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光照 一强光会损害实验动物特别是啮齿类动物 的视力,并使其辨色能力下降。 -光线波长可影响动物的生殖机能,蓝光 比红光更能促进大鼠的性成熟。 持续的黑暗可抑制大鼠的生殖,使卵巢 减轻;持续光照可大、小鼠出现永久性 阴道角化,多数卵泡达到排卵前期,而 不形成黄体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光照 – 强光会损害实验动物特别是啮齿类动物 的视力,并使其辨色能力下降。 – 光线波长可影响动物的生殖机能,蓝光 比红光更能促进大鼠的性成熟。 – 持续的黑暗可抑制大鼠的生殖,使卵巢 减轻;持续光照可大、小鼠出现永久性 阴道角化,多数卵泡达到排卵前期,而 不形成黄体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噪声 一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 一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为200~20000Hz。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使空气的压强发 生变化而产生声压,其分级单位为分贝 (dB) 一人耳对高频声波敏感,对低频声波不敏 感,对声波入射频率高低的计量采用响 度分级,单位为方(phon)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噪声 – 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 – 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为200~20000Hz。 –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使空气的压强发 生变化而产生声压,其分级单位为分贝 (dB)。 – 人耳对高频声波敏感,对低频声波不敏 感,对声波入射频率高低的计量采用响 度分级,单位为方(phon)
环境因素对实殓动物的影响 噪声 当声音的声压、响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人和 动物生理承受能力,以至引起各种病理效 应时,即为噪声。 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喂料、清扫、 洗涤、 搬运器材、谈话、犬吠、通风、空调等都 能产生噪声,应在60dB以下为宜。 长期受强噪声的刺激可引起噪声性耳聋 此外还有神经衰弱症状、胃肠功能紊乱、 内分泌失调等许多非听觉效应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噪声 – 当声音的声压、响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人和 动物生理承受能力,以至引起各种病理效 应时,即为噪声。 – 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喂料、清扫、洗涤、 搬运器材、谈话、犬吠、通风、空调等都 能产生噪声,应在60dB以下为宜。 – 长期受强噪声的刺激可引起噪声性耳聋, 此外还有神经衰弱症状、胃肠功能紊乱、 内分泌失调等许多非听觉效应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空气洁净状况及流速 动物室内的有害气体主要为NHL3、H,S等 其中氨的含量是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最主要 指标,要求不超过14g/m3(20ppm)。 动物体表皮毛、饲料、垫料等材料的碎屑 可被气流携带而在空气中悬浮飞扬,形成 尘埃污染。尘埃往往又成为微生物的载体。 因而如屏障系统就要求到达10000级净化 (尘埃粒径≥0.5um,累计数≤350个L; ≥5m,累计数≤2.3个L)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空气洁净状况及流速 – 动物室内的有害气体主要为NH3、H2S等, 其中氨的含量是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最主要 指标,要求不超过14g/m3(20ppm)。 – 动物体表皮毛、饲料、垫料等材料的碎屑, 可被气流携带而在空气中悬浮飞扬,形成 尘埃污染。尘埃往往又成为微生物的载体。 因而如屏障系统就要求到达10000级净化 (尘埃粒径≥0.5μm,累计数≤350个/L; ≥5μm,累计数≤2.3个/L)
环境因素对实殓动物的影响 空气洁净状况及流速 - 对于微生物粒子常以非致病菌为指标,按 5~10m面积于离地1m处放置1只直径9cm 培养皿,30min后经48h的37℃培养,计数 菌落应在30个以下。 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可按管理要求全面控 制动物房内的空气条件。主要设备是机械 通气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气流速度最宜 在18~25cm/s,换气次数10~15次/h,动 物室内处于正压较好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空气洁净状况及流速 – 对于微生物粒子常以非致病菌为指标,按 5~10m2面积于离地1m处放置1只直径9cm 培养皿,30min后经48h的37℃培养,计数 菌落应在30个以下。 – 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可按管理要求全面控 制动物房内的空气条件。主要设备是机械 通气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气流速度最宜 在18~25cm/s,换气次数10 ~15次/h,动 物室内处于正压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