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 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科学的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外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外科常见 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并学习一定的基本手术,为从事到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 且为其它临床学科,特别是以物术为治疗手段的临床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外科学基础 主要是讲授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介绍基原因、病理、临床表现、 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手术的适应证等。外科手术学基础的学习主要 是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点和进行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示教和实习。每个教学阶段都有其侧重,目的要明确,讲授要精炼,课堂 讲授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重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对要求掌握、学会 的内容应讲深讲透,让学生能深入领会课题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对要求熟悉的内容应重点讲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可作概括的讲术。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 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开阔学生的思路。 教学方法应重视外科学与医学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注意启发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使用多媒体等形象化的电化教学手段,避免灌注式教学。课堂讲授必须使用法 定讲量单位。专业名词应与教职工科书一致,不使用不规范的简称。 三年制医学专业我处科学按150学时计算,其中课堂讲授95学时,示教57学时,授课与示教的比 例1.6:1,外科手术学基础的学习包括在示教学时内,为8学时。本教学大纲供三年制临床医学类专 业使用也可供其他专科的外科教学作参考 《外科学》教学时间总安排 内容 授课 示教 外科总论 54 普外科 25 麻醉科 8 25255 骨外科 泌尿外科 径 23 胸外科 6 颅脑外科 33 外科手术学基础 112 合计 202 90 总计 《外科学》教学时间分配 章节 内容 大课 示教 1 绪论 7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43 外科休克 45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证 26225 29 67 麻醉 复苏 围手术期散处理 8 外科感染 43
外科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 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科学的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外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外科常见 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并学习一定的基本手术,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 且为其它临床学科,特别是以物术为治疗手段的临床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外科学基础 主要是讲授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介绍基原因、病理、临床表现、 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手术的适应证等。外科手术学基础的学习主要 是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点和进行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示教和实习。每个教学阶段都有其侧重,目的要明确,讲授要精炼,课堂 讲授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重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对要求掌握、学会 的内容应讲深讲透,让学生能深入领会课题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对要求熟悉的内容应重点讲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可作概括的讲术。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 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开阔学生的思路。 教学方法应重视外科学与医学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注意启发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使用多媒体等形象化的电化教学手段,避免灌注式教学。课堂讲授必须使用法 定讲量单位。专业名词应与教职工科书一致,不使用不规范的简称。 三年制医学专业我处科学按 150 学时计算,其中课堂讲授 95 学时,示教 57 学时,授课与示教的比 例 1.6:1 ,外科手术学基础的学习包括在示教学时内,为 8 学时。本教学大纲供三年制临床医学类专 业使用也可供其他专科的外科教学作参考。 《外科学》教学时间总安排 内容 授课 示教 外科总论 普外科 麻醉科 骨外科 泌尿外科 胸外科 颅脑外科 外科手术学基础 合计 总计 54 25 8 20 12 12 6 — 112 202 15 25 25 5 12 3 3 3 24 90 《外科学》教学时间分配 章节 内容 大课 示教 1 2 3 4 5 6 7 8 9 10 绪论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外科休克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证 麻醉 复苏 围手术期处理 外科感染 1 4 3 2 6 2 2.5 5 4 3 2.5 2.5 2.5 5.0 2.5 2.5 2.5 2.5 2.5 2
损伤和烧伤 112134156 中瘤 颈部疾病 乳房疾病 腹外疝 23222342333 65.5.51.51.51515 7 腹部损伤 1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9 胃十二指肠疾病 01234 扬疾病 阑尾炎 直肠肛管疾病 肝脏疾病 道疾 26 胰腺疾病 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28 周围血管疾病 骨折概论 手外伤 下肢骨折 5 脊柱和骨盆骨折 36 关节脱位 37 周围神经损伤 38 运动系统的慢性损伤 9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骨与关节结核 42 骨肿瘤 泌尿系统的症状和检查 44 泌尿系统损伤 45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46 男生殖系统结核 47 泌尿系统梗阻 尿石症 50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胸部损伤 脓胸 营疾病 纵膈肿瘤 心脏外科 颅内压增高 颅脑损伤 外科手术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的发展史,当前外科学发展的世界动态及我国外科学的成就。 2.