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中学2011年中考统测卷 姓名 得分: 、积累与运用(含|~7小题,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更改错别字,将正确的汉字或拼音书写在方格里。(3分) (fen)外妖娆(ke尽职守断擘残垣畏缩不前销声匿迹语无论次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 连忘返。 D.教育部进一步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的应届生等量齐观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天边微波疯 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 5.名著阅读。(2分) ⑩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 才被降伏的? 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6。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分)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1/11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 1 / 11 坡头中学 2011 年中考统测卷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含 l~7 小题,20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更改错别字,将正确的汉字或拼音书写在方格里。(3 分) (fèn)外妖娆 (kè)尽职守 断擘残垣 畏缩不前 销声匿迹 语无论次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 ....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 ....,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 连忘返 ...。 D.教育部进一步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的应届生等量齐观 ....。 4.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天边微波疯 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 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 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5.名著阅读。(2 分) (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 才被降伏的? (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6 。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J 分)
(1)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看重考生的学习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 的面试,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2)今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Ⅳ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 平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一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3)5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 星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4)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 得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你得到的主要信息: 7.默写。(8分,每空1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②③④⑤ 白露为霜。(《诗经·秦风》)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于》)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苫之情的名句是 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 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 综合运用(含8-12题,共16分 (一)长江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以“魅力语文”为主题的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 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8.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项。(3分) 示例:编演课本剧。 项目 项目二: 项目三 9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三个项目中选一项,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并陈述 设计该环节的理由。(3分) 项目名称: 主要环节 理由: 10.编演课本剧是本次活动的项目之一。为了指导同学们编写课本剧,学生会派你去邀 请一位剧作家来校作专题报告。见到剧作家时,你会对他说:“您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2/11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 2 / 11 (1)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看重考生的学习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 的面试,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2)今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 CCTV 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 平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一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3)5 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 23 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 星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4)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 得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你得到的主要信息: 7.默写。(8 分,每空 1 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② ,白露为霜。(《诗经·秦风》)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于》) 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苫之情的名句是 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 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 二、综合运用(含 8-12 题,共 16 分) (一)长江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以“魅力语文”为主题的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 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8.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项。(3 分) 示例:编演课本剧。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9.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三个项目中选一项,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并陈述 设计该环节的理由。(3分) 项目名称: 主要环节: 理由: 10.编演课本剧是本次活动的项目之一。为了指导同学们编写课本剧,学生会派你去邀 请 一 位 剧 作 家 来 校 作 专 题 报 告 。 见 到 剧 作 家 时 , 你 会 对 他 说 :“ 您
好! 。”(2分) (二)某班级在本学期的“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开展了一次辩论 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小王同学说:“比尔盖茨是世人公认的成功人士,人们提到他。 总会在他的名字前冠以‘世界首富’的称渭,他的财富就是他成功的标志。所以我认为,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是金钱。” 11你是否赞同小王的说法?为什么?(4分) 答 12如果由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主持人,请你仿照下面 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活动的结束语。(4分) 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答:金钱 金钱 三、阅读理解(含13~34小题,44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3~16题。(共14分) 甲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 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 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 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卜a于市,日:“我田忌 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0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 为人卜者③,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闸:念h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⑧曲桡:桡,念nao。曲桡, 这里指混淆观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 一金。⑥卜:念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3/11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 3 / 11 好! 。”(2 分) (二)某班级在本学期的“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开展了一次辩论 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小王同学说:“比尔盖茨是世人公认的成功人士,人们提到他。 总会在他的名字前冠以‘世界首富’的称渭,他的财富就是他成功的标志。所以我认为,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是金钱。” 11 你是否赞同小王的说法?为什么?(4 分) 答: 12 如果由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主持人,请你仿照下面 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活动的结束语。(4 分) 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答:金钱 , 。 金钱 , 。 三、阅读理解(含 13~34 小题,44 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 13~16 题。(共 14 分)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 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公孙闬○1 谓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 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2 ;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 然,乃说○4 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5 而卜○6 于市,日:“我田忌 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7 天下,欲为大事○8 ,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 为人卜者○9 ,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1 闬:念 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⑧曲桡:桡,念 náo。曲桡, 这里指混淆观听、罗织罪名。④说:念 shuÌ,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 一金。⑥卜:念 bŭ。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7 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8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 者讲的话。 13解释下列词语。<5分) (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工而使田忌伐魏。(3分) 15.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夫可以歪曲。乙文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 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 害国家利益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6.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2题。(共15分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 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 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 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 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 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 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 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 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0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的糖即 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4/11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 4 / 11 ○8 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 者讲的话。 13 解释下列词语。<5 分) (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 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 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工而使田忌伐魏。(3 分) 15.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 ...一项。(2 分) (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夫可以歪曲。乙文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 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 害国家利益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16.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2 分) (二)I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7~22 题。(共 15 分) ①生物学家预言,21 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 1910 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 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 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 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 80 年代末, 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 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 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 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 40%,远远高于 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 10%的潜力可挖掘。 ○3 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 1000 千 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 1000 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 200 千克的糖即 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
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价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 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 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 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 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升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 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 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 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 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 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 来即可成为现实 (选文有改功) 17.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18.文章第②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 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19.文章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2分) 20.文章第④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分 21.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22.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f2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3~28题。(15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5/11
坡头中学语文统测 5 / 11 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价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 分诱人。 ○4 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 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 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 让 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升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 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5 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 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 受的大约 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 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 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 来即可成为现实。 (选文有改功) 17.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 分) 18.文章第②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 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4 分) 19.文章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2 分) 20.文章第④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 分) 21.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 分) 22.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f2 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23~28 题。(15 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