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温度 一环境温度可影响动物的实验反应性。 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使动物处于应激状 态,从而出现对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反 应改变。例如异丙肾上腺素的LD50在 4℃与在24℃相比,雄性小鼠相差1000倍 雌性小鼠相差10000倍;即使在20℃与在 24℃相比,也有10倍之差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温度 – 环境温度可影响动物的实验反应性。 – 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使动物处于应激状 态,从而出现对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反 应改变。例如异丙肾上腺素的LD50在 4℃与在24 ℃相比,雄性小鼠相差1000倍, 雌性小鼠相差10000倍;即使在20 ℃与在 24 ℃相比,也有10倍之差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湿度 湿度是指大气中水份的含量,按g/m3表 示的为绝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份含量 占同等温度下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称 为相对湿度。 实验动物的最适相对湿度为40~70%。 高湿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 繁殖和传播,垫料、饲料易发生霉变, 影响动物健康,影响实验结果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湿度 – 湿度是指大气中水份的含量,按g/m3表 示的为绝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份含量 占同等温度下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称 为相对湿度。 – 实验动物的最适相对湿度为40~70%。 – 高湿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 繁殖和传播,垫料、饲料易发生霉变, 影响动物健康,影响实验结果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湿度 低湿环境下,易使室内灰尘飞扬,引起 实验人员和动物易患呼吸道疾病。另外 低湿环境下,大鼠易发生坏尾病,大、 小鼠的哺乳母鼠常发生拒哺或吃仔现象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湿度 – 低湿环境下,易使室内灰尘飞扬,引起 实验人员和动物易患呼吸道疾病。另外, 低湿环境下,大鼠易发生坏尾病,大、 小鼠的哺乳母鼠常发生拒哺或吃仔现象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光照 - 可见光是一定波长的电滋波(波长0.35~ 0.75um),对动物的多种功能,特别是 有节律地调节其生理活动的神经内分必 功能,具有关键作用。可见光的视觉效 应,可将80~85%的环境信息,通过动 物的视觉感受器,传入其脑内,使之对 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积极反应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光照 – 可见光是一定波长的电磁波(波长0.35~ 0.75μm),对动物的多种功能,特别是 有节律地调节其生理活动的神经内分泌 功能,具有关键作用。可见光的视觉效 应,可将80 ~85%的环境信息,通过动 物的视觉感受器,传入其脑内,使之对 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积极反应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光照 日光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0.35m) 对环境和动物体表有杀菌作用;并能使动 物表层组织内蓄积的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 素D2,从而促进钙的代谢和吸收。 实验证明,人工照明能达到与日光照明同 样的效果,但可操作性强,便于管理。最 适宜的光照度为距地面1m处150~300Lx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光照 – 日光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0.35 μm), 对环境和动物体表有杀菌作用;并能使动 物表层组织内蓄积的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 素D2,从而促进钙的代谢和吸收。 – 实验证明,人工照明能达到与日光照明同 样的效果,但可操作性强,便于管理。最 适宜的光照度为距地面1m处150~300 L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