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数学化生存 不上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步伐的人都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因 为从广义上说,此书也是为他们而写的 尼葛洛庞帝把《连线》杂志誉为“数字化生活方式杂 志”,因为它的读者不仅仅希望了解有关数字化理论和设备的 知识,更希望获取有关数字化生活方式和数字化一族的信息。 有趣的是,尼葛洛庞帝自己成为这本杂志最受欢迎的专栏作 家,也是缘于他儿子的推荐介绍。而本书基本上是根据尼葛 洛庞帝几年来发表在《连线》上的专栏文章综合而成的。 尼葛洛庞帝断定,当听到一个成年人说,他最近发现了 光盘的新天地时,他家中一定有一个5到10岁的孩子。而如 果一位女士说,她刚刚知道了电脑网络是怎么回事,她的孩 子一定正值花季。因为“在今天的孩童眼中,光盘和网络就 好像成人眼中的空气一般稀松平常。” 所以,在尼葛洛庞帝看来,尽管许多人担心信息技术会 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信息富裕者和信息 匮乏者、富人和穷人,乃至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但最大的 鸿沟将横亘于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信息资源时, 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 人类的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更加数字化。在今天的数字 化环境中,新的一代正脱颖而出,完全摆脱了许多传统的偏 见。如果你不想与时代脱节,就必须重新开始学习生活,去 深刻把握“数字化生存”的含义。 “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尼葛 洛庞帝在本书前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贯穿本书的一个核心 思想是,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
不 上 日 新 月 异 的 技 术 发 展 步 伐 的 人 都 不 妨 读 一 读 这 本 书 , 因 为 从 广 义 上 说 , 此 书 也 是 为 他 们 而 写 的 。 尼 葛 洛 庞 帝 把 《 连 线 》 杂 志 誉 为 “ 数 字 化 生 活 方 式 杂 志 ” , 因 为 它 的 读 者 不 仅 仅 希 望 了 解 有 关 数 字 化 理 论 和 设 备 的 知 识 , 更 希 望 获 取 有 关 数 字 化 生 活 方 式 和 数 字 化 一 族 的 信 息 。 有 趣 的 是 , 尼 葛 洛 庞 帝 自 己 成 为 这 本 杂 志 最 受 欢 迎 的 专 栏 作 家 , 也 是 缘 于 他 儿 子 的 推 荐 介 绍 。 而 本 书 基 本 上 是 根 据 尼 葛 洛 庞 帝 几 年 来 发 表 在 《 连 线 》 上 的 专 栏 文 章 综 合 而 成 的 。 尼 葛 洛 庞 帝 断 定 , 当 听 到 一 个 成 年 人 说 , 他 最 近 发 现 了 光 盘 的 新 天 地 时 , 他 家 中 一 定 有 一 个 5 到 1 0 岁 的 孩 子 。 而 如 果 一 位 女 士 说 , 她 刚 刚 知 道 了 电 脑 网 络 是 怎 么 回 事 , 她 的 孩 子 一 定 正 值 花 季 。 因 为 “ 在 今 天 的 孩 童 眼 中 , 光 盘 和 网 络 就 好 像 成 人 眼 中 的 空 气 一 般 稀 松 平 常 。 ” 所 以 , 在 尼 葛 洛 庞 帝 看 来 , 尽 管 许 多 人 担 心 信 息 技 术 会 加 剧 社 会 的 两 极 分 化 , 使 社 会 日 益 分 裂 为 信 息 富 裕 者 和 信 息 匮 乏 者 、 富 人 和 穷 人 , 乃 至 第 一 世 界 和 第 三 世 界 , 但 最 大 的 鸿 沟 将 横 亘 于 两 代 人 之 间 。 