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为同种分子,则式(4-17)简化为 r=-44a7 aI 3 (4-18) ◆】 重要的结论,即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位能与温度无关, 且与分子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因此,吸引力反比于 距离的七次幂,随着距离的增加,吸引力急剧衰减。 ◆London公式对极化率比对第一电离势更敏感,因为对 于典型的分子,极化率a近似与分子的大小成比例。而 大多数物质的电离势相差不大,可近似看成常数。 ◆可证明,两个不同分子间的吸引能近似地等于同样间 距时同种分子的位能的集合平均值
如果i和j为同种分子,则式(4-17)简化为 重要的结论,即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位能与温度无关, 且与分子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因此,吸引力反比于 距离的七次幂,随着距离的增加,吸引力急剧衰减。 London公式对极化率比对第一电离势更敏感,因为对 于典型的分子,极化率α近似与分子的大小成比例。而 大多数物质的电离势相差不大,可近似看成常数。 可证明,两个不同分子间的吸引能近似地等于同样间 距时同种分子的位能的集合平均值。 6 2 2 0 ij 4(4 ) 3 r I i i (4-18)
式(4-17)和式(4-18)可改写为 31,01=K ,=-419 46 6 (4-19) I分=k' 6 ,=kg ◆式中,'为常数,且对于-i、和三种相互作用都近 似相同,于是可得 D- ◆不同分子对的色散能是相同分子对能量的几何平均值 。“几何平均规则” Ti=(1-kgTiTi
式(4-17)和式(4-18)可改写为 式中,k′为常数,且对于i-i、j-j和i-j三种相互作用都近 似相同,于是可得 不同分子对的色散能是相同分子对能量的几何平均值 。“几何平均规则” (4-19) 6 6 4 3 r k r I i j i j ij 6 2 r k i ii 6 2 r k j jj 1/ 2 ij ii jj ij kij ii jj (1 )
色散作用对不同种类流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贡献都是 很可观的。对于非极性流体,色散作用占主要地位, 但即使对于强极性分子,甚至带电粒子,色散能也应 加以考虑。 ◆表明,当偶极矩小于1D时,偶极作用可忽略不计。色 散作用贡献较大,即使对强极性分子也不可忽略,而 诱导作用很小。 还可发现,如果偶极矩小于1 Debye左右,极性力就无 关紧要。此外,诱导力总是比色散力小得多。 B 六6
色散作用对不同种类流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贡献都是 很可观的。对于非极性流体,色散作用占主要地位, 但即使对于强极性分子,甚至带电粒子,色散能也应 加以考虑。 表明,当偶极矩小于1D时,偶极作用可忽略不计。色 散作用贡献较大,即使对强极性分子也不可忽略,而 诱导作用很小。 还可发现,如果偶极矩小于1Debye左右,极性力就无 关紧要。此外,诱导力总是比色散力小得多。 ii 6 r B
◆静电力:是离子之间的引力。是一种长程力。 偶极力:是分子的固有偶极间的作用力,它的大小与分子的 极性和温度有关。 ◆ 诱导力:是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与诱导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与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等有关。 ◆ 色散力:是分子瞬时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的变形 性等因素有关。 ◆偶极能、诱导能、色散能都是吸引能,且均与币成反比。计算 值表明,当偶极矩小于1D时,偶极作用可忽略不计。色散作 用贡献较大,即使对强极性分子也不可忽略,而诱导作用很 小。 ◆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在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 间有色散力和诱导力;在极性分子之间有色散力、偶极力和 诱导力。由此可见,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静电力:是离子之间的引力。是一种长程力。 偶极力:是分子的固有偶极间的作用力,它的大小与分子的 极性和温度有关。 诱导力:是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与诱导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与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等有关。 色散力:是分子瞬时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的变形 性等因素有关。 偶极能、诱导能、色散能都是吸引能,且均与r 6成反比。计算 值表明,当偶极矩小于1D时,偶极作用可忽略不计。色散作 用贡献较大,即使对强极性分子也不可忽略,而诱导作用很 小。 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在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 间有色散力和诱导力;在极性分子之间有色散力、偶极力和 诱导力。由此可见,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总结:分子间力 静电力:是离子之间的引力。(盐类晶体和电解质溶 液) >离子间作用力F仅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是一种 长程力。 >对盐类晶体的位形能起主要作用,盐类具有高熔点 的原因也在于此。盐类会出现高熔点,但又很容易 溶解于水,是由于水的介电常数D较大,使离子间 作用力显著下降
静电力:是离子之间的引力。 (盐类晶体和电解质溶 液) 离子间作用力F仅与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是一种 长程力。 对盐类晶体的位形能起主要作用,盐类具有高熔点 的原因也在于此。盐类会出现高熔点,但又很容易 溶解于水,是由于水的介电常数D较大,使离子间 作用力显著下降。 总结:分子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