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及其训练 吴六国 我们分析病句的另外三种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 1.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次不当 多项状语次不当 虚词的位置不当 1.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前后搭配不当 1.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主语 缺谓语 缺宾语 赘余 1.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类别,这里说的是不能简单地用“主语”“宾动”“名动”等等来归类的情形。 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 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也有人标之为杂糠。这种结构混乱(或句式杂糠)的句子
病句类型及其训练 吴六国 我们分析病句的另外三种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 1. 语序不当 1. 多项定语次不当 多项状语次不当 虚词的位置不当 1. 搭配不当 1. 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前后搭配不当 1. 成分残缺或赘余 1. 缺主语 缺谓语 缺宾语 赘余 1. 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类别,这里说的是不能简单地用“主语”“宾动”“名动”等等来归类的情形。 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 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也有人标之为杂糠。这种结构混乱(或句式杂糠)的句子
往往表现为: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上:一句话的结 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一句话说了一半,又另起炉灶,一句;或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 1.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了 (应该从“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应该从“要出版……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个句中选用一句。)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不未见,正式主语应当是“反 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 阴谋活动”,而不能是“我们”。) 五、表意不明 造成表意不明原因多数是因为句子有歧义,同一个句子表达,不同的人去读可能会有不同理解, 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讲法,都是表达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的。 1.一辆乳黄色和涤红色的电车下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如果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 加“漆了”二字,可消除歧义。)
往往表现为: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上;一句话的结 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一句话说了一半,又另起炉灶,一句;或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 1.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了。 (应该从“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应该从“要出版……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个句中选用一句。)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不未见,正式主语应当是“反 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 阴谋活动”,而不能是“我们”。) 五、表意不明 造成表意不明原因多数是因为句子有歧义,同一个句子表达,不同的人去读可能会有不同理解, 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讲法,都是表达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的。 1. 一辆乳黄色和涤红色的电车下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如果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 加“漆了”二字,可消除歧义。)
现全渠正勘测完毕恭毕敬144华里 (没有说全渠全有多长,有可能是非曲直144华里,已勘测完毕有可能不只不过144华里,其 中完成的有144华里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这是语法停顿不同造成的歧义,一种理解它是动宾短语介绍—一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种理解它是偏正短语,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平等了 (从全面一看,说的是“妇女级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男子在法律 上平等”。)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是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 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 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 辑”。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角度去检查,并没有毛病; 但是句子不能正确反映,因而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这种情况被称为不合 逻辑。句子是否合乎逻辑。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继的构成是否恰当,摧理的方式是 否合理等多个等来分析 例如 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又怎能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句子自相矛盾了。) 他们一面拼命向上爬,一面又水免跌落深渊
现全渠正勘测完毕恭毕敬 144 华里。 (没有说全渠全有多长,有可能是非曲直 144 华里,已勘测完毕有可能不只不过 144 华里,其 中完成的有 144 华里。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这是语法停顿不同造成的歧义,一种理解它是动宾短语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一 种理解它是偏正短语,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平等了。 (从全面一看,说的是“妇女级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男子在法律 上平等”。)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是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 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 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 辑”。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角度去检查,并没有毛病; 但是句子不能正确反映,因而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这种情况被称为不合 逻辑。句子是否合乎逻辑。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继的构成是否恰当,摧理的方式是 否合理等多个等来分析. 例如: 1.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又怎能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句子自相矛盾了。) 他们一面拼命向上爬,一面又水免跌落深渊
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自然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矛盾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处还是旧的一套。 (这是强加因果关系,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必然就“旧”?)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句子主答倒置了。到底是什么与什么接触?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 摩托车在盘山公路上离往前一样飞驰出去 (指述不合整理,“盘山公路”应是弯曲的,“离往前”应是会直的。) [判继病句的方法] 辨析语句是否有毛病,要掌握分析的方法,下边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主干枝叶梳理法 这是最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 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査局部,看修饰语和中 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没有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语感吊读法 调动语感,在吊读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而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再 做比较分析,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有一定的语感的同学都会发现,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是不合 习惯,正确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显然是犯了关联词语的搭配问题。)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自然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矛盾 了。)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处还是旧的一套。 (这是强加因果关系,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必然就“旧”?)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句子主答倒置了。到底是什么与什么接触?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 摩托车在盘山公路上离往前一样飞驰出去。 (指述不合整理,“盘山公路”应是弯曲的,“离往前”应是会直的。) [判继病句的方法] 辨析语句是否有毛病,要掌握分析的方法,下边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主干枝叶梳理法 这是最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 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 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没有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语感吊读法 调动语感,在吊读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而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再 做比较分析,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有一定的语感的同学都会发现,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是不合 习惯,正确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显然是犯了关联词语的搭配问题。)
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有时一下子不容易看出其它毛病所在,这时可以仿照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造一个常见 的类似形式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比较复杂,先压缩比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学 习。”“这值得他们的重视。”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 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逻辑分析法 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检査不出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必须运用逻辑分析法看看 句子在概念使用上,在判断、摧理过程中,有没有犯不合逻辑的毛病,造出不合情理的句子。 用逻辑分析法审视句子,除了要注意句子的主、谓、宾之间的关系外,还要考虑语句的前后顺 序以及句间的关系是否恰当,对于复句,尤其要辨析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句意结构是否正确。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句子中“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犯了绝对化的毛病。) [病句修改的原则] 1.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的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 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被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 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因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
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有时一下子不容易看出其它毛病所在,这时可以仿照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造一个常见 的类似形式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比较复杂,先压缩比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学 习。”“这值得他们的重视。”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 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逻辑分析法 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检查不出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必须运用逻辑分析法看看 句子在概念使用上,在判断、摧理过程中,有没有犯不合逻辑的毛病,造出不合情理的句子。 用逻辑分析法审视句子,除了要注意句子的主、谓、宾之间的关系外,还要考虑语句的前后顺 序以及句间的关系是否恰当,对于复句,尤其要辨析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句意结构是否正确。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句子中“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犯了绝对化的毛病。) [病句修改的原则] 1. 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的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 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被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 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因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