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状物记叙文中的绘形状物不同于写景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前者的绘形严格地讲 是“绘神”一一描绘事物的神韵(像人一样具有的精神状态),为后文的联想象征作依 据:而后者才是绘形一一具体描绘事物的形状,给人以如见其物,如见其景之感,为 后文的抒情做铺垫。试比较 【例文4】那是力争上游的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 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 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 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 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 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例文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 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前一段中加点的词都是人所具有的姿态、情感或精神用这些词来描绘白杨树,就 赋予白杨树以人的魅力,从而为后面的议论(联想和象征)提供依据,而后一段是具 体描绘矮松的形状,为表现济南冬天的温暖做铺垫。由此可见,状物记叙文的绘形状 物不是简单地对事物加以描绘,它具有选择性,它总是选择那些能够为后文的联想象 征提供依据的特点进行描绘,以为后文提供议论的依据。(当然这种描绘也要依照一定 的顺序。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后文的联想象征了,它不是随心所欲的联想,也不是随心 所欲的议论,它是在前文绘形基础上的深化 作文训练 1、题目:(1)《红烛颂》(2)《青松赞》(3)《路》 2、要求:(1)任选一题成文;(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状物记叙文
明确:状物记叙文中的绘形状物不同于写景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前者的绘形严格地讲 是“绘神”——描绘事物的神韵(像人一样具有的精神状态),为后文的联想象征作依 据;而后者才是绘形——具体描绘事物的形状,给人以如见其物,如见其景之感,为 后文的抒情做铺垫。试比较: 【例文 4】那是力争上游 ....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 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 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 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 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 ....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 .... 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对抗着西北风 ......。 【例文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 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前一段中加点的词都是人所具有的姿态、情感或精神用这些词来描绘白杨树,就 赋予白杨树以人的魅力,从而为后面的议论(联想和象征)提供依据,而后一段是具 体描绘矮松的形状,为表现济南冬天的温暖做铺垫。由此可见,状物记叙文的绘形状 物不是简单地对事物加以描绘,它具有选择性,它总是选择那些能够为后文的联想象 征提供依据的特点进行描绘,以为后文提供议论的依据。(当然这种描绘也要依照一定 的顺序。)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后文的联想象征了,它不是随心所欲的联想,也不是随心 所欲的议论,它是在前文绘形基础上的深化。 作文训练: 1、题目:(1)《红烛颂》(2)《青松赞》(3)《路》 2、要求:(1)任选一题成文;(2)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状物记叙文