树拉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损伤和烧伤 肿瘤 颈部疾病 乳房疾病 腹外疝 腹部损伤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疾病 肠疾病 阑尾炎 直肠肛管疾病 肝脏疾病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周围血管疾病 骨折概论 上肢骨折 手外伤 下肢骨折 脊柱和骨盆骨折 关节脱位 周围神经损伤 运动系统的慢性损伤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骨与关节结核 骨肿瘤 泌尿系统的症状和检查 泌尿系统损伤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 泌尿系统梗阻 尿石症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胸部损伤 脓胸 食管疾病 纵膈肿瘤 心脏外科 颅内压增高 颅脑损伤 外科手术学基础 2 3 2 2 2 3 4 2 3 3 3 1 2 2.5 2.5 2.5 2.5 2.5 2.5 2.5 外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 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的发展史,当前外科学发展的世界动态及我国外科学的成就。 2 .树立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
讲授内容 1·外科学的范畴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外科学的发展史,世界外科学当前发展的动态 3.我国外科学的成就 4.怎样学习外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外科学的范畴。 2.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 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 第二章无菌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2,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3.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4,堂握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浦巾 讲授内容 1.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 2.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3.手术区的准备。 4.无菌操作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1.无菌握绳作的规训 2,手术前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及手术区消毒铺巾的方法。 教学方法 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进行示范及操作练习。 看教学录像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目的要求 1,熟悉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学会体液和酸碱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讲授内容 1复习体液平衡的基本理论, 2.等渗、高渗和低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措施。 3.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措施。 代谢性酸、碱中毒与呼吸性酸、碱中毒的鉴别诊断。 4.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措施 5.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及具体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讲授内容 1 .外科学的范畴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 .外科学的发展史,世界外科学当前发展的动态。 3 .我国外科学的成就。 4 .怎样学习外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 .外科学的范畴。 2 .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 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 第二章 无菌术 目的要求 1 .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2 .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3 .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4 .掌握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讲授内容 1 .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 2 .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3 .手术区的准备。 4 .无菌操作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1 .无菌操作的规则。 2 .手术前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及手术区消毒铺巾的方法。 教学方法 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进行示范及操作练习。 看教学录像 第三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目的要求 1 .熟悉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熟悉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 .学会体液和酸碱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讲授内容 1 .复习体液平衡的基本理论。 2 .等渗、高渗和低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措施。 3 .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措施。 代谢性酸、碱中毒与呼吸性酸、碱中毒的鉴别诊断。 4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措施。 5 .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及具体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各型缺水的原理、鉴别及治疗。补液不当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浙及治疗。补钾注意事项。 3.代谢性酸、碱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 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 示教时,通过典型临床病例分析,进行输液方案的练习。 自学未讲授内容。 第四章输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输血的适应证,熟悉输血的途径 2.熟悉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3.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和目的。 4.了解血液制品和血浆增量剂的用途。 讲授内容 1.的适应症和途径。 2.输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3.自体输血的种类及方法,血浆增量剂和成分输血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输血的适应证、途径、并发症及其防治 2.自体输血的种类、方法,血浆增量剂及成分输血的应用。 教学方法 课前先自学,再通过示教进行。 看教学录像。 第五章外科休克 目的要求 1.熟悉休克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预防要点。 2.学会外科休克的诊断方法、急救及治疗重点。 讲授内容 1.复习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三大因素。休克代偿期、抑制期及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 2.讲解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强调早期诊断,重点说明神志、皮肤粘膜色泽、温度、血 压、脉率、脉压差及尿量的重要意义。 3.阐明休克治疗的原则:去除病因、恢复血容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功能和恢复机体正常代 谢。强调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讲述血管活性药物及皮质类固醇,在外科休克治疗中的 应用。 4.绍休克分类,在常见的外科休克中,重点阐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治疗要 教学重点难点 1,休克的本质,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2.早期诊断的关键。 3.休克治疗的原则。纠正原发疾病与补充血容量的辨证关系
