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 可以省略,但从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可以补足 宾语。 《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 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 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 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 可以省略,但从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可以补足 宾语。 《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 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 能病。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 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使动,但比较少见。及物动 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在结构形式上与使动用法 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所表达的意义不 同。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 活用 《左传宣公二年》:“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隆武。” 《左传宣公二年》:“将战,华元杀羊食士。” 《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有些使动用法通过改变读音和本义加以区别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使动,但比较少见。及物动 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在结构形式上与使动用法 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所表达的意义不 同。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 活用。 《左传·宣公二年》:“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武。” 《左传·宣公二年》:“将战,华元杀羊食士。” 《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有些使动用法通过改变读音和本义加以区别
《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墨子·公输》:“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 2:5 贾谊《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 “序八州而朝同列。”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宾语也有省略的情况。 例如: 《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 草具。”(草,粗恶;具,馔具,指饭食)食以 草具”即“食之以草具”,意为“用粗恶的饭 食让他(冯谖)吃
《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墨子·公输》:“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 王?’” 贾谊《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 “序八州而朝同列。”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宾语也有省略的情况。 例如: 《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 草具。”(草,粗恶;具,馔具,指饭食)“食以 草具”即“食之以草具”,意为“用粗恶的饭 食让他(冯谖)吃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 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具有“使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 在古汉语中,形容词经常用作使动。 《战国策赵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 之以膏腴之地。” 《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 能贫。”《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 其身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 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具有“使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 在古汉语中,形容词经常用作使动。 《战国策·赵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 之以膏腴之地。” 《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 能贫。”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 其身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 何时照我还。” 《聊斋志异·促织》:“其值,居为奇货。” 形容词用作使动时,它的宾语有时也可以省略。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 贫。…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韩非子·说林下》:“桓赫曰:‘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 何时照我还。” 《聊斋志异·促织》:“昂其值,居为奇货。” 形容词用作使动时,它的宾语有时也可以省略。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 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韩非子·说林下》:“桓赫曰:‘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