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不连贯晶界 晶体结构相差很大,或是晶体结构相同,但取向 相差很火的晶粒之间形成的晶界。由于杂乱无章, 不连贯晶界能难以估计,绝火多数陶 瓷就是这种结构。 多晶体晶界处的原子
e) 不连贯晶界 晶体结构相差很大,或是晶体结构相同,但取向 相差很大的晶粒之间形成的晶界。由于杂乱无章, 不连贯晶界能难以估计,绝大多数陶 瓷就是这种结构。 多晶体晶界处的原子
*晶界构形 在多晶聚集体中,三个晶粒之间的夹角由晶界能 数值决定的。 Y23Sinφ1=Y32Sinφ2=Y13Sinφ3 Y为晶界界面能,中1、中2、中3分别为二晶粒间的 二面角。 1)充塞空问条件; 2)自由能极小条件。 掺杂可以改变晶界构形;晶界处有大量杂质凝聚; 晶界处是微裂纹源,造成陶瓷脆性
*晶界构形 在多晶聚集体中,三个晶粒之间的夹角由晶界能 数值决定的。 γ23Sinφ1= γ32Sinφ2= γ13Sinφ3 γ为晶界界面能,φ1 、φ2、φ3分别为二晶粒间的 二面角。 1)充塞空间条件; 2)自由能极小条件。 掺杂可以改变晶界构形;晶界处有大量杂质凝聚; 晶界处是微裂纹源,造成陶瓷脆性
晶界区的过量自由体积,使该区原子密度较疏松, 有时仅为粒内密度的7O%。Riihle应用电镜图象法 测定平均内势(MIP)研究NO晶界位错,证明晶界处 MlP下降15%,认为是由于密度下降15%之故。 从Y相中生成a相Fe2O3多发生在晶界处
晶界区的过量自由体积, 使该区原子密度较疏松, 有时仅为粒内密度的7O%。Riihle应用电镜图象法 测定平均内势(MIP)研究NiO晶界位错,证明晶界处 MIP下降l5%,认为是由于密度下降15%之故。 从γ相中生成α相Fe2O3多发生在晶界处
(3)晶界应力 a高温下 b冷却后平衡(无应力)C应力下 产生原因: 1)不同物质的膨胀系数不同,在冷却过程中生应力; 2)同一物质同物相,由于膨胀系数各向异性,在冷却过 程也会产生应力
(3) 晶界应力 产生原因: 1)不同物质的膨胀系数不同,在冷却过程中生应力; 2)同一物质同物相,由于膨胀系数各向异性,在冷却过 程也会产生应力。 a 高温下 b 冷却后平衡(无应力) c 应力下
二相材料的弹性模量E1和E2,泊松比u1和L2 胀条数1和c2,假设E1=E2,u1=μ2,△d &2-01 二相的热应变e2e1=△a.△T 晶界单位面积上剪切应力x=K△a△Td/儿 K是一个有E、u、V等有关常量,d越大,剪切 应力越大。 ·晶界应力逐渐变化形成老化; •扩散相变受应变影响; ·晶界偏析; ·某些二相共存;
二相材料的弹性模量E1和E2,泊松比μ1 和μ2 ,膨 胀系数α1和α2 ,假设E1=E2, μ1= μ2 ,Δ α= α2 —α1 二相的热应变ε2 - ε1= Δ α. Δ T 晶界单位面积上剪切应力 τ=K ΔαΔTd/L K是一个有E、μ、V等有关常量,d越大,剪切 应力越大。 •晶界应力逐渐变化形成老化; •扩散相变受应变影响; •晶界偏析; •某些二相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