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四大题29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潘成栋 注意:1.请将个人信息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答案请填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意涂改。不得在答题卡上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工具 4.请亲爱的同学们,认真审题,认真答题,预祝你取得理想的成绩 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题 每年春天。我都会背上相机,来到舂城昆明。和鲜花来个亲密接触,好不惬意! 在郁郁葱葱的西山,有满山遍野的野杜鹃,在历史名楼大观楼,有娇艳欲滴的郁金;在 碧波荡漾的翠湖,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的荷花。好派生意盎然。 花比青春,年华易逝。为了赋予短暂的花期以恒久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 兰为空谷佳丽, 启示的正是生命的轮回,促成了人间的缤纷 多彩。 也许,花就是 昆明的精髓而我还 会继续行走,寻找属于我的春天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的划线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惬意() 荡漾()盎然( 精髓 3.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2 分) 4.下面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2分) (1)拮据恣睢心往神弛郑重其事 改为 (2)犀锐箫索无精打采物竞天择 改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十一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因此,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6.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A.《鼎湖山听泉》的作者是谢大光,文章是一篇游记散文,按照游踪顺序展现了鼎湖山奇妙 的泉声和听泉的感受,仿佛在弹奏一曲泉的交响乐,使人身临其境。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英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其代表 作《羊脂球》、《项链》等流传久远,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最钟爱的一部小说,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遭遇,为我们
昆明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6 页,四大题 29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命题人:潘成栋 注意:1.请将个人信息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答案请填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意涂改。不得在答题卡上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工具。 4.请亲爱的同学们,认真审题,认真答题,预祝你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含 1~7 题,共 22 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 1 题。 每年春天。我都会背上相机,来到春城昆明。和鲜花来个亲密接触,好不惬.意! 在郁郁葱葱的西山,有满山遍野的野杜鹃,在历史名楼大观楼,有娇艳欲滴的郁金;在 碧波荡漾.的翠湖,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的荷花。好一派生意盎.然。 花比青春,年华易逝。为了赋予短暂的花期以恒久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 兰为空谷佳丽, ……启示的正是生命的轮回,促成了人间的缤纷 多彩。 也许,花就是 昆明的精髓.,而我还 会继续行走,寻找属于我的春天。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的划线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 分) 2.请给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2 分) 惬.意 ( ) 荡漾. ( ) 盎.然( ) 精髓.( ) 3.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2 分) 4.下面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2 分) (1)拮据 恣睢 心往神弛 郑重其事 改为 (2)犀锐 箫索 无精打采 物竞天择 改为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十一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因此,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6.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2 分) A.《鼎湖山听泉》的作者是谢大光,文章是一篇游记散文,按照游踪顺序展现了鼎湖山奇妙 的泉声和听泉的感受,仿佛在弹奏一曲泉的交响乐,使人身临其境。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英国 19 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其代表 作《羊脂球》、《项链》等流传久远,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最钟爱的一部小说,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遭遇,为我们
叙述了祥子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批判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冷酷 D.《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 同处所,不同的场景,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 7.按要求默写。(每小题1分,第(8)题2分,共10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2)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5)古代的励志诗文很多,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用“ 志在千里。”表明自 己虽己暮年,仍旧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两句表现 了忧国忧民的伟大志向。 (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兴”是《诗经》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关雎》 诗的首节以鸟儿的和鸣起兴的诗句是:“ ”《蒹葭》一诗的首节 借景起兴的句子是“ (8)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愁”的连续两句 二、阅读理解。(含8~22题,共40分) )诗歌赏析(8~9题,3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全诗的思绪都围绕“ 字来抒写。(1分) 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0~14题(共13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叙述了祥子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批判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冷酷。 D.《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 同处所,不同的场景,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 7.