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醇的命名 衍生物命名法(看作甲醇的衍生物) CH 3 (CH3h2CHCHOH 甲基异丙基甲醇 二普通命名法(烷基的习惯名称+醇) CH (CH3h CHOH (CH3)2CHCHOH 异丙醇 二级丁醇
第二节 醇的命名 一 衍生物命名法(看作甲醇的衍生物) 二 普通命名法(烷基的习惯名称+醇) CH3 (CH3 ) (CH3 )2CHOH 2CHCHOH 甲基异丙基甲醇 CH3 (CH3 )2CHCHOH 异丙醇 二级丁醇
系统命名法(命名原则参见第一章) 几个实例 CH3CHCHCH2 CH2OH CH3 CHCH CH, ch2CHo 3-戊烯-1-醇 OH 5-羟基己醛 (CH3)3CCH2 CH2CHCH OH 5,5-二甲基2-己醇 CH2OH HOCH, CH2CHCH, CH,CH, CH,OH H 3-羟甲基-1,7庚二醇 3-羟基-4-氯环己甲酸
三 系统命名法(命名原则参见第一章) (CH3 )3CCH2CH2CHCH3 OH CH3CH=CHCH2CH2OH CH2OH HOCH2CH2CHCH2CH2CH2CH2OH CH3CHCH2CH2CH2CHO OH COOH OH Cl 3-戊烯-1-醇 5,5-二甲基-2-己醇 3-羟甲基-1,7-庚二醇 5-羟基己醛 3-羟基-4-氯环己甲酸 几个实例
第三节醇的结构特点 大部分醇的羟基与sp3杂化的碳原子相连。烯 醇中的羟基与sp2杂化的碳原子相连。 2根据甲醇分子的键长、键角分析,醇羟基中 的氧是sp3杂化。 3醇的偶极距在2×103c.m左右。 般地说,相邻两个碳上最大的两个基团处 于对交叉最稳定,但当这两个基团可能以氢键 缔合时,则这两个基团处于邻交叉成为优势构 象
第三节 醇的结构特点 1 大部分醇的羟基与sp3杂化的碳原子相连。烯 醇中的羟基与sp2杂化的碳原子相连。 2 根据甲醇分子的键长、键角分析,醇羟基中 的氧是sp3杂化。 3 醇的偶极距在210-3 c.m左右。 4 一般地说,相邻两个碳上最大的两个基团处 于对交叉最稳定,但当这两个基团可能以氢键 缔合时,则这两个基团处于邻交叉成为优势构 象
第四节醇的物理性质、光谱特征 物理性质 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固态,缔合较为牢固。液态,形成氢键和氢键的解离 均存在。气态或在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醇分子可以单 独存在。 由于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沸点较相应分子量的烷 烃高。 由于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三个碳的醇和 叔丁醇能与水混溶。 二光谱特征(参见第八章)
第四节 醇的物理性质、光谱特征 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固态,缔合较为牢固。液态,形成氢键和氢键的解离 均存在。气态或在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醇分子可以单 独存在。 由于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沸点较相应分子量的烷 烃高。 由于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三个碳的醇和 叔丁醇能与水混溶。 一 物理性质 二 光谱特征(参见第八章)
醇化物(结晶醇) 低级醇与一些无机盐形成的结晶状分子化合物称之为结晶 醇,也称之为醇化物。 MgCl,·6CH2OH CaCl2·4C2H5OH 注意 结晶醇不溶于有机 溶剂而溶于水。利 工业乙醚常杂有 许多无机盐 用这一性质,可以小少量乙醇,加入 不能作为醇 使醇和其它有机溶 CaC2可使醇从 的干燥剂。 剂分开,或从反应 乙醚中沉淀下来。 物中除去醇类
三 醇化物(结晶醇) 低级醇与一些无机盐形成的结晶状分子化合物称之为结晶 醇,也称之为醇化物。 MgCl2• 6CH3OH CaCl2 • 4C2H5OH 注意 许多无机盐 不能作为醇 的干燥剂。 结晶醇不溶于有机 溶剂而溶于水。利 用这一性质,可以 使醇和其它有机溶 剂分开,或从反应 物中除去醇类。 工业乙醚常杂有 少量乙醇,加入 CaCl2可使醇从 乙醚中沉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