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内中子超流涡旋及其天文效应 彭秋和 (南京大学天文系) Beam of radiation Rotation 中子超流体 涡丝核心(正常中子流体) radiation
中子星内中子超流涡旋及其天文效应 涡丝核心(正常中子流体) 中子超流体 彭秋和 (南京大学天文系)
目录 脉冲星(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基本的观测性质 1.有关凝聚态(超流与超导)的物理预备知识 I我们的有关研究背景 ⅣV.磁星超强磁场的物理本质一 各向异性中子超流体P中子 Cooper对的顺磁磁化现象 V.强磁场下电子气体的Ferm能同磁场强度的相关性 VL磁星的活动性与高X-射线光度 VI年轻脉冲星 Glitch的物理本质: 3P2中子超流体<B相兮A相>的相震荡模型
目录 I. 脉冲星(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基本的观测性质 II.有关凝聚态(超流与超导)的物理预备知识 III. 我们的有关研究背景 IV. 磁星超强磁场的物理本质 ─ 各向异性中子超流体3P2中子Cooper对的顺磁磁化现象 V. 强磁场下电子气体的Fermi能同磁场强度的相关性 VI. 磁星的活动性与高X-射线光度 VII. 年轻脉冲星Glitch的物理本质: 3P2 中子超流体 <B相 A相> 的相震荡模型
脉冲星 (高速旋转的中子星 基本的观测性质
I.脉冲星 (高速旋转的中子星) 基本的观测性质
中子星的预言和脉冲星的发现 ·1932年 Chadwick发现中子 1932年, Landau预言中子星(卢瑟福回忆录) 1934年Bade& Zwicky正式提出中子星观念 并且作了天才的预言 恒星死亡→超新星爆发→中子星 超新星爆发→高能宇宙线的产生 1967年Bel(导师 Hewish)意外地发现射电脉冲星 1968年God指出:脉冲星就是高速旋转的中子星 1983年发现毫秒脉冲星(基本都是双星系统内)
中子星的预言和脉冲星的发现 • 1932年,Chadwick发现中子 • 1932年, Landau 预言中子星(卢瑟福回忆录) • 1934年Baade & Zwicky正式提出中子星观念, 并且作了天才的预言 恒星死亡 → 超新星爆发 → 中子星 超新星爆发 →高能宇宙线的产生 1967年Bell (导师Hewish)意外地发现射电脉冲星 1968年Gold指出:脉冲星就是高速旋转的中子星 1983年发现毫秒脉冲星(基本都是双星系统内)
射电脉冲 射电波段上发现 观测到的脉冲很复杂(由于地球运动影响,脉冲到达时间上出现频率色散) 各个单个脉冲彼此变化、不同。但多次射电脉冲平均后的脉冲轮廓非常稳定 脉冲周期非常稳定(1012) 周期(P pulse ~P/10 Interpulse (中介脉冲
射电脉冲 • 射电波段上发现 • 观测到的脉冲很复杂(由于地球运动影响,脉冲到达时间上出现频率色散) • 各个单个脉冲彼此变化、不同。但多次射电脉冲平均后的脉冲轮廓非常稳定 • 脉冲周期非常稳定(10-12) 周期(P) Interpulse (中介脉冲) ~P/10 pu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