按要求默写。(每小题 1 分,第(8)题 2 分,共 10 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2)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5)古代的励志诗文很多,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用“ ,志在千里。”表明自 己虽已暮年,仍旧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两句表现 了忧国忧民的伟大志向。 (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兴”是《诗经》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关雎》 一诗的首节以鸟儿的和鸣起兴的诗句是:“ , 。”《蒹葭》一诗的首节 借景起兴的句子是“ , 。” (8)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愁”的连续两句 , 。 二、阅读理解。(含 8~22 题,共 40 分) (一)诗歌赏析(8~9 题,3 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全诗的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1 分) 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 10~14 题(共 13 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日:“此公欲来, 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 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 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日 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渔人甚异之(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屋舍俨然( )(4)老人引杨氏入山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忘路之远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B、以耕以蚕以数谏故 C、杨氏谢而从之水落而石出者 D、不可取食于人也生于忧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为线索,甲文段按 顺序进行记叙描写 段是通过 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3分) 14.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 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9题(共13分) 四月醉芳菲 ①正应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的古诗,仿佛在一日之间,那被凛 冽的寒风吹得只剩下枯枝和荒芜的小城大地,眨眼之间便在四月的—天桃红柳绿、春色四溢 了 ②四月天,遍地芳菲。所有的日子,都被一种肆无忌惮的明媚所笼罩,仿佛一切都闪着 别样的光鲜,润出别样的色泽。路边的迎春花是一树树开的,黄灿灿的花儿-下压住了树枝 的全部,稀疏的地方,也是满枝条的绿芽。轻风吹来,黄绿相间着种陶醉,映亮了心灵。 园里的垂柳挥舞着柔软的纤手,似乎在微微地向林荫道上的人们问好致意;草坪也在一夜之 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舂夭的生动。我站在柏油路上,仰头感受暖暖的春日 一瞬间,如同被什么击中,或被攫住了似的,令人无可抗拒地融入和煦的暖风、游离的暗香 以及不绝的声色中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 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 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 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 “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渔人甚异.之(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屋舍俨然.. ( ) (4)老人引.杨氏入山 (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忘路之.远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以.耕以蚕 以.数谏故 C、杨氏谢而.从之 水落而.石出者 D、不可取食于.人也 生于.忧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3.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为线索,甲文段按 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 段是通过 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3 分) 14.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 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4 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19 题(共 13 分) 四月醉芳菲 ①正应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古诗,仿佛在一日之间,那被凛 冽的寒风吹得只剩下枯枝和荒芜的小城大地,眨眼之间便在四月的一天桃红柳绿、春色四溢 了。 ②四月天,遍地芳菲。所有的日子,都被一种肆无忌惮的明媚所笼罩,仿佛一切都闪着 别样的光鲜,润出别样的色泽。路边的迎春花是一树树开的,黄灿灿的花儿一下压住了树枝 的全部,稀疏的地方,也是满枝条的绿芽。轻风吹来,黄绿相间 ....着一种陶醉,映亮了心灵。 园里的垂柳挥舞着柔软的纤手,似乎在微微地向林荫道上的人们问好致意;草坪也在一夜之 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春天的生动。我站在柏油路上,仰头感受暖暖的春日, 一瞬间,如同被什么击中,或被攫住了 ....似的,令人无可抗拒地融入和煦的暖风、游离的暗香 以及不绝的声色中
③四月的芳菲使人醉呵! ④时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 ⑤想去踏青。踩着油菜金黄绿草青青的田垄,寻找一些儿时的记忆,让自己从纷杂和困 惑里释然。像孩童般放纵自己,深深地呼吸大声地呼喊,自由自在地和自然做亲密的接触 然后采一束野花回家,放在窗台那个已经空了很久的花瓶里,把春天和芬芳收藏在心里 ⑥想去远行。去“梨花一枝舂带雨”的江南,感受烟雨霏霏。着一身丝绸的长裙,寻天 上人间的浪漫,赏大街小巷的风情,觅让心悸动的情感,使喧嚣中有些浮躁的心静下来,思 索,再思索,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⑦想去耕种。踏着四月泥土的松软,架一柄木犁,以蹒跚的姿势,把种孑播在舂梦的端 头;握一把牛鞭,赶架老车,轧着田边野菜的新绿,吱吱扭扭地奏岀梦想的序曲;披一袭 雨蓑,穿透四月薄薄的雨雾,听蛙鸣声声,唱响心中希望的旋律;荷-把锄头,擦掉额头的 汘水,在古诗的抑扬顿挫中,深谙“粒粒皆辛苦″的哲理。 ⑧四月,融融的春光,明媚了山水,也饮醉了爱情。人间四月天,在林徽因笔下是一曲 爱的礼赞,“你是—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 的四月天!″聆听这首美妙的抒情诗,你会感觉那一树花开就是一片林的爱,那一声燕子的 呢喃就是一首爱的乐章。你会不经意间想起某个人,曾经擦肩而过,却成为永远的风景,永 远的记忆 ⑨四月,多少缱绻的情伓,摩挲着春光流溢的感触。将思绪放飞,随影而行,随风遁远。 四月,一半是醉人的芳菲,一半是疯长的憧憬。 (选自《读者》本文有改动)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2分) 16.第②段中的“黄绿相间”和“被攫住”分别指什么?(2分) 黄绿相间 被攫住 17.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6分) (1)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草坪也在一夜之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季节的生动。 (2)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分) 四月,一半是醉人的芳菲,一半是疯长的憧憬。 第④段中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作者有哪些思绪呢?请根据⑤~⑧段内容 完成下列填空。(1分) 思念过去,让自己从纷杂和困惑里释然; 向往远方 播种梦想,畅想奋斗的乐章 ,聆听真爱的呢喃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描写了四月明媚动人的春光,表达了自己的真切的感受 B.文章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地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C.全文按照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条理淸晰,层次分明
