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工艺设计 设计要点 (1)BOD5/MS负荷率<0.18 kg bod5/ kg MLss'd TKN/MISS负荷率<0.05 kg TKN/ kgMlSS'd (2)反硝化池进水溶解性BOD5浓度与NOX一N浓度之比值,即S BOD5/ 4 (3)水力停留时间t t缺氧:t好氧=1:(3~4) 般t好氧≥6h,t缺氧≤2h (4)污泥回流比R=(50~100) 混合液回流比RN=(300~400) 5)MISS≥3000mg/L (6)6C(tS)≥30d (7)氧化1gNH4N需氧457g:并消耗714减度;而反硝化1gNOx一N 生成357g碱度,并消耗1.72gBOD5,同时还提供26gO2 (8)需氧量:O2=aS2+bN2 bND-CX ■设计计算
A1/O工艺设计 ◼ 设计要点 (1)BOD5/MLSS负荷率<0.18kg BOD5/kgMLSS·d TKN/MLSS负荷率<0.05kg TKN/kgMLSS·d (2)反硝化池进水溶解性BOD5浓度与NOX-—N浓度之比值,即SBOD5/NOX-—N≥4。 (3)水力停留时间t。 t缺氧:t好氧=1:(3~4) 一般t好氧≥6h,t缺氧≤2h。 (4)污泥回流比R=(50~100)% 混合液回流比RN=(300~400)% (5)MISS≥3000mg/L (6)θC(tS)≥30d (7)氧化1gNH4-N需氧4.57g,并消耗7.14g碱度;而反硝化1g NOX-—N 生成3.57g碱度,并消耗1.72gBOD5,同时还提供2.6gO2。 (8)需氧量:O2=aSr+bNr -bND-CXW ◼ 设计计算 返回
A/O工艺设计计算1 1)选定FS(BOD污泥负荷率)→SⅥI→回流污泥浓度XR, 2)确定污泥回流比R→算出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Ⅹx=Rx(mg (3)混合液回流比m=NkNx% (4)生化反应池总有效容积Vv=(m (5)按推流式设计,确定反应池主要尺寸 a.取有效水深H1,一般为3.5~6m b.反应池总表面积 C.每组反应池表面积 n,式中:n分组数 d.确定廊道宽(b)和廊道数m 使b/H1=1~2,算出单组曝气池长度L1=S/b 使L1/b≥10
A1/O工艺设计计算-1 (1)选定FS(BOD污泥负荷率)→SVI→回流污泥浓度XR, r=1 (2)确定污泥回流比R→算出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X (3)混合液回流比 (4)生化反应池总有效容积V (5)按推流式设计,确定反应池主要尺寸 a. 取有效水深H1,一般为3.5~6m; b. 反应池总表面积; c. 每组反应池表面积S=S总/n,式中:n——分组数; d. 确定廊道宽(b)和廊道数m 使b/H1=1~2,算出单组曝气池长度L1=S/b 使L1/b≥10 r SVI 10 X 6 R = X (mg / L) 1 R R X R + = 100% TNi TNi TNe TK − = (m ) F X KQL V 3 s a = (m ) H V S 2 1 总 =
A1/O工艺设计计算2 6)污水停留时间=×0 (7)取A1:O段停留时间比为1:3~4,分别求出A1、O段的 停留时间,从而算出A1、O段的有效容积 (8)每日产生的剩余污泥干量W(kg/d)及其容积量q (m3/d) a每日产生的剩余污泥干量W(kg/d)w=acn-c-Bx,+s-s)mg b.剩余污泥容积量q(m3/d)9-am (9)污泥龄a-=w (10)曝气系统需氧量O2=aS2+bN- bNa-CX。(kg/d) (11)曝气系统其它部分计算同普通活性污泥法 (12)缺氧段A1宜分成几个串联的方格,每格内设置一台水 下推进式搅拌器或水下叶片式浆扳搅拌器,其功率按 3~5W/m3计算 一回
A1/O工艺设计计算-2 (6)污水停留时间 (7)取A1:O段停留时间比为1:(3~4),分别求出A1、O段的 停留时间,从而算出A1、O段的有效容积。 (8)每日产生的剩余污泥干量W(kg/d)及其容积量q (m3/d) a. 每日产生的剩余污泥干量W(kg/d) b. 剩余污泥容积量q(m3/d) (9)污泥龄 (10)曝气系统需氧量O2=aSr+bNr -bNd -cXw(kg/d) (11)曝气系统其它部分计算同普通活性污泥法 (12)缺氧段A1宜分成几个串联的方格,每格内设置一台水 下推进式搅拌器或水下叶片式浆扳搅拌器,其功率按 3~5W/m3计算。 (d) W VX t (d) s = (m / d) (1 P) 100 W q 3 − = (kg / d) 100 50 W a(C C ) BVX (S S ) = 0 − e − v + 0 − e (h) KQ V t = 返回
生物除磷原理 1.聚磷菌(小型革兰式阴性短杆菌):该菌在好氧 环境中竞争能力很差,然而它却能在细胞内贮存 聚β羟基丁酸(PHB)和聚磷酸菌( Ploy-P) 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中,它可成为优势菌种,吸收 低分子的有机酸,并将贮存于细胞中的聚合磷酸 盐中的磷水解释放出来 3.聚磷酸菌在其后的好氧池中,它将吸收的有机物 氧化分解,同时能从污水中变本加厉地、过量地 摄取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细胞合成所需磷量, 降僯以聚合磷酸盐的形式贮藏在菌体内而形成 僯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出。所以除磷效果较好
生物除磷原理 1. 聚磷菌(小型革兰式阴性短杆菌):该菌在好氧 环境中竞争能力很差,然而它却能在细胞内贮存 聚β羟基丁酸(PHB)和聚磷酸菌(Ploy-P)。 2. 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中,它可成为优势菌种,吸收 低分子的有机酸,并将贮存于细胞中的聚合磷酸 盐中的磷水解释放出来。 3. 聚磷酸菌在其后的好氧池中,它将吸收的有机物 氧化分解,同时能从污水中变本加厉地、过量地 摄取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细胞合成所需磷量, 降磷以聚合磷酸盐的形式贮藏在菌体内而形成高 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出。所以除磷效果较好。 返回
生物除磷工艺 ■△2/O除磷工艺 弗斯特利普( Phostrip)除磷工艺
生物除磷工艺 ◼ A2/O除磷工艺 ◼ 弗斯特利普(Phostrip)除磷工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