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3)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
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3)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华生 美国心理学家
华生的经历简要介绍 小时候不是个好学生。 1900年在弗曼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0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 1920年被迫离开大学
华生的经历简要介绍 小时候不是个好学生。 1900年在弗曼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0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 1920年被迫离开大学
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两个出发点: A、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 其环境的。 B、研究引起有机体作出反应的刺激。 所以,他提倡“把行为而不是意识当做我们研究的客观 对象。” 、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1)抛弃了以往心理学中有关意识、心灵、心智等概念和 术语 (2)考察了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各种方法,提倡客观的 方法,反对内省法。 (3)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一、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两个出发点: A、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 其环境的。 B、研究引起有机体作出反应的刺激。 所以,他提倡“把行为而不是意识当做我们研究的客观 对象。”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1)抛弃了以往心理学中有关意识、心灵、心智等概念和 术语。 (2) 考察了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各种方法,提倡客观的 方法,反对内省法。 (3)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
学习律 1、频因律: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的次数越 多,习惯形成就越迅速,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了 重要作用
学习律 1、频因律: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的次数越 多,习惯形成就越迅速,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了 重要作用
2、近因律: 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要更容 易得到加强。 因为在每一次练习中,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 所以这个反应在下一次练习中必定更容易出现
2、近因律: 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要更容 易得到加强。 因为在每一次练习中,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 所以这个反应在下一次练习中必定更容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