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颓废者,会让幸福悄然远走;堕落者,会让美好戛然止步。成败不过一步之遥,同样 的境遇,有huo达面对,有悲观面对。不必xidn慕他人香车宝马、雕栏玉砌,不必追求 华裳丽饰、琼林酒宴,于喧κio中寻一份宁静,于平淡中怀-份优雅,只要无kuⅰ于青 春年华,你人生所有的春夏秋冬都会是最美的时节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今年初,全国211、985重点院校湖南大学被爆一次性接受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该校 就读,被公众质疑存在“转学腐败”问题 B.老年公寓郭欣老人告诉记者:“那边的房子(失火的房子)质量比较差,没有地基, 不是砖墙,就是铁搭架子,铁皮做的外墙。” C.今天,《泰州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温馨的回忆》的文章 K D.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 法门 如尽B.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 製区 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C.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 以法 骤藻D.受雾霾天气影响,远处的高楼大厦模糊不清,简直就是海市蜃楼 ①独学而无友, ② 疏而不漏 ③为山九仞 而伯乐不常有 ⑤酒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因人生不得意将情感倾 注到酒中: 仲淹的《渔家傲》中 ,表达戍边将士 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5.名著阅读。(6分)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 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 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 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 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1)上段文字出自名著《 》,文段中的“他”指的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颓废者,会让幸福悄然远走;堕落者,会让美好戛然止步。成败不过一步之遥,同样 的境遇,有 huó达面对,有悲观面对。不必 xiàn 慕他人香车宝马、雕栏玉砌,不必追求 华裳丽饰、琼林酒宴,于喧 xiāo 中寻一份宁静,于平淡中怀一份优雅,只要无 kuì于青 春年华,你人生所有的春夏秋冬都会是最美的时节。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 A.今年初,全国 211、985 重点院校湖南大学被爆一次性接受 17 名外校研究生转入该校 就读,被公众质疑存在“转学腐败”问题。 B.老年公寓郭欣老人告诉记者:“那边的房子(失火的房子)质量比较差,没有地基, 不是砖墙,就是铁搭架子,铁皮做的外墙。” C.今天,《泰州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温馨的回忆》的文章。 D.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 A.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 法门..。 B.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 并锲而不舍 ....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C.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 ....,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 以法。 D.受雾霾天气影响,远处的高楼大厦模糊不清,简直就是海市蜃楼 ....。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④每题 1 分,第⑤题 4 分) ①独学而无友, 。 ② ,疏而不漏。 ③为山九仞, 。 ④ ,而伯乐不常有。 ⑤酒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李白的 《宣州谢朓楼饯 别校书叔云》因人生不得意将情感倾 注到酒中: “ , ”;范 仲淹的《渔家傲》中 “ , ”,表达戍边将士 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5.名著阅读。(6 分)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 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 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 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 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 ⑴上段文 字出 自名著 《 》,文 段中 的“他 ”指的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__ 座位 号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装………………订…………………线…………………………………………………………
他”因为 被关押审问。(4分) (2)下列有关于文学名著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保尔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所描画出来的青年革命战士的形象,他勇敢、坚强 拥有顽 强的毅力,相信自己的力量,并有“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怕困难”的品质。 B保尔在车站食堂当作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 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C.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顽强作斗争的伟大 精神。 D保尔的妻子达雅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人,但是她贪图安逸的生活,不能吃苦。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级分组举行了一次“阅读伴我成长”的活动,请你也积极参 与其中。 【关注阅读信息】(2分)《京报网》报道,“国际儿童阅读日”、“世界读书日”让这 个4月书香满溢。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岀的“全民阅读″号召,肯德基在4月16日 正式启动“天天阅读快乐成长”的系列读书活动,并将在之后的数月中通过一系 列线上线下互动为孩子们营造一种阅读氛围帮助孩孑们从书籍中汲取精神粮食、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收获成长、亨受快乐、分享关爱 阅读上述材料 用 句话概括出报道内容 【开展主题研究】(3分)你们小组开展了“鸟专题”知识阅读,并开展了主题研究 材料:()始祖鸟化石的发现(2候鸟的迁徙通道(3)鸟儿与飞机的发明(4)野生候鸟 盗猎罪行猖獗(S相关成语、谚语、传说⑥6)鸟类起源之恐龙说(η)咏鸟诗大全(8)电 鹰眼 同桌将研究的主题定为“鸟类的起源”,挑选了材料《始祖鸟化石的发现》和 你将研究的主题定为“保护候鸟”,挑选了材料」 和 (填序号) 【提倡有效阅读】(3分)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逐年上升,人们普 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而纸质阅读越来越少。请你就这种现象谈谈 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6分)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天净沙·春(元)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 春山暖 日和风 小桥流水人家 阑干楼 阁帘栊①, 古道西风瘦马。 杨柳秋 干院中。 夕阳西下 啼莺 舞燕, 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
是 , “他”因为 被关押审问。(4 分) ⑵下列有关于文学名著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 A.保尔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所描画出来的青年革命战士的 形象,他勇敢、坚强, 拥有顽 强的毅力,相信自己的力量,并有“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怕困难”的品质。 B.保尔在车站食堂当作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 洗礼, 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C.“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顽强作斗争的伟大 精神。 D.保尔的妻子达雅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人,但是她贪图安逸的生活,不能吃苦。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班级分组举行了一次“阅读伴我成长”的活动,请你也积极参 与其中。 【关注阅读信息】(2 分)《京报网》报道,“国际儿童阅读日”、“世界读书日”让这 个 4 月书香满溢。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全民阅读”号召,肯德基在 4 月 16 日 正式启动“天天阅读 快乐成长”的系列读书活动,并将在之后的数月中通过一系 列线上线下互动,为孩子们营造一种阅读氛围,帮助孩子们从书籍中汲取精神粮食、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收获成长、享受快乐、分享关爱! 阅 读 上 述 材 料 , 用 一 句 话 概 括 出 报 道 内 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展主题研究】(3 分)你们小组开展了“鸟专题”知识阅读,并开展了主题研究。 材料:⑴始祖鸟化石的发现 ⑵候鸟的迁徙通道 ⑶鸟儿与飞机的发明 ⑷野生候鸟 盗猎罪行猖獗 ⑸相关成语、谚语、传说 ⑹鸟类起源之恐龙说 ⑺咏鸟诗大全 ⑻电 子鹰眼 同桌将研究的主题定为“鸟类的起源”,挑选了材料《始祖鸟化石的发现》和_________。 你将研究的主题定为“保护候鸟”,挑选了材料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序号) 【提倡有效阅读】(3 分)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逐年上升,人们普 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而纸质阅读越来越少。请你就这种现象谈谈 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 7 题。(6 分)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天净沙·春 (元) 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 春山暖 日和风, 小桥流水人家, 阑干楼 阁帘栊①, 古道西风瘦马。 杨柳秋 千院中。 夕阳西下, 啼莺 舞燕, 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
飞红②。 【注】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7.(1)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用文字把它们勾画出来。(2分) (2)对上面两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 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B.《秋思》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 是诗眼。 C.《秋思》展示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 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秋思》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 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3)马致远诗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白朴诗中的句子“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 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8-11题。(14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 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日:“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鴿,子知之乎?夫鵷鴿发于南 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鴿过之, 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 干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土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 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 见 (选自 《史记》) 【注释】①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即:如果。 8.(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或谓惠子曰( ②非梧桐不止 ③是商贾之人也( ④递辞平原君而去 (2)下列句中的“而”与“遂辞平原君而去”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潭西南而望 C.乃记之而去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飞红②。 【注】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7.⑴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用文字把它们勾画出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⑵对上面两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A.《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 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B.