当 孩 子 们 霸 占 了 全 球 信 息 资 源 时 , 需 要 努 力 学 习 、 迎 头 赶 上 的 , 是 成 年 人 。 人 类 的 每 一 代 都 会 比 上 一 代 更 加 数 字 化 。 在 今 天 的 数 字 化 环 境 中 , 新 的 一 代 正 脱 颖 而 出 , 完 全 摆 脱 了 许 多 传 统 的 偏 见 。 如 果 你 不 想 与 时 代 脱 节 , 就 必 须 重 新 开 始 学 习 生 活 , 去 深 刻 把 握 “ 数 字 化 生 存 ” 的 含 义 。 “ 计 算 不 再 只 和 计 算 机 有 关 , 它 决 定 我 们 的 生 存 。 ” 尼 葛 洛 庞 帝 在 本 书 前 言 中 开 宗 明 义 地 写 道 。 贯 穿 本 书 的 一 个 核 心 思 想 是 , 比 特 , 作 为 “ 信 息 的 D N A ” , 正 迅 速 取 代 原 子 而 成 为 2 数 学 化 生 存
译者前言3 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 比特与原子遵循着完全不同的法则。比特没有重量,易 于复制,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它传播时,时空障碍完 全消失。原子只能由有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 越低;比特可以由无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 信息也许仍然是以报纸、杂志的形式(原子)传播的,但 其真正的价值却在于内容(比特)。我们仍然用金钱(原子) 来购买物品与服务,但是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流一一每天数以 万亿计——却是通过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子资金转帐系统 (比特)来实现的。现行社会的种种模式正在迅速转变,形成 个以“比特”为思考基础的新格局。作者甚至宣称,“后信 息时代”已经悄悄来临 工业时代可以说是原子的时代,它带来的是机器化大生 产的观念,以及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统一的标准 化方式重复生产的经济形态。信息时代,也就是电脑时代,显 现了相同的经济规模,但时空与经济的相关性减弱了。无论 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制造比特。 而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这里的 个人化,不仅仅是指个人选择的丰富化,而且还包含了人与 各种环境之间恰如其分的配合。其间,机器扮演的角色是使 这种配合能够接近过去没有机器时的自然与和谐。这就要求 机器对人的了解程度和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不相上下。人不再 被物役,而是物为人所役。在科技的应用上,人再度回归到 个人的自然与独立,不再只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单位
人 类 社 会 的 基 本 要 素 。 比 特 与 原 子 遵 循 着 完 全 不 同 的 法 则 。 比 特 没 有 重 量 , 易 于 复 制 , 可 以 以 极 快 的 速 度 传 播 。 在 它 传 播 时 , 时 空 障 碍 完 全 消 失 。 原 子 只 能 由 有 限 的 人 使 用 , 使 用 的 人 越 多 , 其 价 值 越 低 ; 比 特 可 以 由 无 限 的 人 使 用 , 使 用 的 人 越 多 , 其 价 值 越 高 。 信 息 也 许 仍 然 是 以 报 纸 、 杂 志 的 形 式 ( 原 子 ) 传 播 的 , 但 其 真 正 的 价 值 却 在 于 内 容 ( 比 特 ) 。 我 们 仍 然 用 金 钱 ( 原 子 ) 来 购 买 物 品 与 服 务 , 但 是 世 界 范 围 内 的 资 金 流 — — 每 天 数 以 万 亿 计 — — 却 是 通 过 电 子 计 算 机 控 制 的 电 子 资 金 转 帐 系 统 ( 比 特 ) 来 实 现 的 。 