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中唐诗坛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崇尚险怪的 和崇尚浅俗 的 。前者的代表人物韩愈“以文为诗”的倾向对宋诗影响深 远,后者以创作讽喻时事的新乐府著称。 62.白居易的词作《忆江南》其一中的“日出江花红胜 火 ”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63.晚唐词人 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他被列为《花间集》 中十八位词人之首,入选的作品也有六十六首之多 6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词人 的《虞 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 65.建安时期著名诗人 的《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又 称《观沧海》)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 66.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是南朝宋诗人 他山水诗中的名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67.南朝齐诗人 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的 山水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也历来被人称道 68.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歌,他的“采菊东篱 下 ”、“种豆南山下 晨 兴理荒秽, ”描写农村生活的悠然和田间劳动的快乐, 都是田园诗中不朽的名句。 69.与沈佺期一起开创沈宋体的唐代诗人 的山水诗也很有特 色,他《灵隐寺》一诗中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历来为人称道的 写景名句。 70.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烝云梦 泽 却气势壮阔。 71.盛唐诗人王维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他的名作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就体现出绘画的构图和色彩之美 72.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 照 ,莲动下渔舟”创造出一种 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7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唐代诗人 的 诗和画的评价
61. 中唐诗坛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崇尚险怪的 和崇尚浅俗 的 。前者的代表人物韩愈“以文为诗”的倾向对宋诗影响深 远,后者以创作讽喻时事的新乐府著称。 62. 白居易的词作《忆江南》 其一中的“日出江花红胜 火, ”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63. 晚唐词人 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他被列为《花间集》 中十八位词人之首,入选的作品也有六十六首之多。 6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词人 的《虞 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 65. 建安时期著名诗人 的《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又 称《观沧海》)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 66. 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是南朝宋诗人 ,他山水诗中的名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67. 南朝齐诗人 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的 山水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也历来被人称道。 68.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歌,他的“采菊东篱 下, ”、“种豆南山下, 。晨 兴理荒秽, ”描写农村生活的悠然和田间劳动的快乐, 都是田园诗中不朽的名句。 69. 与沈佺期一起开创沈宋体的唐代诗人 的山水诗也很有特 色,他《灵隐寺》一诗中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历来为人称道的 写景名句。 70.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 中的名句“气烝云梦 泽, ”却气势壮阔。 71. 盛唐诗人王维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他的名作 《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就体现出绘画的构图和色彩之美。 72. 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 照, 。 ,莲动下渔舟”创造出一种 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73.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唐代诗人 的 诗和画的评价
74.李白笔下的华夏山水气势磅礴,神奇秀丽,如_《 》中“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 出 75.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蜀道之难, 这样的句子来渲染蜀道的雄伟、奇险和神秘 76.杜甫早年创作的山水名作《望岳》中“ ,一览众山小” 透露出一股少年的英气;他的《 》则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 感,其中的“吴楚东南坼, 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77.中唐山水诗的风格比较清雅闲淡,如韦应物广为传诵的名作《滁州西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 ”充满了宁静闲逸的野趣。 78.柳宗元的《 》一诗中塑造了一个“独钓寒江雪”的孤傲高洁的 渔翁形象,而他的《渔翁》一诗则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渔翁形象,诗中“烟 销日出不见人, ”更是造语新奇,意境悠远。 79.唐初诗人王绩可以算是唐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代表作《 道:“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80.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完全脱胎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 中“山重水复疑无路, ”写景明丽,又颇含哲 理,历来为人称道 81.唐代诗人 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 雅优美,意境清远,他的代表作《渭川田家》和《新晴野望》即是如此。 82.中唐田园诗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如 的《橡媪叹》就反映了 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83.宋代词人 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是一首描写杭州风光的词, 词中的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84.宋代词人欧阳修曾经写过十首《》,以联章体的形式歌颂西湖之 美,而且每首首句最后都是“西湖好”三字,别具一格。 85.宋代苏轼的《 》五首是宋词中描写田园生活的佳作,其四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写农村人物风情, 更是为人称道。 8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南宋词人 《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里的句子
