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国际金本位制度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英国在17-18世纪实行复本位制度。英国政府于 1816颁布铸币条例,发行金币。1819年又颁布条例, 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在1821年能兑换金条,在1823 年兑换金币,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铸币本位制。 到19世纪后期,西方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于是便 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国际金本位制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度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英国在17-18世纪实行复本位制度。英国政府于 1816颁布铸币条例,发行金币。1819年又颁布条例, 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在1821年能兑换金条,在1823 年兑换金币,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铸币本位制。 到19世纪后期,西方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于是便 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 黄金是国际货币 汇率由两国含金量之比来确定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流通及输出入 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 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 黄金是国际货币 汇率由两国含金量之比来确定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流通及输出入 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1、重要作用 (1)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非常稳定。 (2)国际金本位制对供求失衡的调节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从 而使政府的干预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了人为的政策失误。 (3)由于国际金本位制具有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各国政府就 没有必要再为国际收支失衡的缘故而实行贸易管制和外汇 管 制,这无疑有利于商品和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使世界 范 围内的生产要素配置或组合更具效率。 (4)在国际金本位制下,“物价与现金流动机制”对国际收支 不 平衡的调节是渐进的。 (⑤)国际金本位制通过国际收支不平衡所产生的压力,对那些 偏好于膨胀国内经济的政府施加了外部约束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1、重要作用 (1)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非常稳定。 (2)国际金本位制对供求失衡的调节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从 而使政府的干预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了人为的政策失误。 (3)由于国际金本位制具有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各国政府就 没有必要再为国际收支失衡的缘故而实行贸易管制和外汇 管 制,这无疑有利于商品和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使世界 范 围内的生产要素配置或组合更具效率。 (4)在国际金本位制下, “物价与现金流动机制”对国际收支 不 平衡的调节是渐进的。 (5)国际金本位制通过国际收支不平衡所产生的压力,对那些 偏好于膨胀国内经济的政府施加了外部约束
2、严重的缺陷: (1)国际金本位制最致命的缺陷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不稳定, 即世界黄金存量的增长跟不上生产和流通不断扩大以及社 会财富快速增加的步伐。 (2)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要求各国严格遵守所谓的“游戏规 则”,即黄金可以自由流入与流出,各国政府按照官价无 限 地买卖黄金或外汇,各国发行纸币应受黄金储备数量限制。 (3)为了投放货币的目的,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将黄 金挖掘出来,再窖藏在严密看守的国库中,这是不必要的 资 源浪费,是巨大的机会成本
2、 (1)国际金本位制最致命的缺陷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不稳定, 即世界黄金存量的增长跟不上生产和流通不断扩大以及社 会财富快速增加的步伐。 (2)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要求各国严格遵守所谓的“游戏规 则” ,即黄金可以自由流入与流出,各国政府按照官价无 限 地买卖黄金或外汇,各国发行纸币应受黄金储备数量限制。 (3)为了投放货币的目的,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将黄 金挖掘出来,再窖藏在严密看守的国库中,这是不必要的 资 源浪费,是巨大的机会成本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 1、积极作用 (1)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非常稳定,既消除 了国际经济合同中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促进了 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2)国际金本位制对供求失衡的调节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从而 使政府的干预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了人为的政策失误;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 1、积极作用 (1)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非常稳定,既消除 了国际经济合同中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促进了 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2)国际金本位制对供求失衡的调节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从而 使政府的干预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了人为的政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