现 行 社 会 的 种 种 模 式 正 在 迅 速 转 变 , 形 成 一 个 以 “ 比 特 ” 为 思 考 基 础 的 新 格 局 。 作 者 甚 至 宣 称 , “ 后 信 息 时 代 ” 已 经 悄 悄 来 临 。 工 业 时 代 可 以 说 是 原 子 的 时 代 , 它 带 来 的 是 机 器 化 大 生 产 的 观 念 , 以 及 在 任 何 一 个 特 定 的 时 间 和 地 点 以 统 一 的 标 准 化 方 式 重 复 生 产 的 经 济 形 态 。 信 息 时 代 , 也 就 是 电 脑 时 代 , 显 现 了 相 同 的 经 济 规 模 , 但 时 空 与 经 济 的 相 关 性 减 弱 了 。 无 论 何 时 何 地 , 人 们 都 能 制 造 比 特 。 而 后 信 息 时 代 的 根 本 特 征 , 是 “ 真 正 的 个 人 化 ” 。 这 里 的 个 人 化 , 不 仅 仅 是 指 个 人 选 择 的 丰 富 化 , 而 且 还 包 含 了 人 与 各 种 环 境 之 间 恰 如 其 分 的 配 合 。 其 间 , 机 器 扮 演 的 角 色 是 使 这 种 配 合 能 够 接 近 过 去 没 有 机 器 时 的 自 然 与 和 谐 。 这 就 要 求 机 器 对 人 的 了 解 程 度 和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默 契 不 相 上 下 。 人 不 再 被 物 役 , 而 是 物 为 人 所 役 。 在 科 技 的 应 用 上 , 人 再 度 回 归 到 个 人 的 自 然 与 独 立 , 不 再 只 是 人 口 统 计 学 中 的 一 个 单 位 。 译 者 前 言 3
4数学化生存 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受制于键盘和显示器的计算机解放 出来,使之成为我们能够相互交谈、共同旅行,能够抚摸甚 至能够穿戴的对象。这些发展将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 方式、娱乐方式一一句话,我们的生活方式。 而最明显的生活转变,将从我们每日接触的大众传媒开 始。未来的信息传播者,将根本不知道所传播的比特最终将 以何种面貌呈现,是影像、声音还是印刷品,决定权将完全 操之于你——信息的接收者手中。从前所说的“大众”传媒 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push)消 费者,相反,人们(或他们的电脑)将把所需要的信息“拉 出来”(pu),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 这一变化的意义长久而深远。媒介不再是讯息(The mediumis no longer the message)。自从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 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 luhan)在本世纪60年代出版 了他的经典之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以来,公众竭力试 图理解电子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然而,这么多年中,还没 有另一部著作像《数字化生存》这样,在如此宽广的层面上 启发我们对今日世界和它的奇妙未来的认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T, Massachusette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校园的一角,静静矗立着建筑大师贝聿铭①.M Pei)设计的一栋典雅的白色建筑。走进这座建筑,恍若置身 于奇妙的未来世界,呈现在眼前的是电子控制的各种声光设 备、可穿戴在身上的电脑,或如幽灵般悬浮在空中的立体影 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可遏止的创新活力,更跳动着数 时代的脉搏
