dorsalis(Motschulsky) 成虫:体长3~4mm,全体灰白色有淡褐色斑纹,头冠有淡黄褐斑点4 个,前胸背板中后部具有4条不太明显的淡黄褐色纵纹:小盾板近基角处各有一 淡褐色斑点,前翅淡砂黄色,上有闪电状黄褐色宽带纹。 卵:茄子形,稍弯曲,初乳白色,后渐变黄色,散产叶脉内,外有白色 粉状物。 若虫:初龄头部乳白色,胸、腹背面黑色,以后渐变黄白色,胸背有不 规则淡色斑,腹部第1~6节沿中线处各有1对褐斑, l0、大青叶蝉:Cicadelia virid(Linnaeus) 成虫:体长7.2~10mm,体青绿色,头冠淡黄绿色,前缘左右各有一组 淡褐色弯曲细纹,近后缘处有一对黑斑,复眼前方各有一对黑斑,前胸背板淡黄 绿色,后半部深青绿色,小盾片淡黄绿色,前翅绿色,前缘淡白,翅端透明。 卵:长卵圆形,中间微弯曲,表面光滑,淡黄白色。 若虫:初龄若虫体灰白带黄绿色,头冠部有两黑色斑纹,末龄若虫体黄 绿色,除头冠具两黑斑外,腹部背面4条暗褐色纵纹。 1l、紫黑叶蝉(稻紫叶蝉):Macrosteles fuscinervis(Matsumura) 成虫:体长4mm,体背色泽深浅不一,由黄褐至酱黑均带有紫泽,体 表常披有青白色蜡粉,致更有紫色感,腹面淡黄褐色,头部向前成钝角突出,头 冠酱黑色,在其端部中间有1条“十”字形的黄色斑纹,中域两侧区的中央各有1 个黄色斑点,有时“十”字形的横纹延长,中域二点亦延伸而相接成一条横线,复 眼黑色,前翅烟黄褐色。 三、作业 1、制作我省常见稻叶蝉成虫分种检索表。 24
24 斑纹;前胸背板中央有龟裂状纹和 2 个灰黄色的三角形,前翅白色半透明。 卵:长椭圆形,一端稍微弯曲,前端尖细,后端钝圆,乳白色,将孵化时为 黄白色,并在前言出现 1 对红色眼点;散产于叶片中脉内。 若虫:淡黄色,全体散生绿色斑纹,致带绿色;疏生刺毛,腹背刺毛且 排成 1 横列,老熟时体条 2.5mm 左右。 9、电光叶蝉:Deltocephalus dorsalis (Motschulsky) 成虫:体长 3~4mm,全体灰白色有淡褐色斑纹,头冠有淡黄褐斑点 4 个,前胸背板中后部具有 4 条不太明显的淡黄褐色纵纹;小盾板近基角处各有一 淡褐色斑点,前翅淡砂黄色,上有闪电状黄褐色宽带纹。 卵:茄子形,稍弯曲,初乳白色,后渐变黄色,散产叶脉内,外有白色 粉状物。 若虫:初龄头部乳白色,胸、腹背面黑色,以后渐变黄白色,胸背有不 规则淡色斑,腹部第 1~6 节沿中线处各有 1 对褐斑。 10、大青叶蝉:Cicadelia viridis (Linnaeus) 成虫:体长 7.2~10mm,体青绿色,头冠淡黄绿色,前缘左右各有一组 淡褐色弯曲细纹,近后缘处有一对黑斑,复眼前方各有一对黑斑,前胸背板淡黄 绿色,后半部深青绿色,小盾片淡黄绿色,前翅绿色,前缘淡白,翅端透明。 卵:长卵圆形,中间微弯曲,表面光滑,淡黄白色。 若虫:初龄若虫体灰白带黄绿色,头冠部有两黑色斑纹,末龄若虫体黄 绿色,除头冠具两黑斑外,腹部背面 4 条暗褐色纵纹。 11、紫黑叶蝉(稻紫叶蝉):Macrosteles fuscinervis (Matsumura) 成虫:体长 4mm,体背色泽深浅不一,由黄褐至酱黑均带有紫泽,体 表常披有青白色蜡粉,致更有紫色感,腹面淡黄褐色,头部向前成钝角突出,头 冠酱黑色,在其端部中间有 1 条“十”字形的黄色斑纹,中域两侧区的中央各有 1 个黄色斑点,有时“十”字形的横纹延长,中域二点亦延伸而相接成一条横线,复 眼黑色,前翅烟黄褐色。 三、作业 1、制作我省常见稻叶蝉成虫分种检索表