《秋思》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 是诗眼。 C.《秋思》展示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 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秋思》用极有限的字句 ,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 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⑶马致远诗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白朴诗中的句子“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 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 8-11 题。(14 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 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 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 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①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 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②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 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 见。 (选自 《史记》) 【注释】①封:封赏。②贵:认为 可贵。即:如果。 8.⑴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 分) ① 或.谓惠子曰 ( ) ② 非梧桐不 止. ( ) ③ 是.商贾 之人 也 ( ) ④递 辞平 原君 而 去. ( ) ⑵下列句中的“而”与“遂辞平原君而去”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潭西南而.望 C.乃记之而.去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夫鵷鴿发于南海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译 1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 (三)阅读《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 的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 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 蚊子却能够亳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 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硏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 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 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 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 如果雨滴击中蚊孑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 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孑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 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硏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O 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 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 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 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 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 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 达到“四两拨干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 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孑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 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硏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 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干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 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硏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 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 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选自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152/有删改)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夫 鵷 鵮 发 于 南 海 10.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 Z x xk .Co m] ⑵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阅读《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一文,完成 12—14 题。(10 分)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 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 50 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 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 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 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 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 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 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 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 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 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〇,这时 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 10000 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 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 1/50 至 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 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 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 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 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 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 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 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 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 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 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选自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152/,有删改) 1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 分)
13.写出第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分别简析其说明效果。(4分) 14.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3分)() 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四)阅读杜旌的《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岀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岀生命的苍白。 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 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 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 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 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他创作的源泉, 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一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 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种的感觉,在毎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 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圣神。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 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 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 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 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放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别人家笑 话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 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 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3.写出第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分别简析其说明效果。(4 分) 方 法 一 : ___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方法二: ____________ 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4.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 ...(3 分)( ) 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四)阅读杜旌的《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一文,完成 15—17 题。(10 分)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 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 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 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 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 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他创作的源泉, 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 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种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 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圣神。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 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 会 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 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 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放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别人家笑 话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 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 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