74. 李白笔下的华夏山水气势磅礴,神奇秀丽,如《 》 中“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 出, ”。 75. 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蜀道之难, ” 这样的句子来渲染蜀道的雄伟、奇险和神秘。 76. 杜甫早年创作的山水名作《望岳》中“ ,一览众山小” 透露出一股少年的英气;他的《 》则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 感,其中的“吴楚东南坼, ”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77. 中唐山水诗的风格比较清雅闲淡,如韦应物广为传诵的名作《滁州西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 ”充满了宁静闲逸的野趣。 78. 柳宗元的《 》 一诗中塑造了一个“独钓寒江雪”的孤傲高洁的 渔翁形象,而他的《渔翁》一诗则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渔翁形象,诗中“烟 销日出不见人, ”更是造语新奇,意境悠远。 79. 唐初诗人王绩可以算是唐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代表作《 》 写 道:“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80. 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完全脱胎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 中“山重水复疑无路, ”写景明丽,又颇含哲 理,历来为人称道。 81. 唐代诗人 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 雅优美,意境清远,他的代表作《渭川田家》和《新晴野望》即是如此。 82. 中唐田园诗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如 的《橡媪叹》就反映了 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83. 宋代词人 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是一首描写杭州风光的词, 词中的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更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84. 宋代词人欧阳修曾经写过十首《 》 ,以联章体的形式歌颂西湖之 美,而且每首首句最后都是“西湖好”三字,别具一格。 85. 宋代苏轼的《 》 五首是宋词中描写田园生活的佳作,其四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写农村人物风情, 更是为人称道。 86.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南宋词人 《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里的句子
87.魏诗人 的《赠白马王彪》是一首著名的赠别诗,其中“丈 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一语正是初唐诗人 的名句“海内存知 天涯若比邻”所本 8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唐代诗人 《芙蓉楼 送辛渐》一诗中的名句。 89.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名作 》后来被谱成名曲《阳关 三叠》,广为传唱。 9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咏雪名句,这是唐代诗人岑 参的《 》一诗中的句子。 91.“水是眼波横, ”历来被认为是写景的佳句,这是宋 代词人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句子 92.宋代以言志为主的送别词中, 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赴新州》(梦绕神州路)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入侵、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 慨之情 93.“南浦”一词成为水路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大约与诗人 的 作品《河伯》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关 94.“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是南朝作家江淹著名的_《 中的句子,其中还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后送别诗中的南浦意象明显多了起来 95.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的《咏史》, 这首诗所咏赞的是缇萦救父的故事。 96.西晋诗人 的《咏史八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咏史诗的代表, 其中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反映了在门阀世族社会里出身低微的士 人怀才不遇的痛苦和愤懑 97.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咏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诗曰: 前不见古人, 。念天地之悠 98.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 其十赞美了战国名士鲁仲连,诗的 结尾“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表达了诗人意欲追步古人的豪迈情怀。 99.《夷门歌》是诗人 早期的一首咏史诗,诗中赞颂了侯嬴慷 慨任侠之举,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赏识的心理和对建功立业的热望
87. 魏诗人 的《赠白马王彪》是一首著名的赠别诗,其中“丈 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一语正是初唐诗人 的名句“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所本。 88.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唐代诗人 《芙蓉楼 送辛渐》一诗中的名句。 89. 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名作《 》后来被谱成名曲《阳关 三叠》,广为传唱。 9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咏雪名句,这是唐代诗人岑 参的《 》一诗中的句子。 91. “水是眼波横, ”历来被认为是写景的佳句,这是宋 代词人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句子。 92. 宋代以言志为主的送别词中, 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赴新州》(梦绕神州路)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入侵、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 慨之情。 93. “南浦”一词成为水路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大约与诗人 的 作品《河伯》 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关。 94.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是南朝作家江淹著名的《 》 中的句子,其中还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 此后送别诗中的南浦意象明显多了起来。 95. 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 的《咏史》, 这首诗所咏赞的是缇萦救父的故事。 96. 西晋诗人 的《咏史八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咏史诗的代表, 其中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反映了在门阀世族社会里出身低微的士 人怀才不遇的痛苦和愤懑。 97. 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咏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诗曰: “前不见古人, 。念天地之悠 悠, 。” 98. 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 》 其十赞美了战国名士鲁仲连,诗的 结尾“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表达了诗人意欲追步古人的豪迈情怀。 99. 《夷门歌》是诗人 早期的一首咏史诗,诗中赞颂了侯嬴慷 慨任侠之举,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赏识的心理和对建功立业的热望
