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程团队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学科专业 在本课程中 职务 承担的工作 签字 张君涛|男 1971.08副教授化学工程与主讲教师,负责课 工艺 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和实施 丁丽芹女19410副教授化学工程与主讲教师,大纲和 工艺 教材体系建设 梁生荣男 1967.06 高级工程化学工程与主讲教师,课程 师 工艺 媒体教学系统开发 课 程黄风林男196809 教授 化学工程与主讲教师,工程实 工艺 践教学体系建设 队|曹彬男19512副研究员/化学工程与主讲教师,综合性 工艺设计性实验开发 朱玉琴女19506副教授化学工程与讲教知,科技例 申志兵男 1981.06 讲师 化学工程与实践指导教师,课 技术程网站建设 钟汉斌男 讲师 化学工程与实践指导教师,教 1986.11 技术学资料搜集整理 刘菊荣女 197509 讲师化学工程与|实践指导教师,仿 工艺 真实习项目完善 陈世军男197910工程师化学工程与实践指导教师,实 教学条件建设 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 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学历结构: 博士7人(70%),硕士3人(30%)。 课程|年龄结构 团队 整体 4050岁4人(40%),35~40岁:3人(30%),35岁以下3人(30%)。 素质学缘结构 及青 西安交通大学2人,西北大学2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1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年教 3人,西安石油大学2人。 师培 养师资配置情况 专任主讲和实践指导教师共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高级工程 师)5人,讲师(含工程师)4人,高级职称比例为60%,形成了稳定、合理的课程教学 梯队,承担着本校化学化工学院和其他院系(如电子工程学院)每学年约800人左右的 石油炼制工程课程(包括“石油炼制工程I”、“石油炼制工程Ⅱ”“润滑油及其添加剂” 6
重质油加工”、“化工专业实验”、“石油炼制与化工概论”“石油天然气化工概论”、“油 品分析”、“石油化工技术”等)的教学任务。教师与学习石油炼制工程课程的学生的生 师比为80:1 由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基本数据可以看出,本课程教学队伍的职称分布合理,学历高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体现了师资队伍合理性,且大部分教师曾多次获得校级和院级课 堂教学质量奖,是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配置合理且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学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为了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并成为本课程的骨 干力量,化工系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聘请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担任课程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的顾问 我系长期聘请享有我国润滑油及添加剂技术开拓者殊荣的张景河研究员、石油天然 气处理与加工的国内知名学者王遇冬教授(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特殊贡献专家) 何力副教授、姜浩副教授等为本课程顾问。这些老教授都曾是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具 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本课程教学团队中的现 任主讲教师都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收益匪浅,已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理 论知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炼油化工生产现场教学及实践经验,且大部分教师曾多 次获得校级和院级课堂教学质量奖,都已成长为本课程的骨干主讲教师。 (2)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每位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 在青年教师成为本课程主讲教师之前,为每位青年教师安排指导教师,订立培养计 划,按照课程设置,从课堂理论教学(包括听课、批改作业、写备课笔记、写教案、教 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理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等)、实验课程指导、生产实习指导、 毕业设计试做与指导等各个课程教学环节给与具体指导,不断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使青年教师在2-3年内逐渐成为教学骨干。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随堂听课 并承担石油炼制工程课程辅导工作均达到三遍以上,经过多次试讲,才具有石油炼制工 程主讲教师资格 (3)坚持定期的集体教研活动和每学期相互听课制度 首先,课程团队成员定期开展教学法硏究活动,对课程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等 课程改革内容进行研究和讨论,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吸取课程改革等 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使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同时我们还经常 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请有经验的老教师介绍教学方法和经验,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
水平;其次,我们每学期都聘请学院专家督导组成员对青年教师进行课堂听课,并安排 课程组教师相互听课,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等,使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4)创造条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督促青年教师晋升髙级职称 在青年教师学历提高、进修及职称晋升方面,争取学院政策支持,创造一切有利条 件,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层次与水平,实现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近5年来,支持6 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中4人已获得了博士学位。1人晋升为教授,1人晋升为副 教授,2人晋升为讲师 (5)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鼓励并协助年轻教师争取科研项目,以提高课程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目 前几乎所有青年教师均参加老教师的科硏团队,积极参加科研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6)要求每位青年教师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使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 要求课程组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承担班主任工作,随时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为学生排 忧解难,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把教学和育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 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上述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提高了课程团队的学历层次,改善了职称结构,丰 富青年教师的教学阅历,促进了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为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 1、主持的教改项目 (1)石油天然气化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陕西省教育厅,2014.1- 教学201512,负责人:张君涛 改革 与研 (2)“石油天然气化工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陕西省教育厅,2014.1-2015.12, 究负责人:黄风林 (3)“石油炼制工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西安石油大学,200.12-2011.12,负责人: 张君涛; (4)“石油炼制与化工生产实习教程”教材建设,西安石油大学,2009.12-201.12 负责人:张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