1 .各型缺水的原理、鉴别及治疗。补液不当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补钾注意事项。 3 .代谢性酸、碱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 .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 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 示教时,通过典型临床病例分析,进行输液方案的练习。 自学未讲授内容。 第四章 输血 目的要求 1 .掌握输血的适应证,熟悉输血的途径。 2 .熟悉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3 .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和目的。 4 .了解血液制品和血浆增量剂的用途。 讲授内容 1. 的适应症和途径。 2. 输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3. 自体输血的种类及方法,血浆增量剂和成分输血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并发症及其防治。 2. 自体输血的种类、方法,血浆增量剂及成分输血的应用。 教学方法 课前先自学,再通过示教进行。 看教学录像。 第五章 外科休克 目的要求 1. 熟悉休克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预防要点。 2. 学会外科休克的诊断方法、急救及治疗重点。 讲授内容 1. 复习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三大因素。休克代偿期、抑制期及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 2. 讲解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强调早期诊断,重点说明神志、皮肤粘膜色泽、温度、血 压、脉率、脉压差及尿量的重要意义。 3. 阐明休克治疗的原则:去除病因、恢复血容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功能和恢复机体正常代 谢。强调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讲述血管活性药物及皮质类固醇,在外科休克治疗中的 应用。 4. 绍休克分类,在常见的外科休克中,重点阐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治疗要 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休克的本质,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2 .早期诊断的关键。 3 .休克治疗的原则。纠正原发疾病与补充血容量的辨证关系
4·感染性休克的两大类型(冷休克和热休克)的临床主要特点和病理基础。感染性休克时皮质类固 醇的应用。 教学方法 大课授。 看教学录像。 示教中结合具体病例分析 第六章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目的要求 1,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浙方法。 2.了解MODS的病理生理和主要防治措施。 讲授内容 1,介绍MODS的病因、临床表现的诊断方法。 2.重点讲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教学重点难点 1·MODS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指标、早诊及预防。 2.急性肾功能哀竭的病因、发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发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 自学未讲授内容。 第七章麻醉 第八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九章疼痛治疗 第十章N手术期处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术前准备的目的,熟悉术前准备的要求。 2.熟悉术后的处理 3.熟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讲授内容 1·术前准备:一般准备及特殊准备。 2,术后处理:开术后医嘱,术后不适的处理 3.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教学重点难点 1.术前佳备和术后处理的主要内容。 2.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 教学方法 先自学后通过示教进行。 第十一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目的要求 1,了解外科疾病和手术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4 .感染性休克的两大类型 ( 冷休克和热休克 ) 的临床主要特点和病理基础。感染性休克时皮质类固 醇的应用。 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 看教学录像。 示教中结合具体病例分析。 第六章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目的要求 1 .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了解 MODS 的病理生理和主要防治措施。 讲授内容 1 .介绍 MODS 的病因、临床表现的诊断方法。 2 .重点讲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教学重点难点 1 . MODS 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指标、早诊及预防。 2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发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 自学未讲授内容。 第七章 麻醉 第八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九章 疼痛治疗 第十章 N 手术期处理 目的要求 1 .了解术前准备的目的,熟悉术前准备的要求。 2 .熟悉术后的处理。 3 .熟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讲授内容 1 .术前准备:一般准备及特殊准备。 2 .术后处理:开术后医嘱,术后不适的处理。 3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教学重点难点 1 .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的主要内容。 2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 教学方法 先自学后通过示教进行。 第十一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目的要求 1 .了解外科疾病和手术对人体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