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指标体系与模型 ◆网络可靠性指标体系 ◆网络抗毁性评估模型 ◆网络抗毁性优化设计模型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谭跃进 16/140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谭跃进 16/140 2 指标体系与模型 ◆ 网络可靠性指标体系 ◆ 网络抗毁性评估模型 ◆ 网络抗毁性优化设计模型
网络可靠性研究的层面及任务 研究层面 研究任务 测度指标 网络拓扑层研究拓扑结构的可靠性及网络组织的要求抗毁性、生存 和改进措施 性 网络设备层 研究通信设备终端到终端的可靠性及整个设备可靠性 网络系统设备的可靠性 网络路由层分析网络路由算法的效率、流量控制、路 由管理 网络运行层研究网络环境和网络异常故障的规律对网可用性 络可靠性的影响 网络业务层 分析网络业务能力及服务质量,对网络的完成性、有效 性能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 性 网络管理层研究网络维护和管理体系及提高维护管理 水平的措施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谭跃进 17/140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谭跃进 17/140 网络可靠性研究的层面及任务 研究层面 研究任务 测度指标 网络拓扑层 研究拓扑结构的可靠性及网络组织的要求 和改进措施 抗毁性、生存 性 网络设备层 研究通信设备终端到终端的可靠性及整个 网络系统设备的可靠性 设备可靠性 网络路由层 分析网络路由算法的效率、流量控制、路 由管理 网络运行层 研究网络环境和网络异常故障的规律对网 络可靠性的影响 可用性 网络业务层 分析网络业务能力及服务质量,对网络的 性能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 完成性、有效 性 网络管理层 研究网络维护和管理体系及提高维护管理 水平的措施
网络的效能分析 ◆网络系统效能定义: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给定的定 量特征和服务要求的能力。它是系统可用性、可信性及固 有能力的综合反映。 ◆效能分析的主要思想:无论何时,一旦需要使用某个系统 它就应该处于能正常工作的准备状态(A),并要求它在 执行任务过程中具有可信性(D),同时,还必须具有完 成预定任务的能力(C)。也即要求系统“招之即来、来 之能战、战之能胜”。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谭跃进 18/140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谭跃进 18/140 网络的效能分析 ◆ 网络系统效能定义: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给定的定 量特征和服务要求的能力。它是系统可用性、可信性及固 有能力的综合反映。 ◆ 效能分析的主要思想:无论何时,一旦需要使用某个系统, 它就应该处于能正常工作的准备状态(A),并要求它在 执行任务过程中具有可信性(D),同时,还必须具有完 成预定任务的能力(C)。也即要求系统“招之即来、来 之能战、战之能胜”
效能分析模型 E=A·D.C A:可用性向量 D:可信性矩阵 C:品质因素向量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谭跃进 19/140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谭跃进 19/140 效能分析模型 E=A·D·C A:可用性向量 D:可信性矩阵 C:品质因素向量
网络的效能分析 效能分析 可用性 可信性 品质因素 可维保抗生有安可信信话燃拥‖连 靠‖修‖障毁‖存‖效全‖靠 息务络塞通 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时的‖的的测性 延丢呼套度 失‖损 率率 与控制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谭跃进 20/140
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谭跃进 20/140 网络的效能分析 效能分析 可用性 可信性 品质因素 可 靠 性 维 修 性 保 障 性 抗 毁 性 生 存 性 有 效 性 安 全 性 可 靠 性 连 通 性 信 息 时 延 信 息 的 丢 失 率 话 务 的 呼 损 率 网 络 的 容 量 拥 塞 测 度 与 控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