③四月的芳菲使人醉呵! ④一时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 ⑤想去踏青。踩着油菜金黄绿草青青的田垄,寻找一些儿时的记忆,让自己从纷杂和困 惑里释然。像孩童般放纵自己,深深地呼吸,大声地呼喊,自由自在地和自然做亲密的接触。 然后采一束野花回家,放在窗台那个已经空了很久的花瓶里,把春天和芬芳收藏在心里。 ⑥想去远行。去“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江南,感受烟雨霏霏。着一身丝绸的长裙,寻天 上人间的浪漫,赏大街小巷的风情,觅让心悸动的情感,使喧嚣中有些浮躁的心静下来,思 索,再思索,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⑦想去耕种。踏着四月泥土的松软,架一柄木犁,以蹒跚的姿势,把种子播在春梦的端 头;握一把牛鞭,赶一架老车,轧着田边野菜的新绿,吱吱扭扭地奏出梦想的序曲;披一袭 雨蓑,穿透四月薄薄的雨雾,听蛙鸣声声,唱响心中希望的旋律;荷一把锄头,擦掉额头的 汗水,在古诗的抑扬顿挫中,深谙“粒粒皆辛苦”的哲理。 …… ⑧四月,融融的春光,明媚了山水,也饮醉了爱情。人间四月天,在林徽因笔下是一曲 爱的礼赞,“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 的四月天!”聆听这首美妙的抒情诗,你会感觉那一树花开就是一片林的爱,那一声燕子的 呢喃就是一首爱的乐章。你会不经意间想起某个人,曾经擦肩而过,却成为永远的风景,永 远的记忆。 ⑨四月,多少缱绻的情怀,摩挲着春光流溢的感触。将思绪放飞,随影而行,随风遁远。 四月,一半是醉人的芳菲,一半是疯长的憧憬。 (选自《读者》本文有改动)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2 分) 16.第②段中的“黄绿相间”和“被攫住”分别指什么?(2 分) 黄绿相间: 被攫住: 17.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6 分) (1)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 草坪也在一夜之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季节的生动。 (2)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 分) 四月,一半是醉人的芳菲,一半是疯长的憧憬。 18.第④段中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作者有哪些思绪呢?请根据⑤~⑧段内容 完成下列填空。(1 分) 思念过去,让自己从纷杂和困惑里释然; 向往远方, ; 播种梦想,畅想奋斗的乐章; ,聆听真爱的呢喃。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文章描写了四月明媚动人的春光,表达了自己的真切的感受。 B.文章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地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C.全文按照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D.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在细腻的描述中渗透着热烈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4题(共10分) 最美的月亮 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 结果竟然是癌症。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 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 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 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 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 医院。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 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他身 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囻了。细心的他怕母 亲触景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扶我下床,我想看 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 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 就转身离开了 ⑤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单而焦急。饭店、 小卖店、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50元的工作吗?”但是 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10吨待搬的水泥。一袋水泥 100斤,搬1吨6元。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10吨水泥搬到了车上。等到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
D.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在细腻的描述中渗透着热烈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20~24 题(共 10 分) 最美的月亮 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 结果竟然是癌症。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 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 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 2 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 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 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 医院。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 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他身 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细心的他怕母 亲触景.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扶我下床,我想看 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 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 就转身离开了。 ⑤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单而焦急。饭店、 小卖店、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 50 元的工作吗?”但是 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 10 吨待搬的水泥。一袋水泥 100 斤,搬 1 吨 6 元。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 10 吨水泥搬到了车上。等到接过 60 元工钱的时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