第二节把握四种结构 上一讲,我们重点讲授了状物记叙文(状物散文)必须重点表现的四点内容,这 讲,我们将重点讲授状物记叙文的四种基本结构,状物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是:托物 言志式、以物喻人式、借物抒情式、借物明理式。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1、托物言志式:就是借赞美事物来表达自己具有该事物一样的性格志趣或精神品 质。来看一篇文言: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②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⑤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⑧噫!菊 之爱,陶后鲜有闻。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⑩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篇文章①②句为铺情引物,③-⑥句为绘形状物,⑦句为联想象征,⑧-⑩句为 点题作结,全文借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般性格,来表现自己不愿与世俗 流合污、洁身自爱的性格 2、以物喻人式:就是借对某事物的赞美,来赞美与该事物相似的人。来看下面这 篇散文: 银杏,树中的君子
第二节 把握四种结构 上一讲,我们重点讲授了状物记叙文(状物散文)必须重点表现的四点内容,这 一讲,我们将重点讲授状物记叙文的四种基本结构,状物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是:托物 言志式、以物喻人式、借物抒情式、借物明理式。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1、托物言志式:就是借赞美事物来表达自己具有该事物一样的性格志趣或精神品 质。来看一篇文言: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②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⑤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⑧噫!菊 之爱,陶后鲜有闻。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⑩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篇文章①-②句为铺情引物,③-⑥句为绘形状物,⑦句为联想象征,⑧-⑩句为 点题作结,全文借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般性格,来表现自己不愿与世俗 同流合污、洁身自爱的性格。 2、以物喻人式:就是借对某事物的赞美,来赞美与该事物相似的人。来看下面这 篇散文: 银杏,树中的君子
缪振光 ①如今在许多城市里,只要你稍加留意都能见得银杏。在我工作的地方,街道两旁及办 楼所在的湖畔之岸,种植了一排一排的银杏树,毎天上下班都能观赏到。在“蝉鸣败叶, 蛩响衰草,相应喧喧”的深秋时节,看那金黄色的银杏叶,毎与晨曦中最初的缕阳光,或 与晩霞中最后的几抹轻云相辉映把晩秋渲染得格外富丽与庄严时种对银杏的赞美之情, 便油然而生。(铺情引物) ②不过,银杏又是一种质朴、古雅的树,它浑身都是宝。据说,银杏为银杏科唯一生存 的种类,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又是珍贵的药材和干果树种,由于具有许多原始性状,对硏 究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川气候有重要价值。 ③银杏的树叶,形状奇特,似扇形,如鸭蹼;树光洁通直,大多高大挺拔,冠大荫状, 具有降温作用。银杏寿命绵长,虫不侵害,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抗烟尘、抗火灾、抗 有毒气体。因此,银杏都能长期生长,树龄可达两三干年。世界上最长寿的银杏,是在我们 中国的山东菖县城西,九公里处风景宜人的浮来山,树龄达4千余年,被誉为“天下第一 银杏树”,已被列入“世界之最”和《世界吉尼斯大全》。 ④银杏的生长,一年之中,四季分明,清清楚楚。春天到了,银杏的树叶适时而发,不 赶早,也不滞后。早春二月,春寒料峭,银杏的枝头萌生细小的新芽,待百花争艳的时候, 她便从古老的身躯中绽出一片片嫩绿的小手,在春风中招呼着,生机盎然,一点也不亚于其 它名贵的树木花草,然而她决不婀娜妖娆或艳丽妩媚;夏天到了,嫰绿的叶子变成了墨绿色 的鸭蹼,显得端庄典雅。当你顶着炎炎烈日走在路上的时候,你渴望有一片阴凉为你遮挡毒 日,而又正苦于找不到路边的树荫,此时,你若发现有一株或一排银杏树,只要往它的脚下 站,它就非常慷慨地为你遮荫,厚实的叶子如-把把扇孑为你轻轻地摇曳着。此刻,你- 主凉爽多了,你是否感觉到烈日下的银杏树,它那银白色的躯干多么伟岸正直,抑或你抬头