100.“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 葛亮的名作《蜀相》中的句子。他的绝句《 》结尾写道:“江流 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也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无限惋惜 10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唐代诗人 的怀古诗 《乌衣巷》中的句子,他的《西塞山怀古》也是传世的佳作。 102.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常带有史论的特点, 》中“江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中“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即是如此 103.署名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 》(箫声咽) 被推崇为“百代词曲之祖”,后者描写了“秦楼月”、“咸阳古道”、“汉 家陵阙”等历史遗迹,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凝重感。 10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宋代作家 的词《念奴娇·赤 壁怀古》中的句子,这首词也是咏史怀古词中的名作 105.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 的《石 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浑化无迹,没有斧凿的痕迹 106.“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临”是南宋词人 著名的 怀古词《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的句子。 107.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最著名的当推 的 《赠从弟》三首,其二“亭亭山上松”更具代表性 108.“不求形似,遗貌取神”是唐代咏物诗的重要特点之一,如诗人 的《房兵曹胡马》。 109.咏物诗多借物抒怀、咏物明志,如初唐诗人骆宾王的《 就借咏蝉来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表明自己的操守。 110.北宋 的咏物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不可多得 的咏物佳作,其首句“似花还似非花”摹写杨花,更是绝妙,王国维曾经赞 誉其是“最工”的咏物词 111.北宋词人 咏物词成就极高,他的代表作《六丑·蔷薇谢后作》 历来为人称道,其中“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一句更是造 语新奇。 112.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柳”意象往往暗含了离别的意思,如北宋词人 的名作《兰陵王·柳》(柳荫直)一词就借咏柳来抒发离愁别恨
100. “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 葛亮的名作《蜀相》中的句子。他的绝句《 》结尾写道:“江流 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也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无限惋惜。 101.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唐代诗人 的怀古诗 《乌衣巷》中的句子,他的《西塞山怀古》也是传世的佳作。 102. 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常带有史论的特点,《 》 中“江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中“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即是如此。 103.署名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 》(箫声咽) 被推崇为“百代词曲之祖”,后者描写了“秦楼月”、“咸阳古道”、“汉 家陵阙”等历史遗迹,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凝重感。 10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宋代作家 的词《念奴娇·赤 壁怀古》中的句子,这首词也是咏史怀古词中的名作。 105.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 的《石 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浑化无迹,没有斧凿的痕迹。 106.“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临”是南宋词人 著名的 怀古词《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的句子。 107. 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最著名的当推 的 《 赠从弟》三首,其二“亭亭山上松”更具代表性。 108. “不求形似,遗貌取神”是唐代咏物诗的重要特点之一,如诗人 的《房兵曹胡马》。 109. 咏物诗多借物抒怀、咏物明志,如初唐诗人骆宾王 的《 》 就借咏蝉来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表明自己的操守。 110. 北宋 的咏物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不可多得 的咏物佳作,其首句“似花还似非花”摹写杨花,更是绝妙,王国维曾经赞 誉其是“最工”的咏物词。 111.北宋词人 咏物词成就极高,他的代表作《六丑·蔷薇谢后作》 历来为人称道,其中“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一句更是造 语新奇。 112.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柳”意象往往暗含了离别的意思,如北宋词人 的名作《兰陵王·柳》(柳荫直)一词就借咏柳来抒发离愁别恨
113.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他的两首咏梅 词:《暗香》(旧时月色)和《 》(苔枝缀玉),词中用托物 言志的手法,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飘零之苦河国家兴亡之痛 二、名词解释 风骚风骚传统(诗骚传统)献诗说采诗说孔子删诗说 四家诗今文三家(三家诗) 《毛诗传笺》 《毛诗正义》 六诗 说六义说四始说二南四诗说(二南独立说)风、雅、颂 周民族史诗 农事诗农业祭祀诗农业生活诗 《七月》 飨 政治美刺诗讽喻怨刺诗讽喻诗人叠咏体风雅比兴 《楚辞 楚辞体《天问》《九章》《九歌》初唐四杰沈 宋体 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曲子 词花间词南唐词豪放词婉约词辛派词人长短句 山水诗田园诗咏史诗怀古诗咏物诗 三.论析题 1、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 骚”指的是什么?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说法?《诗经》采编的目的是什么? 3、试举例说明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 4、试结合作品例,论述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5、如何理解《诗经》中的农业祭祀诗的价值?试举例说明。 6、关于《豳风·七月》,《诗序》认为是周公在陈王业,建国后的学者多以为 是被剥削的农奴在倾诉自己的痛苦悲哀,试结合作品和有关典籍,阐述一下 你自己对《豳风·七月》的理解 7、试以《豳风·七月》为例,论述《诗经》中农业生活诗的社会历史意义及其 文学价值。 8、以《鹿鸣》、《宾之初筵》、《伐木》等诗为例,分析《诗经》燕飨诗的主 要内容及其思想艺术价值 9、试析《诗经》战争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及其艺术价值。 10、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徭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13.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他的两首咏梅 词:《暗香 》 (旧时月色)和《 》 (苔枝缀玉),词中用托物 言志的手法,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飘零之苦河国家兴亡之痛。 二、名词解释 风骚 风骚传统(诗骚传统) 献诗说 采诗说 孔子删诗说 四家诗 今文三家(三家诗) 《毛诗传笺》 《毛诗正义》 六诗 说 六义说 四始说 二南 四诗说(二南独立说) 风、雅、颂 周民族史诗 农事诗 农业祭祀诗 农业生活诗 《七月》 燕 飨诗 政治美刺诗 讽喻怨刺诗 讽喻诗人 叠咏体 风雅 比兴 《楚辞》 楚辞体 《天问》 《九章》 《九歌》 初唐四杰 沈 宋体 山水田园诗派 边塞诗派 韩孟诗派 元白诗派 曲子 词 花间词 南唐词 豪放词 婉约词 辛派词人 长短句 山水诗 田园诗 咏史诗 怀古诗 咏物诗 三.论析题 1、 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 骚”指的是什么?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说法?《诗经》采编的目的是什么? 3、 试举例说明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 4、 试结合作品例,论述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5、 如何理解《诗经》中的农业祭祀诗的价值?试举例说明。 6、 关于《豳风·七月》,《诗序》认为是周公在陈王业,建国后的学者多以为 是被剥削的农奴在倾诉自己的痛苦悲哀,试结合作品和有关典籍,阐述一下 你自己对《豳风·七月》的理解。 7、 试以《豳风·七月》为例,论述《诗经》中农业生活诗的社会历史意义及其 文学价值。 8、 以《鹿鸣》、《宾之初筵》、《伐木》等诗为例,分析《诗经》燕飨诗的主 要内容及其思想艺术价值。 9、 试析《诗经》战争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及其艺术价值。 10、 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徭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