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0 第14章 物联网中的信息 安全与隐私保护 W 物联网导论 可thoduction to可tennat of eings
第14章 物联网中的信息 安全与隐私保护
ntoduction to可tennet of可Things 从信息安全和 隐私保护的角度 讲,物联网终端(RFID, 传感器,智能信息设备) 的广泛引入在提供更丰 富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 OPEN 暴露这些信息的危险。 本章将重点讨论RFID安 全和位置隐私两大安全 隐私问题。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从信息安全和 隐私保护的角度 讲,物联网终端(RFID, 传感器,智能信息设备) 的广泛引入在提供更丰 富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 暴露这些信息的危险。 本章将重点讨论RFID 安 全和位置隐私两大安全 隐私问题
内容回颐 •第13章介绍了物联网的智能决策一一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典型的数据挖掘算法 物联网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应用 ·本章重点介绍物联网中RFID安全和位置德松隐焦以级 典型的安全机制
•第13章介绍了物联网的智能决策——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典型的数据挖掘算法 •物联网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应用 •本章重点介绍物联网中RFID安全和位置隐私隐患以及 典型的安全机制。 内容回顾
可toduction to可tennet of Things 本章内容 14.1概述 14.2RFID安全和隐私 14.3RFID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14.4位置信息与个人隐私 14.5保护位置隐私的手段 网络安全的一般性指标有哪些?
14.1 概述 14.2 RFID安全和隐私 14.3 RFID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14.4 位置信息与个人隐私 14.5 保护位置隐私的手段 网络安全的一般性指标有哪些? 本章内容
Jnthoduction to可tennet op可Thing s 网络信息安全的一般性指标 可靠性:三种测度标准(抗毁、生存、有效) 可用性:用正常服务时间和整体工作时间之比衡量 保密性:常用的保密技术(防侦听、防辐射、加密、物理保密) 完整性:未经授权不能改变信息;与保密性的区别:保密性要求信息不 被泄露给未授权的人,完整性要求信息不受各种原因破坏。 不可抵赖性:参与者不能抵赖已完成的操作和承诺的特性 可控性:对信息传播和内容的控制特性
网络信息安全的一般性指标 可靠性:三种测度标准(抗毁、生存、有效) 可用性:用正常服务时间 和整体工作时间之比衡量 保密性:常用的保密技术(防侦听、防辐射、加密、物理保密) 完整性:未经授权不能改变信息;与保密性的区别:保密性要求信息不 被泄露给未授权的人,完整性要求信息不受各种原因破坏。 不可抵赖性:参与者不能抵赖已完成的操作和承诺的特性 可控性:对信息传播和内容的控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