信 息 技 术 的 革 命 将 把 受 制 于 键 盘 和 显 示 器 的 计 算 机 解 放 出 来 , 使 之 成 为 我 们 能 够 相 互 交 谈 、 共 同 旅 行 , 能 够 抚 摸 甚 至 能 够 穿 戴 的 对 象 。 这 些 发 展 将 改 变 我 们 的 学 习 方 式 、 工 作 方 式 、 娱 乐 方 式 — — 一 句 话 , 我 们 的 生 活 方 式 。 而 最 明 显 的 生 活 转 变 , 将 从 我 们 每 日 接 触 的 大 众 传 媒 开 始 。 未 来 的 信 息 传 播 者 , 将 根 本 不 知 道 所 传 播 的 比 特 最 终 将 以 何 种 面 貌 呈 现 , 是 影 像 、 声 音 还 是 印 刷 品 , 决 定 权 将 完 全 操 之 于 你 — — 信 息 的 接 收 者 手 中 。 从 前 所 说 的 “ 大 众 ” 传 媒 正 演 变 为 个 人 化 的 双 向 交 流 , 信 息 不 再 被 “ 推 给 ” ( p u s h ) 消 费 者 , 相 反 , 人 们 ( 或 他 们 的 电 脑 ) 将 把 所 需 要 的 信 息 “ 拉 出 来 ” ( p u l ) , 并 参 与 到 创 造 信 息 的 活 动 中 。 这 一 变 化 的 意 义 长 久 而 深 远 。 媒 介 不 再 是 讯 息 ( T h e m e d i u m i s n o l o n g e r t h e m e s s a g e ) 。 自 从 加 拿 大 传 播 理 论 家 马 歇 尔 · 麦 克 卢 汉 ( M a r s h a l M c L u h a n ) 在 本 世 纪 6 0 年 代 出 版 了 他 的 经 典 之 作 《 理 解 媒 介 : 人 的 延 伸 》 以 来 , 公 众 竭 力 试 图 理 解 电 子 时 代 信 息 产 业 的 发 展 。 然 而 , 这 么 多 年 中 , 还 没 有 另 一 部 著 作 像 《 数 字 化 生 存 》 这 样 , 在 如 此 宽 广 的 层 面 上 启 发 我 们 对 今 日 世 界 和 它 的 奇 妙 未 来 的 认 识 。 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 M I T , M a s s a c h u s e t t e s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校 园 的 一 角 , 静 静 矗 立 着 建 筑 大 师 贝 聿 铭 ( I . M . P e i ) 设 计 的 一 栋 典 雅 的 白 色 建 筑 。 走 进 这 座 建 筑 , 恍 若 置 身 于 奇 妙 的 未 来 世 界 , 呈 现 在 眼 前 的 是 电 子 控 制 的 各 种 声 光 设 备 、 可 穿 戴 在 身 上 的 电 脑 , 或 如 幽 灵 般 悬 浮 在 空 中 的 立 体 影 像 … … 空 气 中 弥 漫 着 一 股 不 可 遏 止 的 创 新 活 力 , 更 跳 动 着 数 字 时 代 的 脉 搏 。 4 数 学 化 生 存
译者前言5 这就是被称为“创造未来的实验室”的“媒体实验室” M edia Lab)。 11年前,一群被正统计算机科学界排拒在外的研究人员 自成一派,创办了媒体实验室,并且形成了计算机科学界的 非主流文化。他们相信,就好像19世纪的钢铁生产和20世 纪初的电力发展一样,未来的关键科技将是人与电脑之间的 互动能力。这群人中有计算机专家、音乐家、艺术家、建筑 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和大众传播专家,研究的 领域横跨数字电视、全息成像、电脑音乐、电子出版、人工 智能、电脑视觉艺术、人机界面设计以及未来教育等。维系 他们的不是共同的学术背景,而是一致的信念:无所不在的 电脑将不仅会改变科学发展的面貌,而且会大大影响我们生 活的每一层面。 媒体实验室的宗旨是:不为当前技术所限,发明和创造 性地利用新的黑体,以改善人类生活和满足个人需要。今天, 媒体实验室利用超级计算机和新奇的人机交互设备进行实 验,正是为了使之成为明日人们日常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东西。 媒体实验室的一个不那么隐讳的日程是,以崭新的洞见和突 破性的应用来推动技术发明,打破工程僵局。人工智能的鼻 祖之一马文·明斯基 M arv in M insky)就在媒体实验室从事 研究。今日被各种新闻媒体炒得火热的多媒体,其思想的重 要发源地正是媒体实验室。 11年后的今天,媒体实验室已成为全美最著名的研究机 构之一,几乎美国所有的重要期刊或电视科学节目,都介绍 过这个实验室。无数的观众跟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见识到了