缪振光 ①如今在许多城市里,只要你稍加留意都能见得银杏。在我工作的地方,街道两旁及办 公楼所在的湖畔之岸,种植了一排一排的银杏树,每天上下班都能观赏到。在“蝉鸣败叶, 蛩响衰草,相应喧喧”的深秋时节,看那金黄色的银杏叶,每与晨曦中最初的一缕阳光,或 与晚霞中最后的几抹轻云相辉映,把晚秋渲染得格外富丽与庄严时,一种对银杏的赞美之情, 便油然而生。(铺情引物) ②不过,银杏又是一种质朴、古雅的树,它浑身都是宝。据说,银杏为银杏科唯一生存 的种类,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又是珍贵的药材和干果树种,由于具有许多原始性状,对研 究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川气候有重要价值。 ③银杏的树叶,形状奇特,似扇形,如鸭蹼;树干光洁通直,大多高大挺拔,冠大荫状, 具有降温作用。银杏寿命绵长,虫不侵害,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抗烟尘、抗火灾、抗 有毒气体。因此,银杏都能长期生长,树龄可达两三千年。世界上最长寿的银杏,是在我们 中国的山东莒县城西,九公里处风景宜人的浮来山,树龄达 4 千余年,被誉为“天下第一 银杏树”,已被列入“世界之最”和《世界吉尼斯大全》。 ④银杏的生长,一年之中,四季分明,清清楚楚。春天到了,银杏的树叶适时而发,不 赶早,也不滞后。早春二月,春寒料峭,银杏的枝头萌生细小的新芽,待百花争艳的时候, 她便从古老的身躯中绽出一片片嫩绿的小手,在春风中招呼着,生机盎然,一点也不亚于其 它名贵的树木花草,然而她决不婀娜妖娆或艳丽妩媚;夏天到了,嫩绿的叶子变成了墨绿色 的鸭蹼,显得端庄典雅。当你顶着炎炎烈日走在路上的时候,你渴望有一片阴凉为你遮挡毒 日,而又正苦于找不到路边的树荫,此时,你若发现有一株或一排银杏树,只要往它的脚下 一站,它就非常慷慨地为你遮荫,厚实的叶子如一把把扇子为你轻轻地摇曳着。此刻,你一 定凉爽多了,你是否感觉到烈日下的银杏树,它那银白色的躯干多么伟岸正直,抑或你抬头
望一望它的树冠,在深邃蔚蓝色的天空下,葱郁素静,又多么象-位大丈夫;秋天到了,银 杏如同其它普通的树木一样,秋风扫过,及时地更换衣装,在秋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金 光灿烂,它向着春夏的稚嫩和繁荣告别,带着不凡的气度,捧出累累的果实。此时,人们品 尝它的白色的果子(因而银杏也称白果),感受着它的丰富与价值,它又多么象一位慈祥幽 雅的老人。当秋风一再催促的时候,银杏的树叶就不贪恋尘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它 抖擞银身,金叶如同翩翩的蝴蝶,纷纷飞舞坠落。清晨,雨霁风止,凉风习习,道路旁,枯 丛中,到处都是黄灿灿的鸭掌叶,当你踏在这些金黄色的叶子上面,呼吸着清晨凉而新鲜的 空气的时候,你一定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晚秋的那份悲凉与壮丽,进而更假想到银杏的洒脱 与利落。冬天呢,银杏自然进入收藏阶段,自敛而谦逊。但它的枝桠一律向上,在寒风怒吼 中,显得铁铮铮,硬朗朗,一点也不怨天尤人,自信而乐观。当隆冬瑞雪纷飞的时候,它全 身披挂着素衣缟袂,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绘形状物) ⑤是呵,这就是银杏。因为它清心寡欲,洁身自好,它从不污染环境,不侵害别人,因 而百毒不侵,百虫不害;因为它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它适应环境,甘于奉献,因而能宁静 致远,堂堂正正;还因为它气度不凡,乐观向上,它从不自哀自怜,叹世之无常,因而它清 风道骨,长寿绵延。(联想象征) ⑥银杏,平凡而令人尊敬,它是木中的寿星,树中的君子。(点题作结) 这篇状物散文,借歌颂银杏,来歌颂像银杏那样具有清心寡欲、洁身自好、应时而变、 顺势而为、甘于奉献、堂堂正正、乐观向上、长寿绵延的普普通通的老人们。 3、借物抒情式:就是借赞美某个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心情。来看下面这篇文章: 栀子花琐记 文小舟 说不清什么时候,众花之中,我独爱栀子花,或许是由于它的幽香,或许是由于它的 寂寞。(铺情以物
望一望它的树冠,在深邃蔚蓝色的天空下,葱郁素静,又多么象一位大丈夫;秋天到了,银 杏如同其它普通的树木一样,秋风扫过,及时地更换衣装,在秋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金 光灿烂,它向着春夏的稚嫩和繁荣告别,带着不凡的气度,捧出累累的果实。此时,人们品 尝它的白色的果子(因而银杏也称白果),感受着它的丰富与价值,它又多么象一位慈祥幽 雅的老人。当秋风一再催促的时候,银杏的树叶就不贪恋尘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它 抖擞银身,金叶如同翩翩的蝴蝶,纷纷飞舞坠落。清晨,雨霁风止,凉风习习,道路旁,枯 丛中,到处都是黄灿灿的鸭掌叶,当你踏在这些金黄色的叶子上面,呼吸着清晨凉而新鲜的 空气的时候,你一定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晚秋的那份悲凉与壮丽,进而更假想到银杏的洒脱 与利落。