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何谓组织学和胚胎学 1.组织学 histology) 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细胞+间质→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系统 2.胚胎学( embryology) 研究个体发生、发育及其机理的学科 精子 受精 分裂、分化、发育 合子 胎儿 卵子 、研究技术 1.一般光镜技术 (1)石蜡切片步骤 取材、固定、包埋、薄切(5~10μm)、染色 (2)HE染色 ①苏木精( hematoxylin):为碱性染料,将核染成紫蓝色(嗜碱性) ②伊红( eosin):为酸性染料,将胞质染成粉红色(嗜酸性) 2.电镜技术 (1)透射电镜: 步骤:取材、固定、包埋、超薄切片(50~80nm)、电子染色; 电镜下所见结构称超微结构;电子密度高和电子密度低 (2)扫描电镜:喷镀金属膜,扫描成像;适用于观察细胞表面结构 3.组织化学( histochemistry) (1)一般组化 原理:组织切片+化学试剂→原位有色沉淀产物 例:PAS染色法
1 绪 论 一、何谓组织学和胚胎学 ⒈ 组织学(histology) 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细胞 + 间质 →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 器官→系统 ⒉ 胚胎学(embryology) 研究个体发生、发育及其机理的学科 二、研究技术 精子 受精 分裂、分化、发育 合子 胎儿 卵子 ⒈ 一般光镜技术 ⑴石蜡切片步骤: 取材、固定、包埋、薄切(5~10μm)、染色 ⑵HE 染色 ①苏木精(hematoxylin):为碱性染料,将核染成紫蓝色(嗜碱性) ②伊红(eosin):为酸性染料,将胞质染成粉红色(嗜酸性) ⒉ 电镜技术 ⑴ 透射电镜: 步骤:取材、固定、包埋、超薄切片(50~80nm)、电子染色; 电镜下所见结构称超微结构;电子密度高和电子密度低 ⑵ 扫描电镜:喷镀金属膜,扫描成像;适用于观察细胞表面结构 ⒊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⑴ 一般组化: 原理: 组织切片 + 化学试剂 → 原位有色沉淀产物 例:PAS染色法 1
多糖或糖蛋白≯多醛-紫红色沉淀 (2)免疫组化( immunohistochemistry) 原理: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结合原理,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多肽或蛋白质 步骤:制备抗体、标记抗体(用荧光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等标记)、检测抗 原 4.组织培养( tissue culture) 将离体细胞或组织在培养基中培养,以观察各种理化、生物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人体发育总论 、概述 1.受精标志性个体的产生,受精地点在输卵管壶腹部 2.人体发生或胚胎发生:从受精到胎儿出世,历时38周 前八周称胚( embryo),后三十周称胎( fetus) 生殖细胞和受精 1.生殖细胞( germ cel1):又称配子( gamete),为单倍体( haploid) (1)精子( sperm, spermatozoon) ①染色体组型为23,x或23,y ②精子的结构 头细胞膜 顶体:含顶体酶、透明质酸酶等 核 尾轴丝(9+2微管)贯穿全长 中段有线粒体鞘 ③精子获能( capacitation)和顶体反应( acrosome reaction) 精子获能:在女性生殖管道内获得受精能力的系列生理变化过程.受精 后的精子发生超激活和暴露与受精相关的受体 顶体反应:精子膜与顶体外膜多点融合,释放顶体酶
