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全集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遥舟吹取三山去
作家筒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 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 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 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祟高声誉。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 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 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 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 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 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 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著《词 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 “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 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 不足。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 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 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 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 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 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 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 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 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 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 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 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著《词 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 “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 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 不足
渔家傲 解星 河 释 李清照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语:天帝的话语。 星河欲转千帆舞;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含屈 仿佛梦魂归帝所, 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闻天语, 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 殷勤问我归何处。 隐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 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我报路长嗟日暮, 谩:徒,空 学诗漫有惊人句;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九万里风鹏正举,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 风休住, 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蓬舟吹取三山去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 释: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含屈 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 隐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 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谩:徒,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 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星河”,即银河。意思是说,天 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 色朦胧。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象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 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象在银河中起舞 样。这是写天上的云彩,可谓千姿万态。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 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 潜意识所促使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它展 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这境界象 是个仙境,作者就是在这仙境中经历着的。所以,也渐渐地使她的梦魂好象 回到天帝居住的宫殿去了。 仿佛梦魂归帝所”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 和追求的美好前途。而她之所以梦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的。古代诗 人往往设想自己是从天上宫阙来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就往往说 “归帝所”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也就是写他想回到天帝宫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宫去, 情况怎样呢?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星河”,即银河。意思是说,天 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 色朦胧。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象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 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象在银河中起舞一 样。这是写天上的云彩,可谓千姿万态。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 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 潜意识所促使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它展 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这境界象 是个仙境,作者就是在这仙境中经历着的。所以,也渐渐地使她的梦魂好象 回到天帝居住的宫殿去了。 “仿佛梦魂归帝所”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 和追求的美好前途。而她之所以梦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的。古代诗 人往往设想自己是从天上宫阙来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就往往说 “归帝所”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也就是写他想回到天帝宫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宫去, 情况怎样呢?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 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 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 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她在若干年 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向谁诉?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 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苦难和心愿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 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 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 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她在若干年 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向谁诉?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 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苦难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