这 就 是 被 称 为 “ 创 造 未 来 的 实 验 室 ” 的 “ 媒 体 实 验 室 ” ( M e d i a L a b ) 。 1 1 年 前 , 一 群 被 正 统 计 算 机 科 学 界 排 拒 在 外 的 研 究 人 员 自 成 一 派 , 创 办 了 媒 体 实 验 室 , 并 且 形 成 了 计 算 机 科 学 界 的 非 主 流 文 化 。 他 们 相 信 , 就 好 像 1 9 世 纪 的 钢 铁 生 产 和 2 0 世 纪 初 的 电 力 发 展 一 样 , 未 来 的 关 键 科 技 将 是 人 与 电 脑 之 间 的 互 动 能 力 。 这 群 人 中 有 计 算 机 专 家 、 音 乐 家 、 艺 术 家 、 建 筑 家 、 物 理 学 家 、 数 学 家 、 心 理 学 家 和 大 众 传 播 专 家 , 研 究 的 领 域 横 跨 数 字 电 视 、 全 息 成 像 、 电 脑 音 乐 、 电 子 出 版 、 人 工 智 能 、 电 脑 视 觉 艺 术 、 人 机 界 面 设 计 以 及 未 来 教 育 等 。 维 系 他 们 的 不 是 共 同 的 学 术 背 景 , 而 是 一 致 的 信 念 : 无 所 不 在 的 电 脑 将 不 仅 会 改 变 科 学 发 展 的 面 貌 , 而 且 会 大 大 影 响 我 们 生 活 的 每 一 层 面 。 媒 体 实 验 室 的 宗 旨 是 : 不 为 当 前 技 术 所 限 , 发 明 和 创 造 性 地 利 用 新 的 黑 体 , 以 改 善 人 类 生 活 和 满 足 个 人 需 要 。 今 天 , 媒 体 实 验 室 利 用 超 级 计 算 机 和 新 奇 的 人 机 交 互 设 备 进 行 实 验 , 正 是 为 了 使 之 成 为 明 日 人 们 日 常 生 活 中 平 平 常 常 的 东 西 。 媒 体 实 验 室 的 一 个 不 那 么 隐 讳 的 日 程 是 , 以 崭 新 的 洞 见 和 突 破 性 的 应 用 来 推 动 技 术 发 明 , 打 破 工 程 僵 局 。 人 工 智 能 的 鼻 祖 之 一 马 文 · 明 斯 基 ( M a r v i n M i n s k y ) 就 在 媒 体 实 验 室 从 事 研 究 。 今 日 被 各 种 新 闻 媒 体 炒 得 火 热 的 多 媒 体 , 其 思 想 的 重 要 发 源 地 正 是 媒 体 实 验 室 。 1 1 年 后 的 今 天 , 媒 体 实 验 室 已 成 为 全 美 最 著 名 的 研 究 机 构 之 一 , 几 乎 美 国 所 有 的 重 要 期 刊 或 电 视 科 学 节 目 , 都 介 绍 过 这 个 实 验 室 。 无 数 的 观 众 跟 随 着 摄 像 机 的 镜 头 , 见 识 到 了 译 者 前 言 5
6数学化生存 眼球跟踪器、电子乐器、虚拟现实等新科技,甚至连一本叫 《媒体实验室》的书都曾掀起购买热潮 而多媒体科技和人性化界面的蓬勃发展,更令媒体实验 室多年来融合艺术与工程的努力备受瞩目。今天,媒体实验 室的赞助者遍布全球,共有75家,包括电脑、通信、娱乐公 司如苹果 A pple)、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新闻媒体 如《纽约时报))( The new Y ork Times)和美国广播公司 ABC, A merican Broad casting Company);甚至于政府机构 昔日的非主流文化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主流文化 领导这股风潮的正是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兼主任、本书的 作者尼葛洛庞帝。