2 多糖或糖蛋白 过碘酸 多醛 Schiff 紫红色沉淀 ⑵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原理: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结合原理,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多肽或蛋白质 步骤:制备抗体、标记抗体(用荧光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等标记)、检测抗 原 ⒋ 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将离体细胞或组织在培养基中培养,以观察各种理化、生物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人体发育总论 一、 概述 1.受精标志性个体的产生,受精地点在输卵管壶腹部 2.人体发生或胚胎发生:从受精到胎儿出世,历时 38 周。 前八周称胚(embryo),后三十周称胎(fetus) 二、生殖细胞和受精 1. 生殖细胞(germ cell):又称配子(gamete),为单倍体(haploid) ⑴ 精子(sperm, spermatozoon) ① 染色体组型为 23,x 或 23,y ② 精子的结构: 头 细胞膜 顶体:含顶体酶、透明质酸酶等 核 尾 轴丝(9+2 微管)贯穿全长 中段有线粒体鞘 ③ 精子获能(capacitation)和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 精子获能:在女性生殖管道内获得受精能力的系列生理变化过程.受精 后的精子发生超激活和暴露与受精相关的受体 顶体反应:精子膜与顶体外膜多点融合,释放顶体酶 2
2)卵子(ovum): 卵冠丘复合体 ①次级卵母细胞 oocyte):处于II中期 ②透明带( zona pellucida):ZP3有精子识别位点 ③放射冠( corona radiata):由卵泡细胞构成 2.受精( fertilization (1)受精时间和地点:排卵后24小时内;输卵管壶腹部 (2)受精过程 ①精子与卵细胞相互作用:精子释放顶体酶,穿越放射冠 ②精子与透明带相互作用:精子与ZP3识别,穿越透明带 ③精子与卵母细胞相互作用 精子膜和卵子膜识别、融合 精子核和部分胞质进入卵母细胞内 透明带反应和卵膜阻断现象 雄原核和雌原核形成并融合 (3)受精意义 ①恢复46条染色体 ②决定胎儿性别 ③使合子富有生命力 三、胚胎的早期发育 1.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 滋养层 合子—≯桑椹胚胚泡胚泡腔 内细胞群 胚泡植入 (1)时间:受精后5-6天开始,11-12天完成 部位r正常:子宫体和底,常见子宫后壁 异常:前置胎盘和宫外孕
3 ⑵ 卵子(ovum): 卵冠丘复合体 ①次级卵母细胞(oocyte):处于 II 中期, ②透明带(zona pellucida):ZP3 有精子识别位点 ③放射冠(corona radiata):由卵泡细胞构成 2. 受精(fertilization) ⑴受精时间和地点:排卵后 24 小时内;输卵管壶腹部 ⑵受精过程 ① 精子与卵细胞相互作用:精子释放顶体酶,穿越放射冠 ② 精子与透明带相互作用:精子与 ZP3 识别,穿越透明带 ③ 精子与卵母细胞相互作用 精子膜和卵子膜识别、融合 精子核和部分胞质进入卵母细胞内 透明带反应和卵膜阻断现象 雄原核和雌原核形成并融合 (3)受精意义 ① 恢复 46 条染色体 ② 决定胎儿性别 ③ 使合子富有生命力 三、胚胎的早期发育 1.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 滋养层 合子 桑椹胚 胚泡 胚泡腔 内细胞群 2.胚泡植入 ⑴时间:受精后 5-6 天开始,11-12 天完成 部位 正常:子宫体和底,常见子宫后壁 异常:前置胎盘和宫外孕 3
(2)过程。极端滋养层分泌蛋白酶溶解内膜形成小缺口,胚泡由此埋入 滋养层分化成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 内膜缺口修复 (3)蜕膜反应和蜕膜 植入时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 蜕膜反应:植入后内膜进一步增厚、血供更丰富、腺体分泌更旺盛 蜕膜:可分基蜕膜、包蜕膜、壁蜕膜 3.胚层的形成 (1)二胚层胚盘的形成 内细胞群匚上胚层(羊膜腔的底))胚盘:为胚体发生的原基 下胚层(卵黄囊的顶) 滋养层:由细胞滋养层形成胚外中胚层 胚泡腔:改称胚外体腔 (2)三胚层胚盘的形成 原条「深部细胞增生、进入下胚层 内胚层 其余细胞增生、内陷、迁移—′中胚层(泄殖腔膜和口咽膜处无) 原结(原条头端)-≯头突→脊索管—脊索 上胚层 外胚层 4.胚层分化和胚体形成 (1)外胚层的分化 中轴部外胚层增厚→神经板r神经褶神经管:中枢神经系统原基 神经沟∫ 神经嵴: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 体表外胚层:分化为表皮及附属器等 (2)中胚层的分化
