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反刍动物传染病 气肿疽 副结核病 梅迪维斯纳病 传染性鼻气管炎 山羊关节炎脑炎 牛流行热 马传染性贫血 非洲马瘟 牛地方性白血病 羊快疫 蓝舌病
1 第五章 反刍动物传染病 • 气肿疽 • 副结核病 • 传染性鼻气管炎 • 牛流行热 • 牛地方性白血病 • 羊快疫 • 蓝舌病 • 梅迪—维斯纳病 • 山羊关节炎—脑炎 • 马传染性贫血 • 非洲马瘟
气肿疽 (俗称黑腿病或鸣疽) 临诊表现:肌肉丰厚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 胀,压之呈捻发音,并多伴发跛行。 病原:气肿疽梭菌,两端纯圆的粗大杆菌, 长2~8km,宽05~06km。能运动 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孢,位于 菌体中央或稍于一侧,在病料中一般为 直形,单在或成对排列
2 临诊表现:肌肉丰厚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 胀,压之呈捻发音,并多伴发跛行。 病原:气肿疽梭菌,两端纯圆的粗大杆菌, 长2~8km,宽0.5~0.6km。能运动, 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孢,位于 菌体中央或稍于一侧,在病料中一般为 直形,单在或成对排列。 气肿疽 (俗称黑腿病或鸣疽)
芽孢的抵抗力较强,能在泥土中保持5年以上, 在腐败的尸体中可生存3个月。在液体或组织内 的芽孢经煮沸20min、3%福尔马林15min才能 杀死。 流行病学: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水牛、奶 牛、牦牛易感性较小。发病年龄为0.5~5岁 元以1~2岁多发,死亡居多。羊、猪少见,骆驼 偶有感染。马、骡、驴、狗和猫一般不感染。实 验动物以豚鼠最易感。 传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
3 • 芽孢的抵抗力较强,能在泥土中保持5年以上, 在腐败的尸体中可生存3个月。在液体或组织内 的芽孢经煮沸20min、3%福尔马林15min才能 杀死。 • 流行病学: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水牛、奶 牛、 牦牛易感性较小。发病年龄为0.5~5岁, 尤以1~2岁多发,死亡居多。羊、猪少见,骆驼 偶有感染。马、骡、驴、狗和猫一般不感染。实 验动物以豚鼠最易感。 • 传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
病理部检:尸体迅速腐败和膨胀,天然孔 常有常泡沫血样的流体流出,患部肌肉黑 红色,肌间充满气体,呈疏松多孔海绵状 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水肿或出 血。肝、肾呈暗黑,有时心肌受损。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及病理部检可作 出初步诊断。本病在临床上易与炭疽、巴 氏杆菌病和恶性水肿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4 • 病理部检:尸体迅速腐败和膨胀,天然孔 常有常泡沫血样的流体流出,患部肌肉黑 红色,肌间充满气体,呈疏松多孔海绵状, 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水肿或出 血。肝、肾呈暗黑,有时心肌受损。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及病理部检可作 出初步诊断。本病在临床上易与炭疽、巴 氏杆菌病和恶性水肿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副结核病 ·也叫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杄 菌所致的主要是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副结核分枝杄菌形态特性:革兰氏阳性 小杄菌,有抗酸染色的特性,与结核杄 菌相似。其在病料和培养基上,常呈丛 排列,无运动力,无芽孢。 抵抗力: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不耐热, 60℃C加热半小时可杀死在泥水和粪便中 可存活9个月,对青霉素有高度抗药性
5 副结核病 • 也叫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 菌所致的主要是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 副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特性:革兰氏阳性 小杆菌,有抗酸染色的特性,与结核杆 菌相似。其在病料和培养基上,常呈丛 排列,无运动力,无芽孢。 • 抵抗力: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不耐热, 60℃加热半小时可杀死在泥水和粪便中 可存活9个月,对青霉素有高度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