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思路:讲授物理层的基本功能及接口特性: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模拟信号、模 拟数据与数字信号、数字数据的区别;信道的定义及分类;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的概 念及区别,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因素:信噪比的计算公式,码元的概念, 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四种信道复用技术 教授思| SONET和SDH: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的教学方|运用图表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尽可能地举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帮忙学生理 法和辅助解: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课堂教学要思路清晰 手段,板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注重对学习的启发和引导。 重点如何|每次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的 突出,难作用。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点如何解 央,师生 动等 本章思考题 习题P61-622-01,2-03,2-05,2-08,2-09,2-10,2-11,2-13,2-14,2-16 和习题 主要|(1高传善,钱松荣,毛迪林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第2章物理层 第1次课 学时2 第2章物理层 章节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讲授主要|2.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内容3.信道概念,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 4.信道的极限容量,信噪比的计算,码元的概念 重点 信道概念,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 难点|2.信道的极限容量,信噪比的计算,码元的概念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要求掌握 知识占2.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分析方法2.信道概念,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 3.信道的极限容量,信噪比的计算,码元的概念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助 手段,板 书设计, 重点如何 突出,难 点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教授思路:讲授物理层的基本功能及接口特性;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模拟信号、模 拟数据与数字信号、数字数据的区别;信道的定义及分类;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的概 念及区别,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因素;信噪比的计算公式,码元的概念, 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四种信道复用技术; SONET和SDH;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运用图表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尽可能地举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帮忙学生理 解;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课堂教学要思路清晰、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注重对学习的启发和引导。 每次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的 作用。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本章思考题 和习题 习题P61-62 2-01,2-03,2-05,2-08,2-09,2-10,2-11,2-13,2-14,.2-16 主要 参考资料 [1] 高传善,钱松荣,毛迪林.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第2章 物理层 第1次课 学时2 章节 第2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讲授主要 内容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2.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3.信道概念,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 4.信道的极限容量,信噪比的计算,码元的概念 重点 难点 1.信道概念,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 2.信道的极限容量,信噪比的计算,码元的概念. 要求掌握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2.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2.信道概念,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 3.信道的极限容量,信噪比的计算,码元的概念
教授思路:讲解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向上屏蔽底层实现的细 教授思节: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信息,数据,信号的概念有分类,信道概念,通信的 路,采用 的教学方种基本方式: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的概念及区别,最基本的三种二元制调制方法 法和辅助奈奎斯特定理及香农公式中信噪比计算:码元的概念。 手段,板 书设计, 重点如何运用图表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尽可能地举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帮忙学生理 突出,难|解;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 点如何解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的作 决,师生 互动等用 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作业布置·上交作业:P61,201,2103,20,208,209 主要(]高传善,钱松荣,毛迪林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 2001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第2章物理层 第2次课 学时2 第2章物理层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章节|2.4信道复用技术 2.5数字传输系统 6宽带接入技术 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及使用 讲授主要 双绞线的排线顺序及制作 内容4 3.四种信道复用技术的原理; 数字传输标准 SONET和SDH 5.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介绍 重点1.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 难点2.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介绍。 1.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及使用 要求掌握|2.双纹线的排线顺序及制作 知识点和3三种信道复用技术的原理 分析方法4.数字传输标准SNET和SDH 5.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助 手段,板 书设计, 重点如何 突出,难 点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教授思路:讲解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向上屏蔽底层实现的细 节;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信息,数据,信号的概念有分类,信道概念,通信的三 种基本方式;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的概念及区别,最基本的三种二元制调制方法; 奈奎斯特定理及香农公式中信噪比计算;码元的概念。 运用图表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尽可能地举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帮忙学生理 解;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 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的作 用。 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作业布置 l 上交作业:P61,2-01,2-03,2-05,2-08,2-09 主要 参考资料 [1] 高传善,钱松荣,毛迪林.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第2章 物理层 第2次课 学时2 章节 第2章 物理层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宽带接入技术 讲授主要 内容 1.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及使用; 2.双绞线的排线顺序及制作; 3.四种信道复用技术的原理; 4. 数字传输标准SONET和SDH; 5.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介绍 重点 难点 1.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 2.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介绍。 要求掌握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1.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及使用; 2.双绞线的排线顺序及制作; 3.三种信道复用技术的原理; 4. 数字传输标准SONET和SDH; 5.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教授思路:介绍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及使用场合:双绞线的排线顺序及 教授思制作方法;四种信道复用技术的原理;数字传输标准S0NET和SDH常用的宽带 路,采用接入技术介绍 的教学方 法和辅助运用图表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比: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的介绍最好结 手段,板合实物讲解 书设计 重点如俪同时尽可能地举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帮忙学生理解: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 突出,难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 点如何解 决,师生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的作 互动等用 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作业布置 上交作业P62,2-10,2-11,2-13,2-14,2-16 预习第三章 高传善,钱松荣,毛迪林.