冬天呢,银杏自然进入收藏阶段,自敛而谦逊。但它的枝桠一律向上,在寒风怒吼 中,显得铁铮铮,硬朗朗,一点也不怨天尤人,自信而乐观。当隆冬瑞雪纷飞的时候,它全 身披挂着素衣缟袂,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绘形状物) ⑤是呵,这就是银杏。因为它清心寡欲,洁身自好,它从不污染环境,不侵害别人,因 而百毒不侵,百虫不害;因为它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它适应环境,甘于奉献,因而能宁静 致远,堂堂正正;还因为它气度不凡,乐观向上,它从不自哀自怜,叹世之无常,因而它清 风道骨,长寿绵延。(联想象征) ⑥银杏,平凡而令人尊敬,它是木中的寿星,树中的君子。(点题作结) 这篇状物散文,借歌颂银杏,来歌颂像银杏那样具有清心寡欲、洁身自好、应时而变、 顺势而为、甘于奉献、堂堂正正、乐观向上、长寿绵延的普普通通的老人们。 3、借物抒情式:就是借赞美某个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心情。来看下面这篇文章: 栀子花琐记 文 小舟 说不清什么时候,众花之中,我独爱栀子花,或许是由于它的幽香,或许是由于它的 寂寞。(铺情以物)
初夏多雨时节,栀子树叶肥花茂,迎着濛濛细雨,绽开洁白的花瓣,吐岀幽雅的清香。 小的时候,常爱和小伙伴冒雨采摘花儿,那时不懂事,只觉得它的花香是那么诱人,摘回家 插在瓶里,满屋子芬芳,伴着花香看书、写作业是一件好快乐的事。(绘形状物) 长大以后,翻阅了一些闲书,这才知道,在古书和古人眼里,栀子竟是与佛家有着极 深的渊源。栀子之种,据传来自天竺,佛经上称其为詹卜。《长物志》日:"詹卜清芬,佛 家所重,古称禅友,殆非虚言。“于是,古人的诗词,所赋栀子者,总与佛家有所牵连。王 十朋的《栀子》言道:“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宋朝诗人 蒋梅边咏栀子曰:“清静法身如雪莹,夜来林下现孤芳。对花六月无炎署,省却铜炉几柱香。 我对佛经无研究,但炎炎酷暑,得其香而能心静气和,也不失为件快事。中国的花草树木常 蕴含其独特的文化意味,如松之高洁、菊之隐逸、梅之冷艳、兰之幽雅……当我知道了栀子 与禅的因缘,不期然对其又增几分爱慕之心 而关于栀子花的事,记忆中最深的是我十九岁当兵那年发生的。那里我才到部队三个 多月,正经历一个老百姓到兵的转变。军营严明的纪律、枯燥刻板的生活作息制度、每日腰 酸背疼的队列操练,几乎累得我要趴下,这时出乎意外的父母亲来看我了,他们匆匆忙忙在 连队待了两个多小时就走了。之后,我打开父母专为我带来的包裹,发现里面不仅有吃的 穿的、用的等零碎的许多物品,我居然还看到一方手帕里包着几朵半开的栀子花,我的眼泪 顿时很不听话地流下来,从小到大,我一直以为有点重男轻女的妈妈对我有些忽略,而当闻 到这幽幽的清香时,我终于明白:在母亲的心里,每个儿女的份量其实是一样重的。(联想 象征) 栀子与禅有缘,更与爱有关,这便是我对栀子的看法。它能净化空气,更能净化灵魂。 不过,古书中唯一让我疑惑的是:古代有红色的栀子花。大诗人杜甫就吟咏过,但五代以后
初夏多雨时节,栀子树叶肥花茂,迎着濛濛细雨,绽开洁白的花瓣,吐出幽雅的清香。 小的时候,常爱和小伙伴冒雨采摘花儿,那时不懂事,只觉得它的花香是那么诱人,摘回家 插在瓶里,满屋子芬芳,伴着花香看书、写作业是一件好快乐的事。(绘形状物) 长大以后,翻阅了一些闲书,这才知道,在古书和古人眼里,栀子竟是与佛家有着极 深的渊源。栀子之种,据传来自天竺,佛经上称其为詹卜。《长物志》曰:“詹卜清芬,佛 家所重,古称禅友,殆非虚言。”于是,古人的诗词,所赋栀子者,总与佛家有所牵连。王 十朋的《栀子》言道:“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宋朝诗人 蒋梅边咏栀子曰:“清静法身如雪莹,夜来林下现孤芳。对花六月无炎署,省却铜炉几柱香。” 我对佛经无研究,但炎炎酷暑,得其香而能心静气和,也不失为件快事。中国的花草树木常 蕴含其独特的文化意味,如松之高洁、菊之隐逸、梅之冷艳、兰之幽雅……当我知道了栀子 与禅的因缘,不期然对其又增几分爱慕之心。 而关于栀子花的事,记忆中最深的是我十九岁当兵那年发生的。那里我才到部队三个 多月,正经历一个老百姓到兵的转变。军营严明的纪律、枯燥刻板的生活作息制度、每日腰 酸背疼的队列操练,几乎累得我要趴下,这时出乎意外的父母亲来看我了,他们匆匆忙忙在 连队待了两个多小时就走了。之后,我打开父母专为我带来的包裹,发现里面不仅有吃的、 穿的、用的等零碎的许多物品,我居然还看到一方手帕里包着几朵半开的栀子花,我的眼泪 顿时很不听话地流下来,从小到大,我一直以为有点重男轻女的妈妈对我有些忽略,而当闻 到这幽幽的清香时,我终于明白:在母亲的心里,每个儿女的份量其实是一样重的。(联想 象征) 栀子与禅有缘,更与爱有关,这便是我对栀子的看法。它能净化空气,更能净化灵魂。 不过,古书中唯一让我疑惑的是:古代有红色的栀子花。大诗人杜甫就吟咏过,但五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