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 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 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 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 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图1-35试管的洗涤 坏试管。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 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四实验1-8按照上述方法,将实验中所用的试管等玻 璃仪器都刷洗干净,并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场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特 别要注意安全。 2.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如化学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 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仪器等;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练习与应用 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23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参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 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和排水集气等操作练习。 固体药品取用 液体倾倒 排水集气 单元小结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3.物质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4.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5.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得可靠实验 结论的基本保证。 24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课题1空气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 地球。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 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 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气 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这些气体全部 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 曲颈甑 玻璃钟罩 汞槽 火炉 图2-1拉瓦锡(A.- L, Lavoisier, 图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1743-1794) 拉瓦锡又把在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 容器里再加强热,得到了汞(化学符号Hg)和氧气(化学符号O2),而且氧 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 器里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化学符号N2)组成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26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四实验2-1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在集气瓶内加 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 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 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 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现象 分析 图2-3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 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P2O3)的新物质。这一反应可以用文字表示如下: 红磷+氧气一点燃→五氧化二磷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 占空气体积的1/5。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 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 氮气78% 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 氧气21% 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 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 其他成分1% 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图2-4空气成分示意图 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组成混 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别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都是纯净物。纯净 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 表示为O2、CO2等。上面实验中使用的红磷(P)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PO3) 也是纯净物。 课题1空气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