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 参考资料|2001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第3章数据链路层 学时:10 第3章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及功能;三个基本问题,点对点协议PPP的工作原理,局域网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的 CSMA/CD协议原理: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MAC层,扩展以太网的常用方法及各 层扩展的方法;常见的高速以太网 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重点 难点2.局域网的 CSMA/CD协议原理 3.扩展以太网的常用方法 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要求掌握2.点对点协议PP 内容3.局域网的 CSMA/CD协议原理 4.扩展以太网的常用方法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助 手段,板 书设计, 重点如何 突出,难 点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教授思路:介绍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及使用场合;双绞线的排线顺序及 制作方法;四种信道复用技术的原理; 数字传输标准SONET和SDH; 常用的宽带 接入技术介绍; 运用图表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比;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特点的介绍最好结 合实物讲解。 同时尽可能地举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帮忙学生理解;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 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 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的作 用。 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作业布置 l 上交作业 P62, 2-10,2-11,2-13,2-14,.2-16 l 预习第三章 主要 参考资料 [1] 高传善,钱松荣,毛迪林.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学时:10 章节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知 识 点 和 分析方法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及功能;三个基本问题,点对点协议PPP的工作原理,局域网 的CSMA/CD协议原理;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MAC层,扩展以太网的常用方法及各 层扩展的方法;常见的高速以太网。 重点 难点 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2.局域网的CSMA/CD协议原理 3.扩展以太网的常用方法 要求掌握 内容 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2.点对点协议PPP; 3.局域网的CSMA/CD协议原理; 4.扩展以太网的常用方法
教授思路:讲授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及功能:数据链路层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点 对点协议PPP的工作原理,局域网的 CSMA/CD协议原理;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计算 方法,MAC层,扩展以太网的常用方法及各层扩展的方法;常见的高速以太网。 教授思 路,采用可结合现实的例子来进行讲解 法和辅助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课堂教学要思路清晰、详略 手段,板得当,突出重点,注重对学习的启发和引导。 书设计 重点如何/每次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的 突出,难作用。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点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本章思考题P105,3-01,3-02,3-014,3-05,3-07,3-09,3-11,3-13,314,3-19,3-20,3-2,3-25 和习题 [1]Andrew S 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 Fourth Edition ) Prentice-Hall Inc 主要 参考资料|203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第3章数据链路层第1次课 学时2 第3章数据链路层 章节 3.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讲授主要2.链路,数据链路的概念 内容3.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重点1.链路,数据链路的概念及区别 难点|2.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要求掌握 1.链路,数据链路的概念及区别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2.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助 手段,板 书设计, 重点如何 突出,难 点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教授思路:讲授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及功能;数据链路层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点 对点协议PPP的工作原理,局域网的CSMA/CD协议原理;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计算 方法,MAC层,扩展以太网的常用方法及各层扩展的方法;常见的高速以太网。 可结合现实的例子来进行讲解; 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课堂教学要思路清晰、详略 得当,突出重点,注重对学习的启发和引导。 每次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的 作用。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本章思考题 和习题 P105, 3-01,3-02,3-04,3-05,3-07,3-09,3-11,3-13,3-14,3-19,3-20,3-22,3-25 主要 参考资料 [1]Andrew S Tanenbaum,Computer Networks(Fourth Edition),Prentice-Hall Inc., 2003 [2]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第1次课 学时2 章节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讲授主要 内容 1.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2. 链路,数据链路的概念 3. 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重点 难点 1.链路,数据链路的概念及区别 2. 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要求掌握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1.链路,数据链路的概念及区别 2. 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教投思|教授思路:介绍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链路,数据链路的概念及区别:数据链路 路,采用 的教学方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如何封装成帧,如何透明传输,错检测的方法 法和辅助运用图表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尽可能地举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帮忙学生理 手段,板 解 书设计, 重点如何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课堂教学要思路清晰、详 突出,难略得当,突出重点,注重对学习的启发和引导 点如何解 每次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 决,师生 互动等的作用。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作业布置|P105,3-0,3-02,3-04,305,3-07 [1 ]Andrew S 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 Fourth Edition ), Prentice-Hall Inc 主要 参考资料 2003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第3章数据链路层 第2次课 学时2 第3章数据链路层 章节 3.2点对点协议PPP 1点对点协议PPP的特点及组成 讲授主要 内容2理解停止等待协议 3理解滑动窗口协议,实现流量控制 掌握PPP协议在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 理解停止等待协议 理想化的数据传输 重点 难点 具有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 理解滑动窗口协议,实现流量控制 ●了解传输层类似的流量控制功能 要求掌握掌握PP协议在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理解停止等待协议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助 手段,板 书设计, 重点如何 突出,难 点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教授思路:介绍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链路,数据链路的概念及区别;数据链路 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如何封装成帧,如何透明传输,错检测的方法; 运用图表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尽可能地举一些现实的例子来帮忙学生理 解; 多媒体课件要清晰、生动,同时辅以板书内容突出重点。课堂教学要思路清晰、详 略得当,突出重点,注重对学习的启发和引导。 每次上课前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起到突出重点 的作用。课堂采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作业布置 P105, 3-01,3-02,3-04,3-05,3-07 主要 参考资料 [1]Andrew S Tanenbaum,Computer Networks(Fourth Edition),Prentice-Hall Inc., 2003 [2]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第2次课 学时2 章节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2 点对点协议PPP 讲授主要 内容 1 点对点协议PPP的特点及组成 2 理解停止等待协议 3 理解滑动窗口协议,实现流量控制 重点 难点 l 掌握PPP协议在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 l 理解停止等待协议 – 理想化的数据传输 – 具有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 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 l 理解滑动窗口协议,实现流量控制 l 了解传输层类似的流量控制功能 要求掌握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掌握PPP协议在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 理解停止等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