尼葛洛庞帝从小就醉心于艺术和数学。大 学时代,他原本主修建筑,进入研究所之后,却因为从事计 算机辅助设计的硏究,而一头栽进了计算机科学的领域,无 法自拔。此后,尼葛洛庞帝一直处在计算机与大众传播科技 领域的最前沿,在不断宣扬科技进步的同时,不忘对人的深 度关怀,被称为“数字革命的传教士”。 尼葛洛庞帝不仅宣扬数字革命,他自己的生活就堪称 种“数字化生存”。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很少打电话,更 不用说在纸上写信了。每天深夜花几个小时处理电子邮件,就 好像早上起床吃早餐一样,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每年 都旅行30万英里,飞往全球各地发表演讲,参加研讨会,或 为各国政要及企业提供咨询。旅行时,他总是随身携带数磅 重的电池,占据1/4行李箱的各种插头、插座和一部笔记本 电脑。电子通信设备为他串连起麻省理工学院、他在希腊帕
眼 球 跟 踪 器 、 电 子 乐 器 、 虚 拟 现 实 等 新 科 技 , 甚 至 连 一 本 叫 《 媒 体 实 验 室 》 的 书 都 曾 掀 起 购 买 热 潮 。 而 多 媒 体 科 技 和 人 性 化 界 面 的 蓬 勃 发 展 , 更 令 媒 体 实 验 室 多 年 来 融 合 艺 术 与 工 程 的 努 力 备 受 瞩 目 。 今 天 , 媒 体 实 验 室 的 赞 助 者 遍 布 全 球 , 共 有 7 5 家 , 包 括 电 脑 、 通 信 、 娱 乐 公 司 如 苹 果 ( A p p l e ) 、 美 国 电 话 电 报 公 司 ( A T T ) ; 新 闻 媒 体 如 《 纽 约 时 报 ) ) ( T h e n e w Y o r k T i m e s ) 和 美 国 广 播 公 司 ( A B C , A m e r i c a n B r o a d c a s t i n g C o m p a n y ) ; 甚 至 于 政 府 机 构 。 昔 日 的 非 主 流 文 化 已 经 摇 身 一 变 , 成 为 今 天 的 主 流 文 化 。 领 导 这 股 风 潮 的 正 是 媒 体 实 验 室 创 办 人 兼 主 任 、 本 书 的 作 者 尼 葛 洛 庞 帝 。 尼 葛 洛 庞 帝 从 小 就 醉 心 于 艺 术 和 数 学 。 大 学 时 代 , 他 原 本 主 修 建 筑 , 进 入 研 究 所 之 后 , 却 因 为 从 事 计 算 机 辅 助 设 计 的 研 究 , 而 一 头 栽 进 了 计 算 机 科 学 的 领 域 , 无 法 自 拔 。 此 后 , 尼 葛 洛 庞 帝 一 直 处 在 计 算 机 与 大 众 传 播 科 技 领 域 的 最 前 沿 , 在 不 断 宣 扬 科 技 进 步 的 同 时 , 不 忘 对 人 的 深 度 关 怀 , 被 称 为 “ 数 字 革 命 的 传 教 士 ” 。 尼 葛 洛 庞 帝 不 仅 宣 扬 数 字 革 命 , 他 自 己 的 生 活 就 堪 称 一 种 “ 数 字 化 生 存 ” 。 他 在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没 有 自 己 的 办 公 室 , 很 少 打 电 话 , 更 不 用 说 在 纸 上 写 信 了 。 每 天 深 夜 花 几 个 小 时 处 理 电 子 邮 件 , 就 好 像 早 上 起 床 吃 早 餐 一 样 , 是 他 日 常 生 活 的 一 部 分 。 他 每 年 都 旅 行 3 0 万 英 里 , 飞 往 全 球 各 地 发 表 演 讲 , 参 加 研 讨 会 , 或 为 各 国 政 要 及 企 业 提 供 咨 询 。 旅 行 时 , 他 总 是 随 身 携 带 数 磅 重 的 电 池 , 占 据 1 A4 行 李 箱 的 各 种 插 头 、 插 座 和 一 部 笔 记 本 电 脑 。 电 子 通 信 设 备 为 他 串 连 起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 他 在 希 腊 帕 6 数 学 化 生 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