4 ⑵过程 极端滋养层分泌蛋白酶溶解内膜形成小缺口,胚泡由此埋入 滋养层分化成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 内膜缺口修复 ⑶蜕膜反应和蜕膜 植入时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 蜕膜反应:植入后内膜进一步增厚、血供更丰富、腺体分泌更旺盛 蜕膜:可分基蜕膜、包蜕膜、壁蜕膜 3.胚层的形成 ⑴二胚层胚盘的形成 内细胞群 上胚层(羊膜腔的底) 胚盘:为胚体发生的原基 下胚层(卵黄囊的顶) 滋养层:由细胞滋养层形成胚外中胚层 胚泡腔:改称胚外体腔 ⑵三胚层胚盘的形成 原条 深部细胞增生、进入下胚层 内胚层 其余细胞增生、内陷、迁移 中胚层(泄殖腔膜和口咽膜处无) 原结(原条头端) 头突 脊索管 脊索 上胚层 外胚层 ⒋ 胚层分化和胚体形成 ⑴外胚层的分化 中轴部外胚层增厚 神经板 神经褶 神经管:中枢神经系统原基 神经沟 神经嵴: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 体表外胚层:分化为表皮及附属器等 ⑵中胚层的分化 4
轴旁中胚层体节:分化为真皮、中轴骨、骨骼肌 间介中胚层:为泌尿生殖系统的原基 侧中胚层体壁中胚层:分化为体壁的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 原始体腔:分割为心包腔、胸膜腔和腹膜腔 脏壁中胚层:分化为消化、呼吸道管壁的肌组织和结缔组织 #间充质:中胚层形成的胚胎性结缔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组成 (3)内胚层的分化和体形建立 胚盘r侧褶(外胚层生长快和羊膜腔的扩展)圆柱状“C”形胚体 头、尾褶(胚盘中轴生长快) 内胚层≯原始消化管:为消化管、消化腺和呼吸系统的原基 5.胎膜与胎盘 (1)胎膜 ①绒毛膜初级绒毛干 次级绒毛于:细胞滋养层亮使绒毛与规膜茶密连接 级绒毛干 #平滑绒毛膜和丛密绒毛膜 ②羊膜囊 V随胚盘头尾褶和侧褶向腹面包卷 羊膜腔的扩展使羊膜、平滑绒毛膜、包蜕膜和壁蜕膜融合,胚 外体腔和子宫腔消失,子宫内仅存羊膜腔 V羊水早期由羊膜上皮分泌,晚期胎儿尿液注入 正常1000-1500m1,过多(>2000m1)或过少(<500m1)可 能与某些先天畸形有关 检测羊水标本可了解胎儿性别、诊断先天畸形和遗传疾病 ③卵黄囊κ卵黄囊的顶(内胚层)形成原始消化管 胚外中胚层发生造血干细胞 内胚层发生原始生殖细胞
5 轴旁中胚层 体节:分化为真皮、中轴骨、骨骼肌 间介中胚层:为泌尿生殖系统的原基 侧中胚层 体壁中胚层:分化为体壁的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 原始体腔:分割为心包腔、胸膜腔和腹膜腔 脏壁中胚层:分化为消化、呼吸道管壁的肌组织和结缔组织 #间充质:中胚层形成的胚胎性结缔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组成 ⑶内胚层的分化和体形建立 胚盘 侧褶(外胚层生长快和羊膜腔的扩展) 圆柱状“ C”形胚体 头、尾褶(胚盘中轴生长快) 内胚层 原始消化管:为消化管、消化腺和呼吸系统的原基 ⒌ 胎膜与胎盘 ⑴胎膜 ①绒毛膜 初级绒毛干 次级绒毛干: 细胞滋养层壳,使绒毛与蜕膜紧密连接 三级绒毛干 ﹟平滑绒毛膜和丛密绒毛膜 ②羊膜囊 ▽随胚盘头尾褶和侧褶向腹面包卷; ▽羊膜腔的扩展使羊膜、平滑绒毛膜、包蜕膜和壁蜕膜融合, 胚 外体腔和子宫腔消失,子宫内仅存羊膜腔 ▽羊水 早期由羊膜上皮分泌,晚期胎儿尿液注入 正常 1000-1500ml,过多(﹥2000ml)或过少(﹤500ml)可 能与某些先天畸形有关 检测羊水标本可了解胎儿性别、诊断先天畸形和遗传疾病 ③卵黄囊 卵黄囊的顶(内胚层)形成原始消化管 胚外中胚层发生造血干细胞 内胚层发生原始生殖细胞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