2、鉴别成虫编号标本。 实验五水稻其他害虫 目的要求:识别除鳞翅目、叶蝉、飞虱以外其他常见的水稻害虫。 材料用具:稻绿蝽(包括全绿型、点绿型、黄肩型),细毛蝽、二星蝽、 华稻缘蝽、稻棘缘蝽、稻铁甲虫、稻负泥虫、稻食根甲虫、稻象鼻虫、稻杆蝇、 稻瘿蚊、稻蓟马、花蓟马、中华管蓟马、稻管蓟马、中华稻蝗、山稻蝗、小稻蝗 东方蝼蛄等成虫标本。扩大镜、解剖镜、镊子等。 (一)蝽类 1、稻绿蝽:Ne-ara viridula(Linnaeus)) 本种有三个变型,即全绿型、点绿型和黄肩绿型,各变型特征如下: (1)全绿型:成虫:体长12-15.5mm,体浅绿色,头部绿色,侧边稍 黄,触角及足青绿色,腹面颜色稍淡:复眼黑色,单眼暗红,触角第3、4、5 节末端黑,基部黄绿,小盾片长三角形,末端狭圆,达腹部中间,基部有3个横 列的小白点。 (2)点绿型:成虫:体长13-15mm,身体黄色为主,前盾片有3个明 显的绿点,横列前缘小盾片基部亦有3个绿点横列,中间一个较大,两边较小 末端亦有一个绿点与两翅革质部中央的绿点排列成一横列。 (3)黄肩绿型:成虫体长12~15mm,体基本绿色,头部在两复眼前为 黄色或桔红色,前盾片前缘橘黄色或淡黄色,其余体色青绿。 卵:三个变型的若虫均相同,初龄时黑色,胸部杂有红斑,腹部杂有黄 斑,末龄若虫绿色,腹部与翅芽散生黑色斑点,外缘带红色,腹背边缘有半圆形 红斑,中央臭腺孔色斑肉白、黑、红三色组成。 2、细毛蝽(斑须蝽):Dolycori心bacearun(Linncus) 成虫:体长8~13mm,体紫褐色,全体被很多纤细毛。触角5节,各节 先端黑色,基部黄白色:小盾片近三角形,末端狭圆光滑,黄色,前翅革质部淡 红褐色至暗红褐色,腹部外露部分黄色,侧接缘的节缝处两边黑色,足黄褐色, 胫节末端及跗节黑褐色。 25
25 2、鉴别成虫编号标本。 实验五 水稻其他害虫 目的要求:识别除鳞翅目、叶蝉、飞虱以外其他常见的水稻害虫。 材料用具:稻绿蝽(包括全绿型、点绿型、黄肩型),细毛蝽、二星蝽、 华稻缘蝽、稻棘缘蝽、稻铁甲虫、稻负泥虫、稻食根甲虫、稻象鼻虫、稻杆蝇、 稻瘿蚊、稻蓟马、花蓟马、中华管蓟马、稻管蓟马、中华稻蝗、山稻蝗、小稻蝗、 东方蝼蛄等成虫标本。扩大镜、解剖镜、镊子等。 (一)蝽类 1、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本种有三个变型,即全绿型、点绿型和黄肩绿型,各变型特征如下: (1)全绿型:成虫:体长 12~15.5mm,体浅绿色,头部绿色,侧边稍 黄,触角及足青绿色,腹面颜色稍淡;复眼黑色,单眼暗红,触角第 3、4、5 节末端黑,基部黄绿,小盾片长三角形,末端狭圆,达腹部中间,基部有 3 个横 列的小白点。 (2)点绿型:成虫:体长 13~15mm,身体黄色为主,前盾片有 3 个明 显的绿点,横列前缘小盾片基部亦有 3 个绿点横列,中间一个较大,两边较小, 末端亦有一个绿点与两翅革质部中央的绿点排列成一横列。 (3)黄肩绿型:成虫体长 12~15mm,体基本绿色,头部在两复眼前为 黄色或桔红色,前盾片前缘橘黄色或淡黄色,其余体色青绿。 卵:三个变型的若虫均相同,初龄时黑色,胸部杂有红斑,腹部杂有黄 斑,末龄若虫绿色,腹部与翅芽散生黑色斑点,外缘带红色,腹背边缘有半圆形 红斑,中央臭腺孔色斑肉白、黑、红三色组成。 2、细毛蝽(斑须蝽):Dolycoris bacearun (Linncus) 成虫:体长 8~13mm,体紫褐色,全体被很多纤细毛。触角 5 节,各节 先端黑色,基部黄白色;小盾片近三角形,末端狭圆光滑,黄色,前翅革质部淡 红褐色至暗红褐色,腹部外露部分黄色,侧接缘的节缝处两边黑色,足黄褐色, 胫节末端及跗节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